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特有武術靠教育傳承 七崁武術評鑑請老師父出馬驗收

雲林縣只有4鄉鎮學生有機會在學校學習的西螺七崁武術,武術評鑑請出老師父出馬驗收,戴墨鏡者是勤習堂師傅黃應黃,右三是振興社師傅程文雄。(周麗蘭攝)

二崙鄉旭光國小展示學習七崁武術綜合套路的成果,小朋友架式虎虎生風。(周麗蘭攝)

黃應華師傅(最前方左)展示西螺七崁武術應用於自衛。(周麗蘭攝)

學生們完成評鑑後與武館師傅們合影。(周麗蘭攝)

「㨨、掙、掀、切」4字很多人看不懂,對雲林縣4鄉鎮國小、國中生而言耳熟能詳,這4個口令是西螺七崁綜合套路的招式。雲林縣府教育處上週起展開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莿桐鄉等4鄉鎮的七崁武術評鑑,在新推出的西螺七崁健身操相輔相成下,今年各校學習效果普遍比往年好。

雲林縣府20多年前在西螺七崁武術基金會倡議下,推動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國中小學生學習七崁武術,統一使用「西螺七崁綜合套路第一式」口訣錄音帶,每年各校指派1名種子老師研習,全校學生每週至少練習一次,莿桐鄉後來也加入。

隨着西螺七崁武術師傅愈來愈凋零,七崁武術的傳承更迫在眉睫,各校種子教師認真學習,多數國中小校長亦支持,「㨨、掙、掀、切」等招式得以紮根在歷屆國中小學生心中。

去年西螺七崁武術文教基金會爲了讓七崁武術更亦於學習,請運動管理公司編排一套七崁武術健康操,本學期起在各校推廣。在音樂、律動元素催化下,古老的七崁武術充滿現代感,引起學生學習綜合套路的興趣。

雲林縣府教育處上週起邀請武館師傅黃應華、程文雄、吳水池、戴嘉禧擔任評審,巡迴4鄉鎮視察5所國中、28所國小,評鑑學生的武術學習成果。學生演練完後,武館師傅視狀況展示幾把功夫,總是引起驚呼。

今日受評的二崙鄉旭光國小全校50名學生學習七崁武術、七崁健康操,全校學生還是七崁武術陣頭的傳習者,有的舞獅、有的持兵器、有些打鼓。

旭光國小校長黃振崇表示,今年許多學校學生的動作很到位,加分項目七崁武術健康操口訣,甚至有學生會背!

西螺七崁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丁振源看到國小女學生拳拳到位十分感動,直呼「七崁武術可以傳承下去了!」

基金會前董事長李明哲勉勵學生,以前沒有手機的時代,晚上學習武術是全民運動,以前習武是爲了保鄉衛民,今日習武可以強健體魄以及懂得武德,武術是技巧,武學是涵養。他感謝種子教師與校方師長的辛勞,使傳統七崁武術得以延續在現代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