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遊覓食怕踩雷 達人秘笈必讀:10大餐飲迷思陷阱
到異地異國旅遊,美食可以讓旅程增色不少。(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吃」是臺灣人旅遊的重要環節。美食能夠有效拉高假期快樂指數,踩到雷區往往讓旅人掃興。英國《每日電訊報》旅遊版記者哈契曼(Jonathan Hatchman)日前彙整近2年旅遊經歷,提出10種最常見的餐飲陷阱,盼助關注美味的大衆下回出門遠遊免於誤觸雷區,人生地不熟也能找到正統又好吃的特色餐飲。
第1個明顯跡象是店員拚命拉客。即使觀光客客氣婉拒「明天再說」,或直白表示「不用了,謝謝」,對方往往展現驚人的毅力企圖說服,咄咄逼人。哈契曼說,好的餐廳不需要浪費錢僱人上街推銷。第2個警訊是菜單語言版本太多種,餐廳提供母語與當地第2常用語言印製的菜單很正常,假如語言版本很多,遊客務必仔細比對,當心敲詐。菜單過於老舊、彷彿幾百年從未更新,最好別上門。
第3個陷阱是看到旅遊平臺推薦貼紙就買帳。哈契曼說,這類餐廳主打客層通常是外地人或外國遊客,有些品質不錯,有些菜色平淡無奇,比較適合不愛冒險、不挑食的旅人。第4個跡象是食客以觀光客居多,這種餐館不妨跳過,倘若擠滿在地居民則是好現象;有些國家用餐時間很晚,這也是一項觀察指標,例如歐洲人習慣吃晚餐的時間比亞洲人晚很多,位在歐洲的餐廳傍晚6點人滿爲患,裡面恐怕都是觀光客。
達人建議遊客多多觀察人羣。當地用餐時間食客若都是在地人,通常是好現象,可以放心體驗。(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哈契曼提醒,第5個問題是缺少在地美食特有標記。例如,在希臘,正宗小酒館桌布是紙質的,印刷菜單很少見;在西班牙,食客會把餐巾扔在地板上代表對於餐點很滿意;法國的小館子往往把菜單寫在黑板上。第6個危險信號是團客用餐去處,團客吃飯地點限制較多,而且往往與導遊合作抽成,嚐到美食機率較低,也難以深入瞭解在地飲食文化。
第7個迷思是「郊區尋寶」。很多人建議,到市中心以外的地帶探險比較容易發現全區最好的餐館。哈契曼說,實際上並非百發百中,再者,市中心距離知名地標不遠的地方其實也藏有不少美味去處,例如倫敦唐人街與蘇活區、巴黎聖心堂與紅磨坊周邊。
到外地旅遊探索美食的同時,不妨暫時放下自身舒適圈的習氣,必定能獲得更豐富的美食體驗。(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第8個陷阱是找飯店櫃檯打聽。尋找美食最簡單的方法是請當地人推薦,哈契曼認爲應該把飯店櫃檯人員排除在外,此法方便但通常令人失望,因爲飯店櫃檯備妥的選項以迎合遊客一般口味爲主。飯店的調酒師、清潔人員倒是不錯的洽詢人選。關鍵技巧是要問對方與家人通常到哪些館子用餐,別忘了說明自己預算大概多少。計程車司機、街邊店主也是不錯的請教對象。
第9個警訊是出發前沒研究目的地菜餚。哈契曼建議,行前要查一查相關資料,至少研究1種菜色,這類背景資訊在上網搜尋時會有幫助。主攻觀光客的普通餐廳不見得會有正宗菜餚。最後1個迷思是勢利眼、太過主觀,哈契曼說,體驗異國美食的同時別挑剔在地人的習慣,例如吃麪條時發出稀哩呼嚕的聲音、只能用單手進食。保持開放心胸,放下舒適圈習性,體驗正統美味的過程會更豐富有趣,爲旅程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