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臺南400年 疑似清代金門館遺構出土

臺南市文化資產處與成功大學考古所於安平劍獅埕考古,挖掘荷蘭時期大員市鎮及疑清代金門館遺構出土。(臺南市文資處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今年初委託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挖掘安平劍獅埕,陸續挖掘出荷蘭時期大員市鎮街區、疑清代金門館遺構,堪稱臺南400年曆史溯源重大發現,將向文化部爭取經費,期2024年迎接臺南建城400年之際,現地展示相關考古文物。

400年前荷蘭人在臺南建造熱蘭遮城、大員市鎮,開啓臺灣國際化;臺南市政府迎接臺南建城400年,展開一系列考古挖掘,繼2年前於安平石門國小及安平古堡周邊調查,挖掘出熱蘭遮城外城西牆及排水系統,近期又發現荷蘭、清代等不同時期建築遺構。

文資處指出,此次出土的荷蘭時期遺構位於安平劍獅埕,以往地方雖盛傳這裡曾爲大員市鎮所在地,但一直找不到存在證據,套疊古地籍圖開挖與比對後,與成大建築系副教授黃恩宇「從〈1643年熱蘭遮市地籍登錄簿〉探討17世紀臺灣熱蘭遮市鎮的城市空間與街屋建築」研究成果吻合。

文資處說,此次開挖出土遺構面積約48平方公尺,能一窺大員市鎮街屋形式,即使歷經400年,街廓形貌改變不大,街屋與目前民權路街屋很像。

此次挖掘出土清代鋪面遺構,經比對史料,研判疑是金門館。金門館是清代實行班兵制度時,由輪流來臺駐守班兵以部隊爲單位建造,安平原有閩安館、提標館、海山館、金門館、烽火館等5處,目前僅存海山館。

文資處說,此次挖掘出土文物包括日本九州肥前燒卡拉克瓷、肥前燒宣明款瓷器等,說明當時安平與日本貿易往來,可能是荷蘭時期或鄭氏政權與日本關係密切有關;此外,17世紀地層發現新石器中晚期「玉錛」,成分與花蓮豐田閃玉相同,經專家學者推測,當時的人們即有「收藏古物」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