應沙烏地之邀 執行大漠計劃 中華民國空軍秘密軍援北葉門
大漠計劃的其中一個徽章,上頭是F-5E/B戰機,背景是中華民國、沙烏地阿拉伯和葉門的軍徽,下方寫着「虎2戰機在沙那」。(江飛宇/攝)
民國68年(1979年)起,中華民國空軍有一項長達12年的秘密任務,就是應沙烏地阿拉伯的邀請,援助半島南邊的北葉門空防,這項工作被稱爲「大漠計劃」。由於事涉機密,直到在近幾年才逐步公開,參與過大漠計劃的空軍官兵每年都會定期聚會,談談這段不凡的經歷,許多當年的參與者日後還官運亨通,如前參謀總長沈一鳴、前民航局長張國政等。
葉門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南北分裂的局面,其中北葉門(葉門阿拉伯共和國)獨立較早,屬於親西方政權;南葉門則是1967年才結束英國殖民地身分,但很快就投向蘇聯社會主義陣營,形成「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1979年3月,南北葉門發生軍事衝突,北葉門也有被輸出革命的可能,使得沙烏地阿拉伯頗爲擔心,思考如何最有效的協防北葉門。
原本沙國打算派出自己的部隊,不過,北葉門卻對沙烏地的政治立場有意見,因爲沙方比較支持舊葉門王室,而不是此時的北葉門政府,因此並不同意沙方直接派人進北葉門,既然無法自己介入,於是想到從邦交國當中找幫手,原本韓國也是考量之列,但是韓國提出較多的附帶條件,結果沙國轉向我方尋求幫助。
根據《鐵翼雄鷹:大漠計劃口述歷史》一書,沙國駐中華民國武官,與我方將領打高爾夫球時,閒聊之際提到「希望中華民國伸出援手」,由於此爲非正式場合,我方將領說了一段客套話,「若沙烏地阿拉伯提出請求,會慎重考慮」;然而,沙國卻非常重視,將此視爲正式答覆,數天後沙方就正式來函,請中華民國派兵援助北葉門。
原本我方無意參與這場軍援行動,但是此時(1979年)剛與美國斷交,從經濟體角度來看,沙烏地阿拉伯是中華民國最大邦交國,沙國將維持邦交,與軍援北葉門一併討論,一番權衡利害,我方同意軍援,而秘密協約也的確延長了兩國的邦交。
根據協議,雙方同意戰機及附屬裝備、人員經費均由沙烏地阿拉伯比照該國軍人待遇。特遣隊人員接受沙烏地阿拉伯援助團的指揮、管制。人員任期一年,任期屆滿調返。參與此項行動之人員,如遇兵災及不可抗拒之意外,導致產生損傷、傷亡,後送事由沙烏地阿拉伯派遣專機作業。兩國每年同一時間於沙烏地阿拉伯更換協約。此次史無前例之軍事合作及海外派兵計劃,在中華民國稱爲「大漠計劃」,在沙烏地阿拉伯則稱爲「和平鍾計劃」(Peace Bell Program)。
參與過大漠計劃的退伍老兵表示,外界對大漠計劃有一些誇大的想像,以爲我方飛行員直接參與防衛北葉門領空,其實並非如此。我方空軍人員加入的是北葉門空軍112中隊,主要負責訓練北葉門空軍並指導與協防,比較像是飛行教官。因此,在多數情況下,並不會直接擔任戰備,但是這也不代表任務輕鬆,因爲即使是例行的訓練帶飛,也常常遇到南葉門的敵意,也曾經被敵方雷達鎖定。遇到這種情況時,都是迴避脫離,一切低調。
1990年5月,南北葉門達成統一協議,防衛北葉門就顯得沒必要,但是葉門共和國仍希望我方飛行員能夠繼續協助訓練,又延長了一段時間,然而同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中東局勢緊張,要是再不離開可能有被扣留的危險,於是大漠計劃所有工作人員緊急撤離,倉促結束了這項歷史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