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投餵」流浪貓掀浪潮 背後的生意經和爭議
受街貓App影響,流浪街貓成了新一代「網紅」。(新華社)
「街貓」的商業模式,是對流浪貓問題的創新解決方式,街貓利用直播技術,將流浪貓的生活狀態實時展現給公衆,一定程度上增加公衆對流浪貓問題的關注度;同時「雲投喂」增加了使用者的參與感,也能滿足其情感需求。儘管如此,街貓在貓屋管理等方面仍有許多問題。
三機位吃播欣賞,吃播主角憨態可掬,「打賞」觀衆絡繹不絕。在熱議聲中,一款有直播屬性的App火了,只不過直播的主角從人,變成流浪貓。
新京報報導,一款名爲「街貓」的App從上線以來收到了不少關注,除了觀看直播並「雲投喂」流浪貓,用戶還可以在自己所在城市申請貓屋或抓貓絕育,以幫助解決流浪貓的生存和管理問題。
App看直播 還可買貓糧
公開資料顯示,街貓在2023年4月上線,關注流浪貓的生存、絕育、領養等問題。街貓透過投放智慧貓屋,並將其連網至App,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觀看流浪貓「乾飯」。目前,街貓已在上海、杭州、廣州、長沙等13個城市落地,截至去年10月,已有超過1.3萬臺智慧貓屋被投放。
根據街貓介紹,智慧貓屋配備多個高畫質攝影機,具備線上雲投喂、多視角雲吸貓和智慧監控三大功能。從頁面功能來看,觀衆可以從三個視角觀看流浪貓吃飯的過程,並透過購買愛心幣向流浪貓投喂貓糧和凍幹,如1.99元(人民幣,下同)可購買32個愛心幣,10個愛心幣可投喂10克貓糧,而凍幹則需要20個愛心幣。除此之外,用戶可查看貓屋狀況,包括電池容量、貓糧及凍幹存量、投喂量等。
「雲投喂」功能也催生了數只星貓。(取材自新京報)
街貓App「直播+雲端投喂」流浪貓的方式吸引不少愛貓人士的注意。江蘇的趙女士表示,自己幾乎每天都會使用軟體投喂,「一般看到空碗的貓屋就會投喂貓糧,一天幾百克到一千多克都有可能。」趙女士表示,觀看流浪貓「乾飯」給其帶來極大的情緒價值,「流浪貓野外生活環境很差,看到牠們有地方吃飽飯和休息,還有很多人透過直播參與餵養和救助,我很感動。」
用戶破百萬 催生多星貓
還有網友表示,看流浪貓吃播「很治癒」、「看到他們吃飽飯的樣子很滿足」、「因爲我沒有貓,所以能『雲養貓』很開心。」在街貓App裡,用戶還可以透過各種「切片」視頻,分享自己關注的流浪貓動態,在此基礎之上,還催生多個「網紅」流浪貓。
《2023-2024年中國寵物產業白皮書(消費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爲全球第二大寵物市場,2023年,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爲2793億元,較2022年成長3.2%。在此背景下,街貓透過「直播+雲投喂」的方式,不僅滿足用戶「雲養貓」的需求,同時也將流浪貓餵養做成一門「生意」,公開資料顯示,街貓咪上線四個月後,用戶就已破百萬。
用戶需衆籌 讓貓屋落地
在廣受關注的同時,街貓也曾被質疑「割韭菜」,爭議之一就在於其是否透過「高價」出售投喂貓糧來獲利;此前,有網友曾將愛心幣折算後發現,街貓貓糧價格可達每斤50元,並稱該價格在市面上能買到更好的貓糧。
但記者使用1.99元32個愛心幣、10顆愛心幣可投喂10克貓糧的數量來計算後發現,一斤街貓貓糧的價格約爲31元,如果購買更多愛心幣,貓糧每斤價格會更低。針對貓糧的價格問題,街貓曾迴應稱,App投喂的單價中包括貓屋生產和運輸、軟硬體研發、採購和營運維護等方面的成本。
除了花錢投喂,用戶還可以申請或助力貓屋;資料顯示,一個貓屋的落地需要先爲3只貓籌集90天的口糧,除了街貓貢獻45天的貓糧外,用戶需「衆籌」補齊剩下的天數,如購買1天貓糧需花費12元,1個月則需要360元,購買後平臺會回饋用戶一定的愛心幣。
