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大洋鑽探計劃中有望從參與者變主導者

2023年12月18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正式命名爲“夢想”號,並在廣州南沙首次試航。新華社發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實施《促進國家級新區高質量建設行動計劃》,首要任務即“增強新區科技和產業競爭力”。廣州南沙作爲全國19個國家級新區之一被多次“點名”,南沙科學城更是要高水平承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任務。

儘管南沙早年鮮少科創業態,如今也憑藉基建水平提升、創新體系構建和重磅政策扶持,以後發優勢形成競爭力。南沙區委副書記、區長吳揚強調,南沙要打造廣州高質量發展主陣地和新引擎,就必須在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上走前列、作示範,把握“創新”這個特點,勇攀科創策源新高峰。

瞄準全球科創策源地的目標,南沙如何蓄力創造新一輪嬗變?南都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第二場“高質量發展大調研”聚焦南沙,深度走訪政府部門、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探討它的“後來者之路”。

走訪

“王牌組合”成創新體系有力證明

南沙區龍穴島碼頭佈滿了巨型升降機,轟隆聲不斷,全國最大噸位的科考船“夢想號”已進入調試階段。

從2020年起,在南沙區政府與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以下簡稱“廣海局”)共建之下,我國首座深水科考專用碼頭建成啓用,我國首個、全球最大的大洋鑽探岩心庫全面建成,我國深海資源領域首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啓動建設,我國首艘超深水科考船“夢想”號大洋鑽探船完成主體建造併成功首次試航,誕生“科考碼頭+岩心庫+大洋鑽探船”這個“王牌組合”。

挺進深海是南沙使命,也是南沙有機會率先成爲策源地的領域。“國際大洋鑽探計劃是歷時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全球性科學計劃”,廣海局科技處副處長鄧義楠介紹,隨着“夢想”號與岩心庫的建造完成,我國將和美國、日本、歐洲一樣具備自主組織航次的實力,有望從“參與者”變爲“主導者”。

在大科學裝置化作發展“內核”之下,這成了南沙“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創新體系不斷完善的證明,將迎來市場繁榮的印證。近年來,南沙累計建成各類創新平臺370個。平臺的關鍵發力點往往在於產業化的“最後一公里”,對基礎研究有更高要求,又有賴產業市場的創新接力。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下稱“研究院”)院長高民介紹,過去十多年裡,研究院立足南沙推動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目前已有超90位香港及境外教授的團隊,依託研究院開展面向大灣區的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工作,承擔不少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

2015年,南沙與研究院合作共建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聚集各類創新要素形成“樓上創新、樓下孵化”的發展模式,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目前,入駐創新工場的團隊及項目過半數有港澳團隊背景,從香港科大走出並在南沙孵化的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便是一個成功案例。

晶科電子已掌握400多項發明專利,產品遠銷全球17個國家、地區。在其董事長肖國偉看來,南沙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爲“芯晨大海”產業集羣發展構建了良好的發展生態。

剖析

探索頂層創新激活後發優勢

科技創新涵蓋科學、技術、創新三個層面,能否成爲策源地,與太多因素掛鉤。南沙登高望遠,在探索後來居上的自我發展路徑。

創新型城市首推科學城。2019年5月,廣州市與中國科學院共建南沙科學城和中科院廣州明珠科學園,在南沙的區域經濟基礎上打造區域創新發展引擎。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穆榮平是南沙科學城發展藍圖的謀劃者、起草者,他指出,南沙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不侷限於大裝置,提出四大願景:創新全球化、製造智能化、服務數字化、環境綠色化。

南沙錨準深海、深地、深空等戰略前沿領域,初步構建了“1+1+3+N”科創平臺體系,以正在加快建設的南沙科學城爲主陣地,規劃連接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的科技發展大動脈,編織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合作創新網絡。

“大科學設施在最內核,周邊是研究型大學、國家科研機構這種戰略科技力量,之後是創新創業,再往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再往後是戰略創新產業集羣,這恰恰可以看到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態勢。”穆榮平說。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教授周春山告訴南都記者,南沙科學城有意識推動科創要素與城市要素協調佈局,不斷提升城市品質,爲生態賦予人氣。科技領域涉及面廣、各有前沿,科創策源地是“特長選手”。找準核心領域,讓科技和創新共生共榮,纔可能成爲未來的策源地。“科考碼頭+岩心庫+大洋鑽探船”的“王牌組合”也成了南沙提交的一張答卷。

在缺乏原始資源優勢的起跑線上,南沙更要依靠政府建強科技創新機制。爲此,南沙大膽探索頂層創新,成立了首個國家級新區科技系統黨委,由南沙開發區黨工委領導任“一把手”,建立協調機制,開展靶向攻堅,同時搭建政產學研用平臺,讓科研院所與企業做創新主角,更能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

隨着南沙積極擁抱開放合作,加速推動粵港澳科技創新珠聯璧合,南沙也更加重視與大灣區內其他平臺、地區的協同發展,催化聯合科創的“聚變”。

建議

完善前期投入與實際產出考覈機制

“南沙能落實國家發展戰略,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大勢,推出‘芯晨大海’戰略,進行科技創新佈局,是具有前瞻性的做法。”廣州大學二級教授、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南沙)改革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塗成林認爲,在引入大平臺、大裝置、大項目的基礎上,爲避免“開花不結果”,南沙要繼續強化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積極推進南沙科學城建設,打造廣州南部創新極,聯通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大學城、廣州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來打造廣州南北貫通的科技創新走廊,發揮南沙在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策源地的作用。

“單個項目的引進能夠起到領頭雁的作用,只有佈局創新鏈,產業鏈才能做大做強。”塗成林認爲,爲避免單個項目“孤掌難鳴”,南沙應針對性地招商引智引資引技,協助企業打造上下游鏈條的配套佈局,加快形成創新鏈、產業鏈,提高價值鏈。在開拓增量的同時,必須對現有存量的發展給予關注。塗成林建議,南沙應完善相應的考覈獎懲機制,對平臺、項目的前期投入與實際產出進行嚴格的績效考覈,並依據考覈結果,酌情調整未來資金投入,讓投入轉化爲產出。

2020年9月,南沙在全國率先提出“營智環境”概念,即一切有利於人才發展及其智力成果運用的環境。採訪過程中,多位專家都將對營商環境的討論延伸至背後的營智環境。廣州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柳立子認爲,從指標層面去評價,南沙的營商環境走在全國前列。她指出,在生活環境之上,關注人才的各類更高層次需求也尤爲重要。

例如文化需求,柳立子發現,對於南沙的不少高端人才,還需要具有高品質文化內涵的項目或場所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她建議,南沙在文化與科技融合方面可加大探索力度,特別是在滿足文化需求層面。如此一來,南沙更多的創新實踐將有可能得到實質性的推動和發展,創新成果也會獲得更高的市場認可。

(更多內容詳見B疊廣州讀本)

南都調研

總第251期

專題採寫:南都高質量發展研究院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