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電子支付爲啥難攢錢了
前段時間,“用回現金的年輕人終於攢下錢了”的話題衝上熱搜,評論區裡不少人感慨,用現金的時候總是會省着用,真的攢下了不少錢;而在使用電子支付時,滿屏百十來塊的消費“神不知鬼不覺”地就把幾千塊錢花完了。
如今,無論是大商場還是路邊小攤,都可以使用電子支付,“掃一掃”即可完成付款流程。不可否認,電子支付確實讓我們日常消費更便捷了,但同時也讓人無意間花更多錢,引發更多衝動型消費。
電子支付的出現,大大縮短了消費決定與消費達成之間的距離,減少了衝動型消費被打斷的機會,換句話說就是讓我們來不及後悔。
美國普渡大學的營銷學教授理查德·費因伯格曾做過一項研究,他比較了使用現金與信用卡會給人們帶來的影響。結果發現,使用信用卡相較於用現金會讓消費者花更多的錢,同時更快地作出購買決定。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此前發表的實證研究也得出結論,平均來看,在接受移動支付後,交易總額增長了2.4%,總交易頻率提升了23.5%。
有了電子支付後,會讓我們更容易買買買嗎?答案是肯定的。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對大額消費進行控制,對小額消費卻不太在意,使用電子支付就會弱化這種對開銷的“抓大放小”管理。而且,使用現金帶給我們視覺和觸覺上的衝擊也是電子支付不能替代的。不同的數字、顏色、紙張大小都代表着現金不同的面值,每一次掏錢包時會真切地感受到一張張紙幣的流失。用手機支付時,這些屬於紙幣的特徵就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剩下屏幕上數字的變動,這就導致我們對大額消費和小額消費之間差異性的感知在不知不覺中減少。
身邊不少朋友對此深有同感:用現金時總是會省着用,每次破開“百元大鈔”甚至會心疼一下;但在手機上買東西時,幾塊錢或者幾十塊錢都覺得挺便宜,哪怕是99.99元,也會覺得沒過百,不算貴。
買還是不買,背後其實是兩種心理力量在相互博弈。在這場內心較量中,如果消費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能夠戰勝失去金錢的痛苦,那麼我們便會覺得“物超所值”,從而產生強烈的購買衝動;反之,則會選擇放棄購買,以避免更大的經濟損失。
電子支付正是抓住了這種消費心理,通過削弱支付時產生的痛感,提高消費的可能性。使用現金交易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資金流向了何處,這種高度透明的支付形式會使花的每一筆錢都更加突出,從而增加了消費者對支付的厭惡感,降低了消費的可能性。相比之下,電子支付雖然方便快捷,但它的透明度卻降低了不少。
與此同時,電子支付提供的多種付款手段,進一步減少了支付時的痛苦。相較於用現金直接支付,“分期付款”“先買後付”等功能讓消費者在購買當下並不會立刻體驗到花錢的痛苦,而是將支付痛感延至未來。網友戲稱,下單時“先買後付”感覺就像“零元購”,可過段時間自動扣費時“心在滴血”。
其實,要想讓使用電子支付時花錢慢下來,倒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我們在付款前,哪怕是最後輸入密碼前多問幾遍,這是真正需要的,還是隻是想要。畢竟,大數據只能通過收集分析用戶的行爲偏好、興趣等數據“猜你喜歡”,真正瞭解自己需要的,還是你自己。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勾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