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電腦體”論文
來源:光明日報
每年畢業季,我都會審看大量本、碩、博不同層次的論文。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會有不少看後收穫甚微的“電腦體”論文,它們一般具有兩個明顯特點。
一是無創新性見解,只是依賴大數據技術,增添大量同質性例證,卻沒有相應的學術增值。比如常見的“某書引某書”研究,利用電腦檢索,幾乎可以窮盡式地羅列所有引書信息,但是如果沒有關於引書特色及其價值的獨到分析,其研究意義又何在呢?
二是不講究邏輯和章法,文風蕪雜,組織混亂。好的論文不僅要有新的學術見解,而且對材料的選擇、組織和運用,對文章的謀篇佈局乃至語言修辭都有較高要求。但“電腦體”論文往往對材料疏於剪裁,有的一兩條材料即能說明問題,偏要長篇累牘,將觀點湮沒在材料中;有的材料與材料之間沒有配合,甚至不顧時代先後。從章法和修辭看,“電腦體”論文結構多不嚴謹,行文跳脫,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缺少必要的邏輯聯繫;語言多空話套話,有的還病句頻出。
與之相比,前輩學者雖無電腦加持,但能將看到的材料轉化爲有用的知識貯存於大腦。行文之際,便能得心應手地驅遣腹笥,將自己的心得精當表達。做到既有創穫性的見解,又在材料使用和語言修辭方面妥帖自然,不枝不蔓。
而“電腦體”論文的作者,更多是依靠技術僞裝學問,並非真正消化吸收了材料。如今堪稱人腦與電腦並存的“雙腦”時代,電腦彷彿成了人腦的外掛,數據爬梳、信息提煉甚至知識儲存,都在電腦中完成。人們渾然忘記了電腦畢竟只是一種工具,其在邏輯性、系統性、綜合性以及價值判斷方面無法取代人腦。由於很多作者患上了嚴重的電腦依賴症,寫作幾乎全靠電腦幫忙,缺乏自己的思想與見解,最後產出的只能是獺祭材料的“電腦體”論文。
我們當然歡迎科技帶來的便利,但也要警惕這種便利是否會養成精神的懈怠。“數據越多越無知”“當電腦代替了書籍,人們損失了思想”,此類說法都在提醒我們自覺保持人腦的主體性。那麼,我們不妨先從遠離“電腦體”論文開始。
(作者:張劍,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