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迴避憲法 賴承諾維持臺海和平
2024總統大選13日投票結果出爐,最終由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勝出,蔡英文總統(中)、賴清德(中左)、蕭美琴(中右)感謝選民支持,將持續推動國家向前。(陳信翰攝)
2024總統大選13日落幕,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以558萬餘票當選下屆總統,他昨天在國際記者會致詞時,以「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取代《中華民國憲法》,再度迴避《憲法》二字。賴清德強調,「我將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
賴清德承諾,「維持臺海的和平穩定,是我擔任總統的重要使命」,自信地與中國展開交流合作,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
賴清德去年底在總統電視辯論時,針對本報提問,「是否認同《中華民國憲法》?」採取迴避態度。對此,今年元旦,媒體就賴在辯論會的表現,向蔡英文總統提問時,蔡表示,擔任中華民國總統,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相關法規處理兩岸事務,本來就是總統應該做的事情。
不過在9日國際記者會,外媒提問賴清德有關國歌、《憲法》及相關領土主張時,主持人省略這些敏感問題,賴也順勢未答。
對此,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認爲,對比當初蔡英文還曾承認「九二會談」精神,賴清德的話卻相差更遠,也包含沒有提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他指出,大陸不可能會去接受所謂的「憲政體制」提法,會密切觀察賴是否想借此調整《兩岸條例》等界定兩岸關係的基本法規,大陸的反對臺獨、反分裂只會更堅定地走下去。
賴清德的勝選,打破臺灣「同一政黨、無法連三任」的執政魔咒,他在國際記者會致詞時強調,將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然而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我也有守護臺灣的決心」。
他還提到,這次勝選有三個意義,第一是臺灣告訴全世界,在民主和威權之間,「我們選擇站在民主這一邊」。第二是臺灣人民用行動,成功抵禦外部勢力的介入。「因爲我們相信,自己的總統自己選」。第三是,賴蕭配得到最多的支持,代表國家會繼續走在正確的路上,不會轉向,更不會走回頭路。
賴清德也感謝蔡英文總統和執政團隊,他和蕭美琴在這個基礎上加倍努力,讓國家穩健前行,「讓人民過好日子」。
但是民進黨未能在國會取得過半席次,賴清德強調,未來的施政,將以各黨派有共識的議題,優先處理;沒有共識、也沒有急迫性的部分,擱置爭議、持續溝通。他要感謝兩位對手所展現的民主風度,剛剛也分別接受了兩人恭賀的電話,「我也恭喜他們所領導的政黨」。
蔡英文在造勢現場致詞表示,臺灣人民選擇民進黨繼續執政,走向世界的路,身爲執政黨必須穩健前進,讓臺灣更加堅韌;民衆選擇一個有更多朝野變化、合作的國會,這都是民進黨施政有不盡周延或是不足的地方,都需要更盡力跟社會溝通,身爲執政黨,未來更應該主動走出去,凝聚最大共識,讓國家繼續前進。
蔡英文指出,選舉期間,對於國家不同的思考,選舉之後都可以作爲執政團隊的參考,選舉結束就是團結的開始,無論把票投給誰,民主臺灣都因爲你我決定邁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