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島國聖普,中國“白衣外交官”傳遞友誼和希望

在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簡稱“聖普”)鍼灸護士莫納澤裡·達科斯塔眼中,中國醫療隊醫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在這裡推廣中醫鍼灸療法,看到病人在自己的親手治療下緩解疼痛、康復,這份工作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我也非常自豪能成爲中國鍼灸在聖普的‘大弟子’。”他對記者說。

聖普是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的羣島國家,人口僅23萬多人,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2017年伊始,中國援聖普醫療隊的醫生就在該國兩家最重要的醫療機構——艾雷斯·德梅內塞斯醫院和阿古瓦格蘭德綜合診所中心開展工作。

中國醫療隊鍼灸診室設在首都聖多美市中心的阿古瓦格蘭德綜合診所中心入口處。記者日前探訪,下午5點看到仍有許多患者在診室外的長椅上候診。診室內的4張治療牀邊,達科斯塔正熟練地爲幾位患者施針。7年來,在一批批中國醫生“傳幫帶”培養下,他已成爲當地小有名氣的鍼灸治療師。

達科斯塔的“鍼灸緣”始於2017年。因爲懂英語,他被安排協助中醫鍼灸科室的工作。“當時,鍼灸療法在聖普還是新鮮事物。但是人們很快發現,鍼灸對很多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有很好的效果,在患者的口口相傳中逐漸推廣開來。”

在這間不大的診室裡,達科斯塔見證了許多感人的故事:中國醫生不放棄任何一名患者,爲許多不幸的家庭驅散“陰霾”,帶來希望。“許多患者都是家庭的唯一勞動力,但是因爲貧窮,疾病越拖越重。其中有不少中風後遺症的患者在來這裡之前已經不抱希望了,最後是中國醫生的治療讓他們慢慢康復。”達科斯塔說,一批又一批中國醫生編織起雙方人民之間信任和友誼的紐帶。

根據聖普衛生部門的數據,該國醫護人員僅200餘名,佔全國總人口不足0.1%。當地醫療技術較爲落後,醫療物資匱乏,許多患者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艾雷斯·德梅內塞斯醫院院長維爾吉利奧·曼丁加說,聖普衛生系統面臨的最嚴峻挑戰是醫護人員短缺,且缺乏培訓,而中國醫療隊的到來爲聖普帶來了“氧氣”。

多年來,中國醫療隊立足聖普實際條件,利用有限醫療資源推廣新技術,填補聖普臨牀技術空白,在當地開展研究、編纂手冊、製作健康宣傳材料,對當地醫生進行基本技能的規範化訓練。

“如果用一個詞描述中國醫療隊,我認爲是‘製氧機’。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中國醫療隊總能爲我們提供切實的解決方案。許多我們從未想象能開展的手術,也在中國醫療隊的支持下得以進行。我們取得的許多工作成果都離不開中國醫療隊的支持。非常感謝中國醫療隊和我們並肩作戰。”曼丁加說。

今年9月,第18批中國援聖普醫療隊載譽而歸。在18個月的任期中,醫療隊共接診門急診患者7807人次,住院病人2578人次,完成各類手術1216臺,接生新生兒410人,搶救危重病人215人次,鍼灸治療4265人次。醫療隊還巡診70次,診治患者6672人次。

9月中旬,第19批醫療隊正式開展工作。本批醫療隊由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5家醫院的7名醫護人員組成。隊長趙林勇說:“友誼與承諾的代代相傳讓我們感受到肩上的重擔,我們要把‘白衣外交官’這張名片繼續傳承下去。”

在9月致中國醫療隊的一封信中,聖普衛生和婦女權益部長安熱拉·達科斯塔稱讚中國醫療工作者的盡職、奉獻和專業精神。她在信中說,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向聖普人民提供支持,爲聖普國家衛生體系建設作出貢獻,“我們對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據新華社電 記者呂誠成、孫毅、劉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