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大會提案是「兩面刃」 涉外人士:衝撞不一定正面
第73屆聯合國大會將於9月18日登場,涉外人士表示,今年將維持「不提案」的做法,強調提案是「兩面刃」,儘管衝撞可以獲國際社會關注,但有時不全然是正面,必須依內外環境來綜合考量,因此這次還是選擇以溫和理性的訴求。
本屆聯合國大會將在紐約時間9月18日在聯合國總部開議,並在9月25日至10月1日舉行總辯論,涉外人士指出,這次則持續秉持「專業、務實、有貢獻」的3大原則,來辦理各項推案工作。
在提案上,則會維持過去「不提案」的做法,涉外人士表示,在國際大會上,必須考量會議進行的順暢度,因此在提案的拿捏上,必須有所考量,因此提案是「兩面刃」,必須從內外環境綜合後才做出決定;而今年還是以「溫和理性」的正面訴求爲主。
由於今年聯大總辯論的主題是「使聯合國與全人類相關:促進和平、公平及永續社會之全球領導及共同責任」。因此,涉外人士表示,我們這次則繼續向聯合國社羣及國際社會展現臺灣是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建設性夥伴。
在推案方面,涉外人士指出,還是維持去年的作法,包括在聯合國開議前,請友邦聯合國常任代表致函、洽請秘書處或在聯合國總辯論大會上替臺灣聲援,也會在聯合國大會召開期間,舉行研討會,而環保署也會發表落實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報告。
而我國在訴求上,共有3項:第一,臺灣人民應與全世界的其他國家人民一樣,享有同等權利,聯合國應解決臺灣2300萬人民遭排除在外的情形;第二,聯合國不應剝奪我國人民進去聯合國參訪及出席會議的基本人權,以及我國籍媒體採訪聯合國相關會議的平等權利;第三,聯合國應確保臺灣享有平等、有尊嚴、參與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等相關會議機制及活動權利。
另外,由於世界衛生大會時,美國、日本等重要國家也都有正面態度,不過涉外人士坦言,世界衛生組織跟聯合國的性質比較不同,各國還是得依據相關狀況來評估,但我們還是會持續跟理念相近的國家繼續溝通,期待相關國家能有更多正面的動作。
至於外界關注在我國17友邦致函的狀況,涉外人士表示,這些都不能視爲理所當然,各國都有自身的利益與苦衷,幫忙臺灣並非全然沒有壓力,中國大陸在幕後也肯定有動作,各國都會在權衡與綜合考量後,纔會做出適合動作。
▼聯合國總部舉行的區塊鏈高峰會(UN Blockchain for Impact Summit)。(資料照/翻攝自許毓仁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