據街貓透露,目前一個貓屋的成本約爲4000元,目前來看,用戶「羣衆募資」45天貓糧所帶來的540元收入,暫時不能涵蓋一個貓屋的成本。不過,一旦貓屋落地,用戶「雲投喂」將爲街貓帶來較爲長期的收益。
管理流浪貓 送醫助絕育
除了「雲投喂」,街貓還透過TNR(抓捕-絕育-放歸)來管理流浪貓數量,透過每月發放100張價值100元絕育補貼券,街貓補貼用戶帶流浪貓絕育的部分或全部費用。據報導,在合作的寵物醫院名單看到,上海絕育一隻公貓的價格多在150元-200元,母貓價格則普遍在200元以上,這意味著志願者不僅要自行抓捕流浪貓,且在使用補貼券後仍需自行支付一定的費用。
盤古智庫資深研究員江瀚表示,街貓的商業模式是對流浪貓問題的創新解決方式,街貓利用直播技術,將流浪貓的生活狀態實時展現給公衆,一定程度上增加公衆對流浪貓問題的關注度,同時「雲投喂」增加使用者的參與感,也能滿足其情感需求。此外,這種商業模式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使公益活動持續進行,解決了傳統公益活動資金短缺的問題。
挨批假善心 質疑謀暴利
但有人批評,類似「街貓」這種改以動物當主播的新網路商業模式,不過是「利用善良與同情心牟取暴利」罷了。有微博大V表示,平臺鼓勵投喂流浪貓,造成的社會問題誰承擔?一名網友指出,投喂的貓糧這麼貴,這玩意兒屬不屬於盈利性質?投喂點久而久之肯定有野貓聚集,清潔、打架、發情都是小問題,野貓抓傷人誰負責?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則提醒,隨人們用大量貓糧餵養流浪貓,一些如黃鼠狼、老鼠、貉等出現在城市裡的野生動物,也會像流浪貓一樣吃人類投喂的貓糧,因此改變其生活習性。
用戶儲值愛心幣購買貓糧是街貓App的主要資金來源。(取材自新京報)
愛牠?害牠?貓屋髒亂、無人理
街貓商業模式創新,背後仍有許多問題,據新京報報導,爭議點主要集中在貓屋管理、衛生安全和絕育完成度。
在貓屋管理上,街貓透過召集志工的方式,使貓屋在社區、公園等位置安裝落地,同時,志工也可承擔爲貓屋清潔、換水,以及TNR等工作,但有不少用戶反映不少貓屋存在髒污、卡糧、無人維護甚至被破壞的問題。
此外,不少貓屋在「雲投喂」後出現貓糧堆積的問題,不僅容易導致貓糧變質,還會吸引更多流浪貓和其他野生動物前來聚集和覓食。
街貓智能貓屋。(取材自新京報)
同時,在TNR方面也受到不少詬病,抓捕和絕育是TNR的重要環節,但抓貓和絕育基本上由志工完成,很多人缺少抓捕工具,同時絕育補貼券的數量有限;街貓公佈數據顯示,2023年街貓共發放7506張絕育券,而絕育的流浪貓超過1.7萬隻,「大多數絕育還是靠志願者『爲愛發電』」,一名網友表示,這也爲街貓在TNR方面的可持續性打上問號。
《2021年中國寵物產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1年流浪狗數量高達4000萬隻,流浪貓數量高達5300萬隻,如何科學管理控制流浪貓狗的數量,成爲社會治理的難題之一。
盤古智庫資深研究員江瀚表示,改善貓屋管理是解決街貓問題的重要一環,建立規範的管理制度可以確保貓屋的數量足夠且分佈合理,以滿足流浪貓的基本需求;其次,應加強對貓屋的衛生管理,定期清理和消毒貓屋,防止疾病傳播。同時,給予使用者正確的餵食方法和健康指導,相關部門也應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並加強對貓屋的監督和管理。
江蘇的王女士說,「對我來說,使用街貓並不是娛樂活動,我與流浪貓的關係已經超越娛樂的階段。我希望街貓今後的工作重心可以向動物權益保護的方向有所傾斜,探索如何爲流浪貓在城市的戶外空間爭取生存權,如何合法合理地讓街貓貓屋安全地在包容、有愛的社區中長期有效地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