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徹底覺悟!積極採購設備「目標擊敗臺積電」:拒犯7年前錯誤

▲爲求能在晶片製程領先臺積電,英特爾決定不再重蹈7年前的覆轍。(圖左/路透、圖右/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英特爾在美國加州聖荷西舉行的會議上宣佈,其購買的首批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High-NA EUV)曝光機已正式投入生產,預估可生產超過3萬片晶圓,展現穩定產能。該技術可大幅提高製造效率,並縮小製程節點,是英特爾重奪製程領先地位的重要策略,凸顯其不再重蹈7年前錯誤的決心。

根據外媒《PhoneArena》,英特爾過去因延遲導入EUV技術,導致遭到臺積電與三星超前。如今,英特爾積極採購High-NA EUV,顯示其決心不再犯7年前的錯誤。

英特爾資深首席工程師史蒂夫•卡森(Steve Carson)表示,High-NA EUV設備的可靠性是傳統EUV設備的兩倍,且相較於舊技術,能以更少的曝光次數完成製程,大幅降低時間與成本。該技術將應用於生產採用英特爾18A製程節點、首批產品爲代號Panther Lake的晶片,專供筆記型電腦使用。

史蒂夫•卡森透露,未來也計劃將運用該設備生產14A節點晶片,強化英特爾在晶圓代工市場的競爭力。

回顧過去,英特爾曾因花費7年時間才導入標準EUV技術,錯失市場先機。其10奈米制程也因依賴舊式設備而受阻,遭到臺積電與三星趁勢超越。如今,英特爾積極部署High-NA EUV,確保不再落後於競爭對手。

目前,英特爾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量產18A製程,與臺積電及三星的2奈米制程同步。不過,英特爾將成爲首家採用背面供電技術(Power Via)的廠商,在短期內擁有技術優勢。業界關注,在這場晶片製程競賽中,英特爾是否能否憑藉High-NA EUV技術扳回一城,縮小與臺積電、三星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