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低音提琴演奏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傅永和找到秘方
低音提琴家傅永和所改編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低音提琴版本由於適合低音提琴演奏,也成爲臺灣全國音樂比賽低音提琴組指定曲版本。(傅永和提供)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被譽爲大提琴的聖經,也成爲低音提琴演奏者的聖經,樂句精煉深邃,總能帶給樂迷心靈上的悸動。57歲的NSO國家交響樂團低音提琴首席傅永和耗時多年,改編並出版這套組曲的低音提琴樂譜與錄音。
傅永和表示,「低音提琴這個樂器,一直到20世紀仍在繼續發展,在巴赫那個年代,低音提琴只有四根弦,直到當代才定型。」低音提琴的曲目,也不如大提琴多,巴赫這一套寫給大提琴的無伴奏組曲,多年來一直是低音提琴經常「借」來演奏的樂曲,但演奏起來,始終是場「夢魘」。
傅永和說,現下常見演奏的版本有兩種,一個版本音太高,很接近大提琴的音域,但又不能像大提親拉得那麼準;另一個則是彼得版,用低把位來演奏,音比較低沉,也很容易演奏,但失掉很多原曲的韻味,這麼多年來一直有低音提琴家試圖解決,始終沒有結果。幾年前,傅永和看了一部電影《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那部片配樂是古提琴,我忽然有了靈感。」
傅永和改以次中音譜號來演奏組曲前五首,第六首維持原譜,統一了調性,也符合人體工學,容易演奏,音域不會太高或太低,也保有低音提琴的音色,傅永和很自豪,「我解決了低音提琴多年來的問題,希望大家都能知道這次改編的價值。」
目前傅永和以低音提琴演奏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的改編樂譜2013年出版,已經成爲全國音樂比賽低音提琴組的指定曲,不到半年首刷便完售,也在兩岸流通;連低音提琴大師湯馬士‧馬丁(Thomas Martin)都說因爲有了這套琴譜,讓他開始嘗試用低音提琴來演奏巴赫這套無伴奏組曲。錄音專輯日前也正式發表。
「我今年57歲,錄這張專輯是我的心願。」傅永和說,這張專輯凸顯低音提琴特有的粗獷與厚重,「我覺得這套組曲相對來說,大提琴演奏多了溫柔,但是低音提琴來演奏,會比較MAN,特色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