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三聯合公報 美議員稱北京重定義

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澄清稱,美國當初在與中國建交的每一個公報中都的確表達過臺灣議題必須和平解決的立場。(中新社)

美國衆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20日舉行聽證會,民主黨首席衆議員克利什納穆希關注國務卿布林肯訪中時,雙方對美中建交在臺灣議題上的表態似乎並不一致,他對北京不同意美中在聯合公報中承諾臺海問題必須和平解決的說法感到震驚,質疑北京試圖重新定義「美中三公報」承諾,並對美「心理操縱」。出席作證的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就此澄清稱,美國當初在與中國建交的每一個公報中都的確表達過臺灣議題必須和平解決的立場。

克利什納穆希指出,布林肯上月曾說:「理解到涉及臺灣的任何分歧會以和平解決,是理解我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的根本基礎。」但中國外交部令人震驚地不同意這種說法;更說這篡改了美國給予中國的政治承諾。他要求康達澄清,美國對於臺灣問題和平解決的立場。康達回答:「這絕對正確,從一開始我們的政策和我們的做法就一直是以維持臺灣海峽的和平穩定與和平解決兩岸議題爲依據。」

克利什納穆希並指,北京正在對美國進行煤氣燈式的心理操縱,試圖重新界定美方承諾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現實。煤氣燈式的心理操縱(gaslighting)一詞源自1940年代的一部電影《煤氣燈下》,指施害者對受害者進行某種心理操縱,讓受害者內心產生自我懷疑和困惑。

康達強調,絕對致力於保持美國的「一箇中國政策」,並實現在《臺灣關係法》之下協助臺灣維持足夠自我防衛能力的承諾及義務。一箇中國政策過去40年來沒有任何改變,這對於維繫和平穩定極爲根本。如果說有任何改變現狀及破壞和平穩定的威脅,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採取的日益咄咄逼人和脅迫性行爲。美國會負責任地管控與中國的競爭,該強硬時強硬,並會迴應中國對臺灣和南海的挑釁。

同樣列席的美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被詢及是否對延遲交付臺灣已採購的武器感到擔憂。瑞特納說,在對外軍售的問題上,外界對於美國對臺灣的支持有所誤解,美國面對的並不是積壓(backlog)的問題,而是美國整個產業界放緩進而影響到軍事生產的擔憂,這並非是一個只涉及臺灣的個案。

瑞特納表示,正在竭盡所能儘快實現在《臺灣關係法》之下的承諾,不只是透過對外軍售,還有包括總統撥款權及潛在的對外軍事融資(FMF)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