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隱含碳難計算 營建業減排挑戰大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左起)、中國時報副社長王儒哲、高雄市政府環保局長張瑞琿、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陸炤廷、國立中山大學金士懿博士共同出席「營建業減碳大挑戰」座談。圖/本報資料照片

營建業減碳的困難與挑戰

碳費徵收是否會引發營建業的綠色通膨,近期成爲我國推動淨零減碳的關注課題,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碳費徵收對象目前不包括營建業,碳費徵收對總體經濟的影響也不大,但因牽涉未來上游原材料的價格變動,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陸炤廷希望,政府能夠落實對營建產業上游原料、材料供應商的碳盤查,讓營建業在淨零排放的綠色時代,能更精準掌握營建成本的變動。

第二屆大南方高峰論壇的「營建業減碳大挑戰」對談,由中國時報副社長王儒哲主持,邀請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高雄市政府環保局長張瑞琿、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陸炤廷、以及國立中山大學金士懿博士等產官學界與談。

黃偉鳴強調,我國碳費徵收對象集中在製造業和發電業,並不包括營建業,營建業雖有擔心,但現階段並非屬於碳費直接徵收對象。就總體經濟來看,環境部評估多個不同費率,對整體影響也不大,即使未來執行,也將從較低費率做起,畢竟碳費徵收目的不是財政的增加,而是減碳。

張瑞琿表示,營建業排碳在高雄的佔比約10%,200多萬噸,但營建業的材料有許多鋼鐵、水泥,則屬碳費徵收對象,因此營建業減碳可從水泥的使用着手,因爲水泥有所謂的「隱含碳」,從開採、運輸、製造、一直到廢棄物產出,它的碳足跡其實是非常難計算的,因此可從源頭做起,減少原物料,回收再利用或使用低碳水泥,如中鋼的高爐粉。

陸炤廷指出,營建業雖現階段不是碳費徵收對象,好像不會受衝擊,但房地產是火車頭產業,上中下游產業鏈龐大,當上遊產業無法掌握碳排當量的同時,作爲終端產品使用者,自然難以推估可能的成本衝擊有多大。

倡議全球建築碳戰略思維的金士懿表示,隱含碳是建築物建造生命週期中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的總和,包括材料開採和運輸、施工階段、保持建築物運作活動、以及最終透過拆除和材料處置或加工而結束生命階段的排放,這些大約11%的碳排放,是建築業可以優先努力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