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李秀珣與不受既定想像束縛的「石岡媽媽劇團」

李秀珣。(蔡詩凡 攝)

由豐原車站,車行入臺三線豐勢路,矮房夾着公路,聚焦着視線前方的山。公路略有起伏,隱藏着24年前九二一大地震改變地貌的線索,除此之外,居民已經在時間的河道里完成家鄉重建,而許多相遇,也是在當時展開——李秀珣,即在災後來到石岡協助重建,並從2000年起留居至今。

經由九二一重建牽起的緣分

對於李秀珣而言,與石岡的緣分是如此自然。1999年跨年夜,她因故離開江之翠劇場,卻因緣際會參與了差事劇團在石岡的重建計劃。帶着前一份劇場經驗的挫敗,李秀珣來此重新開始,卻意外感到舒服自在——石岡讓她想到過往跟着江之翠劇場前往福建學藝的日子:當時南音藝師張在我正好退休回鄉,每次過去,李秀珣都在福建待上至少3個月,農村的生活感與求藝回憶相互交織。

重建進駐期間,差事劇團在土牛村租房子,那時的石岡雖美,空氣中卻有一股死寂。不過開始跟媽媽們工作、認識媽媽後,益發滋長她留下的想法。《戲臺頂的媽媽》演出後,參與的媽媽們想要成立劇團,更成爲李秀珣的完美藉口。而這一留,就是23年。

起初,李秀珣跟着來自各地參與重建的青年們共租了1棟透天危樓。1年後,因重建而來到石岡的人逐漸離開,只剩下李秀珣跟1條狗。透過石岡媽媽們的協助,繼續在梅子社區租房8年,直到房東收回。又逢媽媽們合夥經營的餐廳「來園」決定停業,李秀珣整理來園後搬入,一住又是12個年頭。再度遭遇房東改建房屋自用收回租屋,這次她決定在石岡買地,因緣際會,透過另一位石岡媽媽買到現在的地。

石岡這塊土地,似乎也希望她留下:「很多東西都銜接地剛好,剛好發生,後來就會覺得其實不用去想這麼多,老天爺要怎樣就怎樣,順着走。」

順應自然,互補互助的深厚情感

如同石岡媽媽的成團:就是因爲不知道劇團是什麼,所以就成立劇團了!當初單純想繼續用戲劇連結彼此、說出心裡話,以及透過戲劇表達回饋社會協助重建的心意,覺得能夠做就來做看看,並沒有想太多現實面的經營問題。「我那時候也沒有真的要跟她們做什麼劇場,只是自己想待在這裡。」李秀珣笑道。然而或許也因爲沒有執着,比起作戲、更重視共同生活的石岡媽媽劇團,20年來團員都沒有什麼變動,情感也如同姐妹一般。

即使長期在臺南和雲林實踐社區劇場,但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平日李秀珣和石岡媽媽們有更多的生活互動,不只因爲劇場才碰面。對她而言:「劇場是我熟悉的,我比較有經驗,那我就提供我的經驗。但像我買地,或我要吃、我要住、我要結婚,都是媽媽們在幫我打點這樣。買地協議殺價、後續需要申請農業設施計劃,其中相關的簽名背書,媽媽都願意幫我。之後的整地、請電、各種工程的聯繫與建議,也都是她們出手。」

李秀珣給予石岡媽媽劇團不同的藝術滋養,而媽媽們則稱讚她是「萬能奇才」,但這隻在藝術方面,生活上——則是個白癡。一旁的團長楊珍珍大笑說:「我們上課是被她念、下課是她被我們念,下課後她就是我們的妹妹,就是該聽姐姐們的建議。」

「我們就是互補啦!」短短回了一句,卻若道盡一切。在比作戲更長的下課時間裡,石岡媽媽們的照應,補足了李秀珣的缺憾,尤其在原生家庭上的傷痕。母親去世有媽媽們自費前往幫忙、過年也特意到臺南探望父親,透過劇團媽媽們的說服,父親得以體諒女兒何以堅持從事劇場工作的心情。

