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狠人了,福建富豪宣佈套現6個億,村長、股民卻都無話可說

遇到狠人了,福建富豪宣佈套現6個億,村長、股民卻都無話可說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套現這件事情上,上市公司老闆們實在是太機靈了。

11月17日晚間,來自福建的上市公司茶花股份發佈公告:

“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在未來3個月內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對外轉讓其持有的不超過53,477,453股公司股份,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2.11%”

翻譯過來就是:實控人陳氏家族要減持了,計劃在未來3個月內套現6個億。

自從減持新規發佈後,對於上市公司減持套現,股民的神經是高度敏感的,第一反應肯定是,立刻點開茶花股份財報,先驗明正身。

好傢伙,2021、2022年兩年都是虧損的,這不是挑釁減持新規嗎?

然而,回過頭把減持公告再細讀一遍後,股民卻無話可說了。

減持新規是針對二級市場套現的,而陳氏家族的手段很高明,人家準備用的是協議轉讓的方式,這就完美繞開了減持新規,無論要套現多少,村長(證監會)都鞭長莫及。

也許有人會覺得,6個億沒多少嘛。

多、少都是相對的,我如果告訴你茶花股份目前總市值僅有30億,你就不會覺得6億少了。

不過,陳氏家族的持股比例實在太大了,即使賣掉22%的股權後,仍然還有約42%左右的股份比例,還是實控人。

但從過往的減持公告來看,陳氏家族對於套現一直都挺積極的。

茶花股份是2017年上市的,2020年,實控人剛過解禁期,家族成員之一的陳冠宇就開始減持,3個月的時間套現了6430萬。

2021年,家族另一名成員陳明生,套現了5340萬。

2022年,家族成員之一的陳葵生,套現了2740萬。

陳冠宇是茶花股份的第一大股東,陳明生、陳葵生是陳冠宇的叔叔,叔侄三人逐年依次套現,節奏把控還是比較穩的。

不過,這種套現的方式太麻煩了,跨度長、金額少,一點也不過癮,於是陳冠宇率先想出了協議轉讓的套現方式。

2023年8月,茶花股份發佈公告,陳冠宇將協議轉讓5%的股權,之後連轉讓協議都簽完了,卻最終沒有履行,而是在2023年10月又解除了已簽訂的轉讓協議。

爲何簽了協議又解除,原因諱莫如深,但看到現在的減持公告,大概是應了那句:獨樂樂不如衆樂樂,陳冠宇一個人的轉讓變成了陳氏家族整體的轉讓,每個成員都有份。

你要說陳氏家族缺錢吧也說不通,據統計,茶花股份上市以來累計分紅3.4億,按持股比例陳氏家族大約獲得了2.2億左右。

當然,不管本身缺不缺錢,說到底協議轉讓是符合遊戲規則的,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作爲普通投資者也只能靜待花開,但在等待的時候,不妨八卦一下這個茶花股份和套現的福建富豪家族。

茶花股份的主營業務是家用塑料製品,就比如家裡的盆子、凳子、收納箱等,雖然“茶花”算得上這個行當裡的名牌,但客觀的講,老百姓對諸如盆子凳子之類家居用品的品牌訴求太低了,放在全國來講的話,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茶花”。

而且,家居用品的門檻不高,但替代性卻很強,打個比方,茶花的塑料凳和兩元店買的凳子都能滿足老百姓的訴求,是不是一定要買茶花就值得商榷了。

這也是茶花股份多年來市場規模一直沒有什麼變化的原因,2014年營收就有6億,2022年還是6億,但各種成本和費用都在上升,所以利潤一直在下降,到2021年甚至進入虧損。

2023年前三個季度,虧損收窄至10幾萬,由此推測,茶花股份2023年扭虧爲盈是大概率事件,但這僅能代表2023年。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茶花股份後面的路也並不那麼好走。

茶花股份最早創立於1996年,起初的名字叫“福建遠洋塑料用品有限公司”,創始人包括陳光生、陳寶架、林世福、陳明生、陳葵生5人。

其中,陳寶架是老太爺,陳光生、陳明生、陳葵生是陳寶架的兒子,林世福則是陳寶架的女婿,都是一家人。

前面提到的陳冠宇是陳光生的兒子,陳光生2007年病逝後,2008年,陳冠宇繼承了父親的股權,入主公司成爲第一大股東,也就是在這一年,公司名字改成了“福建茶花家居塑料用品有限公司”。

2009年,老太爺陳寶架退出,其另一個兒子陳福生進入公司,一家人達成一致行動,共同成爲公司實控人。

但一家人只有陳葵生在公司任職當董事長,其餘的都是非獨立董事,陳福生則連董事都不是,管理層去家族化還是做得可以的。

不過,如今開始轉讓股權,希望真的如公告所說,是爲了優化公司股權結構,而不是要把股權也徹底“去家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