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哏圖看見不一樣的王昭君 北市國音樂劇《大畫昭君~觀落雁》登場

全民大劇團與TCO再度合作音樂劇《大畫昭君~觀落雁》,以時下哏圖、美圖秀秀等幽默風趣的方式重新詮釋王昭君故事,帶觀衆看見不一樣的王昭君。(圖/臺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由臺北市立國樂團和全民大劇團攜手打造的音樂劇《大畫昭君~觀落雁》,以大衆熟知的「昭君出塞」爲主題,描述古代四代美女之一王昭君遠嫁匈奴的故事,並結合穿越時空情境,以時下哏圖、美圖秀秀、還有時事哏等幽默風趣的方式,重新詮釋王昭君故事,帶觀衆看見不一樣的王昭君。

這是繼《情人哏裡出西施》、《賽貂蟬》後,兩個團隊的再度合作,也是四大美女故事的第三部。指揮吳瑞呈表示,這部作品顛覆了王昭君故事,「好看、好笑又好聽,劇情運用了歷史典故,同時反映現代社會的事情,例如,買不到衛生紙的時事,就以反諷、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以歷史爲基礎,反映現實世界。」

《大畫昭君~觀落雁》由作家張大春擔任監製和寫詞、謝念祖爲編導、金曲獎作曲家李哲藝擔任作曲,此外,還有音樂人黃大煒、歌手孫協志、方宥心、羅美玲,還有劇場演員周明宇、林斌、呂紹齊、胖球等人同臺飆戲。

《大畫昭君~觀落雁》指揮吳瑞呈,他認爲以國樂團演奏音樂劇是一大創舉,將「國樂」看成是一個動詞,就可以看見國樂的各種可能性。(圖/臺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吳瑞呈表示,張大春以詩詞的方式寫歌詞,「他的文字表達很優美,可以讀到歷史的意義,同時運用簡短的文字,表達很多意思,以五言絕句說了很多故事。」吳瑞呈表示,李哲藝的音樂和詞的結合與運用也很巧妙。

以國樂團演奏的音樂劇,可說是一大創舉,吳瑞呈表示,「國樂」若視爲名詞,可以從中看到傳統的發展軌跡,但若將「國樂」看成是一個動詞,就可以看見國樂的各種可能性。

吳瑞呈表示,現代國樂團的發展,參考了西方音樂的模式,同時也逐步走出自己的特色,「和不同的團隊合作,能有不一樣的特色;像這次和全民大劇團合作,順着劇團的特色,帶出國樂團的特色,如此一來,和西方音樂劇就不一樣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國樂團,還有合唱團的運用,音樂劇該有的多重唱和獨唱也不會少。演出將於1月6日到8日,連續3天在臺北中山堂中正廳連續演出4場。

由臺北市立國樂團和全民大劇團攜手打造的音樂劇《大畫昭君~觀落雁》將於明年1月6至8日於臺北市中山堂登場。(圖/臺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臺北市立國樂團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