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鷹服役1年就摔機 高教機催生者感嘆並提出一警告

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10年前任空軍官校校長,一再爲高教機催生。本資料片,記者林保光/攝影

空軍臺東志航基地1架勇鷹高教機今天失事,飛行員跳傘獲救,是首次勇鷹高教機失事,空軍司令部證實雙發動機失效墜機。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是勇鷹高教練機的催生者之一,認爲「新機出事,是政客決策下的犧牲品」。

張延廷10年前在空軍官校擔任校長,當時發生AT-3教練機飛行訓練時墜毀,他便一再爲高教機催生,曾表示「教練機是做訓練用,老舊教練機已不合時宜,該汰換爲高教機」。今天高教機首次墜機,着實令他吃驚。

張延廷表示,今天墜毀的勇鷹高教機生產序號是「11130」是111年開始製造的第30架高教機,才服役1年,但新機卻出現雙發動機失效,不禁感嘆「新機1年就摔掉,以後如何處理?」

張延廷認爲,會造成教練機失事的原因,不外乎環境、人爲和機械3因素,但今天天氣晴空萬里、飛行員可跳傘逃生,暫可排除環境和人爲因素,最後就剩機械因素。他表示,一般很少出現2個發動機會同時失效,而且又是新機,更不應該發生這種狀況;高教機有將近5萬個零組件,起飛前一有恍惚,哪怕只是1顆縲絲沒裝好,都就可能出事。

張延廷說,「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臺灣製造不出發動機,勇鷹高教機的發動機是美國製造,但看最近世界「鬧機瘟」,美國的F-35「咆哮者」戰機也在阿拉斯加、聖地牙哥灣墜機,應該要檢驗這發動機究竟哪裡出問題。

張延廷認爲,空軍不比陸、海軍,飛機結構精密,不能因爲政治要求的國防政策,就趕進度來爲績效表功,萬一出差錯或互相干擾就可能會出問題;雷虎小組駕AT-3教練機飛行表演將改由高教機接手,若爲政治表功一不小心出岔,可能不僅是1架20多億元的高教機就沒了,更可能危害到地面成千上萬的觀衆,成爲「政客決策下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