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醫療給付 增69鄉鎮、矯正機關

健保署將臺東鹿野、嘉義大埔等69鄉鎮和54個矯正機關納入遠距醫療給付。圖爲花蓮縣秀林鄉衛生所採用遠距醫療看診。(花蓮縣衛生局提供)

新版《通訊診療辦法》本月上路,擴大遠距醫療的適用對象,健保署12日召開共同擬定會議,決定將2大項目納入給付,從56處山地離島地區,擴及到資源不足地區,新增臺東鹿野、嘉義大埔等69鄉鎮,也將54個矯正機關納入。前者適用五官科及緊急醫療會診,後者則再加上精神科,最快8月上路。

衛福部2020年12月起,開放山地離島地區使用遠距醫療照會五官科,如皮膚科、耳鼻喉科、眼科等。今年7月起,新版《通訊診療辦法》上路,新增5類適用對象,包含「慢性病照護計劃收案病人」、「疾病末期照護」、「矯正機關收容照護」、「行動不便照護」及「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照護」。

爲配合新法上路,健保署長石崇良透露,未來會將醫療資源缺乏地區納入給付,新增69個鄉鎮,開放五官科、緊急醫療的照會,例如臺東鹿野、長濱、東河,以及嘉義的大埔、東石、番路等。除資源匱乏的鄉鎮,健保署也將矯正機關納入。考量矯正機關中不乏藥物成癮者,病人除五官科、緊急醫療外,還多了精神科可看。

石崇良表示,遠距醫療的給付有兩種方式,一是論個案給付,一次會診支付500點;另一種是按診次,無論看多少人,每診支付5000點,視醫療機構需求而定。健保署預計在8月起開放醫療機構提計劃,隨到隨審,計劃通過後就可實施。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認爲,遠距醫療應被視爲「沒辦法中的辦法」。面對面的就醫之下,醫師才能察覺病人的呼吸、心跳,也能透過觸診瞭解有無壓痛、肝脾腫大等。遠距醫療用在資源不足的地區、行動不便的人、無法外出的人都沒問題,但不宜過於全面化,連慢性病患都納入。

林應然表示,雖然目前健保給付的項目仍侷限於五官科、緊急醫療和精神科,但若未來越來越多科別適用,不僅會有糾紛的困擾,病人過於仰賴遠距醫療,恐會小病拖成大病,政府需要提出對應的配套,民衆也應瞭解,遠距醫療是不得已之下的選擇,而不是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