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罹潛水夫病「左手不舉」肱骨壞死!醫1招免開刀 骨頭癒合了

▲潛水夫病治療前後。(圖/記者吳世龍翻攝)

記者吳世龍/高雄報導

一位33歲年輕男性,因潛水夫病造成左肱骨頭缺血性壞死,不僅手舉不起來,睡覺痛醒,工作也被迫中斷。遍求南部各大醫院後,都建議他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經轉赴骨科李松青醫師處求治,在患者不願手術前提下建議他接受聚焦型震波治療,經八次高能量震波治療後、僅約八個月,狀況明顯改善,活動功能恢復正常,一夜睡到天亮,且骨癒合中。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澎湖松青診所李松青骨科醫師指出,患者自訴,左手舉不起來,很不舒服且睡覺非常痛,半夜會痛醒。原本從事的潛水漁撈已被迫轉換爲建築業的架鷹架工作,卻也大半年沒法工作。李松青醫師檢查發現,患者左手前舉只有70度、外展60度,活動明顯受限。經X光檢查確認,患者是左肱骨頭缺血壞死第二期(分爲零期至第四期、第四期爲最嚴重)。

▲潛水夫病治療前後的X光片。(圖/記者吳世龍翻攝)

李松青醫師表示,患者曾在他院接受過藥物及高壓氧治療,但卻持續疼痛惡化。並經南部各醫學中心建議人工關節置換,但患者不願手術,因而建議他接受聚焦型震波治療。李松青醫師指出,以高能量震波治療在肱骨解剖頸位置每次施打4000發,每月施打一次、共八次,約八個月後,狀況即明顯改善。患者不僅一夜睡到天亮,活動功能恢復正常,X光片顯示肱骨頭癒合中。

李松青醫師進一步表示,以高能量震波治療缺血性骨壞死的效用在於,高能量震波打在肱骨解剖頸位置會造成微骨折,在骨髓腔裡形成破壞缺血性壞死的因素,並藉此造成骨髓內動脈刺激作用,讓骨髓內動脈往上長。因爲肱骨頭缺血性壞死主要是因爲肱骨回返動脈的慢慢栓塞,此時藉着強化骨髓內動脈,支撐肱骨頭不要再塌陷。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李松青。(圖/記者吳世龍翻攝)

一般在治療肱骨頭缺血壞死,李松青醫師表示,是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或高壓氧治療,但手術後活動範圍卻無法達到前舉及外展180度,而這位患者雖經他院的高壓氧治療卻沒改善且惡化,因此,高能量聚焦型震波治療可做爲人工關節置換前的另一選擇,不僅避免進入第三期壞死,也讓患者不痛而能恢復正常活動、睡眠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