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楊登棋《居家娛樂》個展 拆解自身種種私密
《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於11月19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開幕當天被攝模特兒出席開幕並在作品前合影留念。(鄧博仁攝)
第二展間「亮室」的中央置放著作品《複寫:認同__父親的錄影帶》中曾出現的牀框。(鄧博仁攝)
《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於11月19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左下)也應邀入鏡。(鄧博仁攝)
部分暗房中分別放映着8位受訪者各自對於原生家庭、性別認同或性經驗的自我敘說,包含跨性別者、臺灣新住民、在多元成家下成長的女孩、童年受性侵者、成人電影主角、正在探索自身性向的男孩及流亡的韓國酷兒等。(鄧博仁攝)
展間後方則撥放着藝術家與其父親、母親的訪談對話,同時伴隨着映照在魚缸上一卷卷曖昧不明的「居家娛樂」影帶、與隱約可聞的官能聲響,幽微的展陳也暗喻着同志處在深櫃、不可見的現實境遇。(鄧博仁攝)
《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於11月19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圖爲作者楊登棋扮演多重身份與奶奶合影的作品。(鄧博仁攝)
《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於11月19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本展藝術家楊登棋曾以其個人生命經歷爲軸心的作品《父親的錄影帶》,榮獲2019年臺北美術獎首獎,本次展名則源於他從父親處所獲得的關鍵影像物件之上,楊父以親筆註記着的「居家娛樂」四字。藉由解密父親自拍錄影帶後所衍生的線索,楊登棋不僅呈顯「家」與「性」的相互參照與對話,同時也拆解自身種種私密、而又關乎性別與自我認同的過往,進而透過其作品映射出跨越性別框架的關係顯影。
本展以「暗」與「亮」的兩種空間形式,織疊錄像、裝置、平面攝影作品、聲音及光線等相異的語彙。第一展間打造13間「暗房」裝置,象徵同志酒吧或三溫暖內常見的隔間。展間後方則撥放着藝術家與其父親、母親的訪談對話,同時伴隨着映照在魚缸上曖昧不明的「居家娛樂」影帶片段,幽微的展陳也暗喻着同志處在深櫃、不可見的現實境遇。
第二展間「亮室」的中央置放著作品《複寫:認同__父親的錄影帶》中曾出現的牀框,而亮室的兩道牆面分別展示黑白及彩色攝影:前者多爲肖像主題,被攝者們泰然自若地展現出自我身體的姿態,也可以看到暗房隔間裡的受訪者也藏身其中;後者則以紛雜多元的樣貌捕捉LGBTQ+文化的豔放與不羈,以及如何追尋一種忠實面對自我欲求的狀態。
藝術家透過暗與亮的對比、私密與公衆的參照之間,藉由影像敘述複合的自我認同,同時也在對於慾望的拆解與重構中,接系從個人與家族,並擴延至整個世代的當代酷兒羣像。如同藝術家所提:「在觀看、聆聽,以及身體與所有感官的探索間,曾被認定該隱晦的,如今開誠佈公,沒有定論需在展間裡成形,但所有被呈現的,都理當引起討論。」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表示,楊登棋作品從他自己的生活經驗跟家族史出發、看似非常私密與具尖銳的批判,但同時也可發現這個作品迴應當代藝術的重要面向:「怎麼樣去追求自由?」 臺北美術獎着重於培養並推動臺灣年輕藝術家如何展現自我、進而培植臺灣藝術領域的多元性。楊登棋也以多元的複合媒材勇敢地面對自己,以及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情緒。透過本展,我們將能夠觀看到年輕藝術家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與想法。
備註:本展覽作品含性題材內容,觀衆請斟酌參觀。北美館建議18歲以上觀衆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