創造空間,製造相遇

李秀珣買下的土地,原屬石岡媽媽劇團成員的弟弟。地上有一塊祖墳,因爲地主離家多年未善盡與家族溝通的責任,2020年初買下後又經過兩年協調與遷葬,才塵埃落定。從石岡租房22年,到買下這塊土地後,整段經歷讓她有真正紮根的感覺,生活圈也從原有的石岡媽媽家族擴散至鄰近家族、甚至其他村的人。

她期許自己藉由土地創造連結,以此持續深耕在地。未來規劃有60坪空間,除自用外更將提供地方使用,不僅進行社區公共活動,也能進行演出、展覽和市集。對李秀珣而言,生活就是文化,長年在社區,更懂得什麼叫高手在民間,因此希望能在社區建立一個空間,讓社區居民能有一個展現生活智慧與技能的舞臺。

另一方面,李秀珣也觀察到返鄉青年常面臨無法溝通的世代矛盾,年輕人多靠寫計劃自力發展,卻難和社區有所連結。因此,2020年《梨花心地》演出,她便很有意識地找年輕人共同參與,也藉此建立關係、協助累積經驗,期待他們可以留下生根。

「由於大家年紀都已長、體力有限,目前專注於自己的勞動生活時間較多,但我覺得我跟石岡媽媽劇團在這個社區,是可以作爲一個很重要的交流與溝通的平臺。演戲倒不是最重要的事,但演戲可以去拓展我們想要做的一些理念、然後大家可以在這裡相遇、做一些什麼事。如果我們有一個自己的空間,我就可以自己玩、自己搞,我們自己的主體性才更能得以展現。」創造空間,製造連結,是李秀珣一直以來的態度,而她過往與石岡媽媽劇團的工作也是如此,不追求每年都有演出,不被業務化的補助束縛,而是自己準備好了再出發,以劇場迴應當下的現實。

生活即劇場:在生活中累積改變

李秀珣說道:「這22年來常在訪談中會被問劇團有什麼改變,大家總很期待看到劇團有什麼改變。我和劇團媽媽發現人們總是用一種劇場的想像來看我們,但我們就這樣啊,劇場就跟生活一起,爲什麼我們一定要做些什麼去符合人們對我們的想像?」

媽媽們的生活沒有改變,仍一樣需要相夫教子、晨起勞動工作,隨時間流逝也成爲阿嬤,幫忙子女顧孫。最大的變化或許是知道自己有無限的可能性!這些年,這一羣女人除了做劇團,也自己開過餐廳、組過蔬果合作社,這些行動對男性思維的客家聚落造成了一定的衝擊。然而經過20年的經營,秉持一貫中立的做事態度,不理解的猜想逐年消失,劇團跟在地關係也變好了。

20週年演出的《梨花心地》,可以說是第一次整體社區支援協助的演出。演出除了作爲成團紀念,也是藉由劇場創造平臺,邀請年輕人蔘與協力、也凝聚社區事務。它不只是戲劇,更是一個組織行動!而作品中也夾藏東豐快速徵收的議題:其中一個媽媽的農作地被劃入徵收區而參與了抗爭行動,進而在家族內引起不少批評的耳語。爲此,考量這位媽媽在家族間所面對的壓力,石岡媽媽們面臨創作上的選擇,最後決議藉由環境劇場形式,展現女性的勞動與土地的情感關係,間接對徵收議題給予迴應與提問。

劇場即生活:一場持續的文化行動

作爲延續,李秀珣邀請差事劇團製作《千年之遇》,由姚立羣執導,希望帶來外地視角,凝聚不同的議題認知,也讓外來觀衆認識這塊土地。2022年11月於石岡梅子社區演出後,2023年《千年之遇》也將改版進入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石岡媽媽亦將有片段發展,並結合在地影像,期許帶來不同討論。

「我認爲真正的劇場要回到生活裡面去尋找,不見得一定要走入劇場,是更回到生活的。」唯有當劇場回到生活,才能真正創造相遇、構築一個共同行動的平臺。石岡媽媽劇團即爲這樣的相遇見證,而也因爲這樣的信念,這塊土地滋養了李秀珣,也讓她將自己深深地種在石岡。

本文作者:黃馨儀

(本文摘自《PAR表演藝術1月號第351期》)

《PAR表演藝術1月號第3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