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人數到底怎麼統計的?

前兩天在上海打車,遇上了一位大公司財務主管,下班兼職跑滴滴的師傅。碰巧堵在南北高架上,這位師傅有感而發,痛斥了一番他五一加班掙外快時的悲慘經歷:

跑了四個小時,只賺了40塊。

爲什麼呢?他說按過往經驗來看,五一跑外灘附近基本不會空車,可今年硬是在外灘堵了三個半小時。

根據文旅部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旅行人次高達2.74億,刷新建國以來歷史最高紀錄。龐大的旅遊人羣使得旅遊產生的收入飆升至1481億,同比幾乎增長300%。

當然這一增長有低基數的原因存在,但略微一算,人次平均開支不過540塊,比2017年還少了50塊錢。

怪不得網上盛傳遊客住黃山公廁,合着大家都是窮遊?

另一個令人迷惑的數據,是根據各地發改委與政府的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接待遊客最多的城市既不是淄博、也不是長沙之類的網紅打卡地,反倒是成都。

2100萬的常住人口接待了近2000萬人次的遊客,約等於每個成都人都得照顧一次遊客。

雖說歷年各地有關部門發佈的數據多少有點針對性,每個地區公佈的十大熱門旅遊城市都不一樣,遊客數量到底用什麼口徑統計,咱也不知道。

畢竟咱也不知道住房山的北京人去一次天安門,算不算遊客。

作者:李康平製圖:疏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