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影響經濟 德擬淡化審查中國投資計劃
德國政府擔心外國投資審查新法草案過於嚴苛會嚇跑外資,進而影響經濟復甦,決定修正現行法規,放棄制定新法,涉及的新投資類型包括「量子技術、尖端半導體、人工智慧和關鍵基礎設施」等領域。圖/中新社
德國淡化對中國投資審查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對中國的態度在近期訪中後出現軟化,一部旨在加強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投資審查新法草案,德國政府擔心規定過於嚴苛會嚇跑外資,而影響經濟復甦,決定修正現行法規,放棄制定新法。
綜合外媒29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蕭茲2021年當選德國總理後,一改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親中路線,加強對敏感科技的出口管制,並以國安爲由,對中國在德國先進領域的投資設下限制。
2023年夏天,德國政府公佈一份醞釀已久的對中關係戰略,定位中國是「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的對手」,指責北京爲了重塑國際秩序而一再採取違背歐洲利益的行動,並闡述減少經濟依賴的「去風險」政策。
同時,德國經濟部更草擬新的投資審查法案,計劃針對外國投資進行安全風險審查,並涵蓋更多投資類型。新法案雖未直接提及中國,但分析人士表示,這計劃針對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中國。
報導稱,該草案顯示,涉及的新投資類型包括「量子技術、尖端半導體、人工智慧和關鍵基礎設施」等領域。另外,具有安全意義的科學研究合作項目也是審查對象。德國經濟部還建議增加一項全面條款,允許審查德國研究機構與外國合作伙伴在關鍵領域的合作項目。
消息人士指出,德國政府雖未做出最終決定,但上述兩個想法很可能都會放棄。官員透露,德國政府可能不會起草新法案,而是修改目前政府對投資審查權的規則,因蕭茲政府擔憂,嚴苛的投資審查法不利於吸引外資,還可能阻礙德國重振經濟的力道。
德國政府發言人對此拒絕評論,僅表示「投資審查旨在避免德國的安全和公共秩序面臨風險。與此同時,保持對外國投資的開放也很重要。」
報導指出,在歐盟執委員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之際,德國對抗中國從勇腳變軟腳,可能加劇其與歐盟之間的齟齬。2023年,中國連續第八次蟬聯德國最大貿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