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當科技強國的鋼鐵脊樑
資料圖片
胡正寰院士在實驗車間。資料圖片
北京科技大學師生牢記囑託,勇探科研深水區。資料圖片
蔡美峰院士(右二)給學生上課。資料圖片
姜濤院士(右一)在實驗室指導學生開展造球實驗。資料圖片
王國棟院士(右)指導學生進行軋製試驗。資料圖片
【踐行總書記回信精神 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
千秋基業,人才爲本。
“民族復興迫切需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2022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科技大學老教授的回信中強調。
今年是北京科技大學(原北京鋼鐵學院)成立70週年,值此之際,15位北京科技大學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學校70年來的發展情況,表達了爲我國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的堅定決心。
“培養更多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有本領、具有爲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促進鋼鐵產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爲鑄就科技強國、製造強國的鋼鐵脊樑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對老教授,也對奮戰在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的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
鑄就科技強國、製造強國,關鍵在科技、核心靠人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鋼鐵產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需要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敢啃硬骨頭、敢探深水區的鑽研與付出。
矢志報國鑑丹心
“收到總書記的回信,我們備受鼓舞,這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激勵我們投身科研、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致信人之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正寰說。
1952年,胡正寰成爲北京鋼鐵學院的第一批學生,也由此開啓了自己與學校、與國家鋼鐵事業共發展的奮鬥歷程。70年,從青絲到華髮,胡正寰一輩子投入在軸類零件軋製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產業化工作中,使我國成爲世界上少數掌握這項高新技術的國家之一。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脊樑。總書記字裡行間充滿對學校建校以來工作的認可,更體現出對包括我國鋼鐵工業在內的製造業的重視。”致信人之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蔡美峰感懷於心。從事岩石力學與採礦工程方向研究的蔡美峰,十分注重礦山開採的科學性,開發出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應力測量技術,提出了安全高效開採、礦山動力災害預測與防控等技術。今年79歲的他,還堅守在推動綠色礦業建設與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一線。
勇攀高峰,矢志報國。胡正寰、蔡美峰等老教授們心繫黨和人民的事業、飽含對科學研究的熱忱,爲年輕一代科研工作者樹立了榜樣。“老教授們的科研成果和奉獻精神是我們永遠的珍貴財富。”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張建良說。
長流程的高爐鍊鐵是鋼鐵製造過程中碳排放的主要來源。近年來,張建良帶領團隊改進傳統高爐鍊鐵工藝,研究利用氫能代替焦炭等傳統能源實現鐵礦石還原的新工藝。氫冶金的實現與應用,將較大程度減少鋼鐵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
“實現全氫還原技術應用還面臨一些難題,但我們會繼續攻關克難,這不僅是對鋼鐵專業的初心傳承,更是對總書記回信精神的貫徹踐行!”張建良說。
綠色低碳謀發展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建設鋼鐵強國、製造強國,必須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整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約佔國內碳排放總量的15%,僅次於電力行業。
“實現‘雙碳’目標任重道遠,我們會牢記總書記的囑託,不斷突破、勇攀高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姜濤說,鋼鐵低碳生產從原料就得要精,但我國鋼鐵精料長期存在優質品種少、能耗高、排放大、成本高等問題。
爲此,姜濤和團隊反覆試驗,創造設計出高料層均熱燒結的理想料層結構,成功實現了以進口粗粒粉礦爲主要原料的超高料層均熱燒結,年節能1100萬噸標煤、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900萬噸以上,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初秋時節,北京科技大學的校園裡仍是滿目綠意。在冶金生態樓,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教授朱榮正在和學生討論科研問題,“厚德立人、集智創新、鼎力實踐”十二個字醒目地懸掛在辦公室。
實現鋼鐵行業近零碳排放,是朱榮40年來投身於電弧爐鍊鋼的目標與使命。儘管業界一段時間曾對電弧爐鍊鋼關注度不高,但他卻越走越堅定:“一般生產1噸鋼,碳排放量接近2噸,而電弧爐煉1噸鋼,碳排放僅有四五百公斤,甚至將來可降到一百公斤以下。”如今,朱榮帶領團隊研發的電弧爐鍊鋼複合吹煉技術、二氧化碳綠色潔淨鍊鋼技術等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冶金科學技術特等獎等獎項,且正在規模化應用。
“我們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鋼鐵生產線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王國棟深有感觸地說,“總書記的回信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
被譽爲“中國超級鋼之父”的王國棟雖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他絲毫沒有放慢緊跟數字化時代的腳步。“數字化(智能化)和低碳化是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必不可少的兩個方面。”王國棟介紹,鋼鐵生產流程複雜,充滿不確定性,“大數據+機器學習”爲把握規律增加了可能。2019年開始,他領銜團隊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收集處理大量數據,建立起數字化高爐,使生產過程逐漸透明化並能得到實時反饋,提高產品質量,減少資源浪費,爲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數字化支撐。
薪火相傳育芬芳
科教興邦,育國之棟樑。“作爲一名人民教師要言傳身教,以模範行動影響學生,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去攀登一個接一個理論和實踐的高峰!”蔡美峰講述着自己的教育思想。
9月初,東北大學鋼鐵智能製造班迎來第二批學生。“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我們與未來技術學院合作,增設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方面的課程,着力培養智能製造方向的人才。”東北大學軋製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袁國介紹,實驗室開發出了以超級鋼爲代表的系列先進鋼鐵材料、全套知識產權的軋製過程工藝與自動控制系統,相關鋼鐵材料加工關鍵工藝核心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我們將以總書記回信精神爲指引,以‘立德樹人’爲根本,充分發揮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精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冶金事業建設者。”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院長閔小波說,他們開展“冶金+資源、環境、新能源材料、智能”等交叉牽引的人才培養創新模式,將科學家精神等元素融入專業課程,打造中南熾金文化品牌,開展科普在線直播、“問渠長廊”晨讀、院士報告會等素質教育活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北京科技大學建校以來,爲國家培養了26萬多名科技人才。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院長焦樹強說,近年來,學院持續完善“冶金+”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課堂實踐、社會實踐、工程實踐”相銜接的“鋼鐵實踐”體系,每年組織學生深入企業一線開展科技諮詢和技術服務,鼓勵學生勇敢挑戰“卡脖子”問題。
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爭做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有本領、具有爲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正成爲實現科技強國、製造強國道路上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擔當。他們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爲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凝聚起蓬勃能量。
(本報記者 楊桐彤 殷澤昊)
編輯:鄭健龍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