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展覽來了,這樣的《山海經》你一定想不到
極目新聞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夏梓 符堅
《山海經》中的異獸,存在嗎?在哪裡?
有沒有可能,它們就在人的世界裡,只是我們不曾覺察?
11月1日下午,王川的個人作品展《再山海》,在湖北美術館特展廳正式開展。他將《山海經》中的各種異獸依據自己的理解塑造出來,並將它們融入到現代場景與經典古畫作品中。
於是,奇幻的世界悄然開啓:
在開滿櫻花的馬路拐角,神武羅也在舞動着衣服上的飄帶;熱火朝天的路邊公地上,身形有些像牛的聞甐,若無其事地走過……
五代畫家顧德謙的《蓮池水禽圖》裡,山海精靈䰠武羅站在蓮葉上,手持荷花,悠然自在;宋代畫家蘇漢臣的《冬日戲嬰圖》中,正在庭院裡戲貓的小姐弟邊上,多了一個“圍觀”的鹿蜀……
除了構思奇妙,王川的作品中也有許多耐看耐品的細節。比如,每一幅古畫都有由來,經他在多年之間反覆尋找、挑選;比如,現代的場景裡,他使用了燈箱光柵爲材質,於是,就有了隨着觀衆移動腳步,在這些大家熟悉的生活圖景,就有異獸時隱時現。
甚至,觀衆不必擔心“看不懂”,在展覽的說明上,藝術家也額外關注,古典繪畫作品的來源、畫作中是《山海經》中的哪位異獸精靈,都說了細緻的說明。
王川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一直以來關注着“中國傳統在當下社會中的存在形態”,並以此爲切入點進行創作。策展人、湖北美術館館長冀少峰表示,王川的視覺圖像世界以一種虛擬化、審美化的再造,把傳統文化《山海經》及經典圖像中的經典環境、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經彩繪,再通過翻拍、數字後期,最終迴歸攝影圖像。傳統的文化符號經過王川的數碼、數據的激發,生成了一種新符號,從傳統出發而具有新的意義。
尤其是,經由王川的圖像塑造和多樣化材質,讓作品由二維走向了三維甚至是多維,由平面走向了立體,傳統的靜態表達走向了動態表達。王川的作品將攝影、繪畫、數碼生成有機地統攝在一起,這種新的藝術方式構成了亦真亦幻的效果,在輕鬆荒誕中就把沉重與壓抑消解得無影無蹤。
展覽將持續至11月24日,面向公衆免費開放。每個人都可以前來,尋找自己心目中的《山海經》。
(湖北美術館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