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旅遊泡泡提高疫苗接種

(圖/達志影像

全民接種的疫苗要出現怎樣的不良反應,才必須停止接種,或吊銷接種許可呢?簡單地說,要看疫苗接種後是否引起免疫疾病,而且是通案,才能吊銷接種許可,其他不良反應狀況頂多只是加註警語,沒有停打的必要。

疫苗的不良反應分爲急性亞急性二類。急性反應會在接種疫苗後1、2天內出現在局部全身。局部反應是源自於疫苗的濃度酸鹼值與接種技術。這也就是給老護理師接種疫苗比較不痛的原因。疫苗開始刺激人體,出現免疫反應會在接種後1、2天左右產生全身症狀,這當然不是免疫疾病,是免疫反應起效了,可喜可賀,當然也不該停止接種。BNT疫苗的急性反應是所有新冠疫苗中最高的,但仍是人人搶打的疫苗。

急性反應多半輕微,但也有碰到特異體質的人在接種後30分鐘內就產生過敏性休克而死亡。也只有這種第一型的免疫反應纔會立即致死,過了30分鐘以後的免疫反應都不再會致死,頂多致病或致殘。過敏性休克要特異體質纔會出現,只要不成爲通案,就不是停止接種的適應症

疫苗接種後1至2周,免疫反應會達到巔峰,這是我們所希望的抗病免疫反應。但也有些人產生的是攻擊身體器官的不好免疫反應,這就是所謂的免疫疾病。免疫疾病如果成爲通案,表示疫苗引起了太多的不良免疫反應,可能是疫苗含的雜蛋白太多。在新冠疫苗中,滅活疫苗腺病毒疫苗就因可能含有疫苗以外的蛋白,產生疫苗疾病的機率比較高。至於該不該吊銷執照,完全要看是不是免疫疾病及是不是通案?這些都得花時間鑑定,這也是最近歐盟多國暫停AZ疫苗施打的原因,只是爲了鑑定釋疑,就和大陸暫停臺灣鳳梨進口一樣,目標仍是繼續接種,千萬可別假戲真做。

這次的AZ疫苗血栓事件,血栓基本上就不是一個免疫反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第一時間就排除了,非常明智。因爲在全民疫苗接種後30天內什麼事都會發生,若被有心人碰到,什麼事都可以扯上疫苗。以前麻疹疫苗扯過自閉症,臺灣2009年新流感疫苗還扯過死亡,結果都造成緩打潮。第一時間只要看是否爲免疫反應就可立即判斷。指揮中心這次因爲有了2009年的慘痛經驗,明快地排除,不隨歐盟起舞,值得讚賞。

但這樣的詮釋,依然沒法拉高醫護人員的接種意願,依指揮中心的調查整體大約只有1/3的醫護同仁願意接種AZ疫苗。這個麻煩其實是指揮中心自找的,哪有一個要全民接種的疫苗不強制能接種完的?以前的兒科疫苗哪個不是強制接種,才達到防治的效果。爲什麼碰到更需要全民強制接種的新冠疫苗,手就軟了呢?

照這個態勢,要達到60%的覆蓋率,臺灣恐怕會是全世界最後一個邊境解封的國家神仙出來帶頭接種都沒用,還不如現在就開始規畫旅遊泡泡,用有限的疫苗接種於進出的旅客,既勤儉持家,又能小兵立大功,用最少的疫苗安全地開放邊界,就像當初用最少的檢驗守住臺灣一樣。而且旅遊泡泡的疫苗肯定沒人會拒打。(作者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