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爲彥巧手還原場景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推手
餘爲彥導演集編劇、導演、製片三項製作實力,是臺灣新電影時期的關鍵人物。(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曾經執導《月光少年》、《童黨萬歲》,以及《嫐》的導演餘爲彥辭世,享壽 71歲。如同三金(金鐘、金馬、金曲)藝人的不可多得,餘爲彥在臺灣導演中,也是集編劇、導演、製片三項製作實力的導演。他在1993年就以《月光少年》拿下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威尼斯影展的獨立單元,國際影評人週「最佳影片」的殊榮;而在1989年執導的《童黨萬歲》,更是獲得該年度金馬獎「最佳影片」的提名。
餘爲彥和哥哥餘爲政都是臺灣新電影時期的關鍵人物,兩位更曾在2022年一同出席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的「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臺灣新電影四十年回顧」影展,在《一九零五的冬天》電影映後與觀衆分享拍攝回憶。回顧餘爲彥導演早期投入電影工作的生涯,那就不得不提起楊德昌。他擔任《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獨立時代》、《麻將》、《一一》等片的監製與製片,和楊導建立深厚的合作關係,更是成就這些經典作品不可缺少的幕後推手。
過去在受訪中,餘爲彥曾表示自己是篤信「道具就在身邊」的人。當初《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預算吃緊,卻要在這樣的製作條件下還原民國五○年代的臺灣,餘爲彥就從建中的倉庫挖出不要的課桌椅、教具、制服配件,竭盡一切的造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場景氛圍,讓他成功入圍1991年第28屆金馬獎的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兩項大獎。
2017年餘爲彥導演推出極具爭議的作品《嫐》,用奇幻的敘事手法描述一對夫妻的婚姻關係,進而刻劃人心最深層的渴求。他同時擔任本片編導,利用傳說故事穿插描繪,遊走於寫實和虛幻之間,開創前所未見的愛情故事類型。
餘爲彥導演曾說,關於電影作品,「我只在乎大家想不想討論,我最怕的是沒人說你好,也沒人說你不好。」與其說要讓所有人都喜歡,他更期盼觀衆能在一、兩個小時的觀影期間,擁有全新的生命經歷,相信這樣的意念早已經深耕在他參與過的電影作品中,給影人們無限感念與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