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一次,千萬不要選錯城市
文|凱風
選城市,就是選未來。
2024年,全國高考報考人數1342萬人,大學畢業生1158萬人,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無論是大學還是大學生,都已不再稀缺。而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未來的不確定性日益加大。
選大學仍舊是第一位的,但若選錯城市,人生或許會繞上不少彎路。
選好城市,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誰是高考意義上的好城市?
01
教育大城之一:高校最多的城市
大學越多的城市,教育資源更爲集聚,整體創業創新的氛圍也就更強。
一般而言,高校越多,教育實力越強,知識溢出效應也更突出,高新產業的集聚效應也會更爲明顯。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共有2800多所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超過4300萬人,規模雙雙居世界之首。
但是大學分佈嚴重不均衡,而集中於直轄市、強省會、經濟強市等重點城市。
先看大學數量,誰是我國高校數量最多的城市?
日前,教育部發布2024年全國高校名單,目前全國共有共有2868所普通高校,涵蓋1308本科院校所、1560所專科院校。
我國內地大學10強城市分別是:
北京(92所)、廣州(84所)、武漢(83所)、鄭州(73所)、重慶(73所)、上海(69所)、西安(63所)、成都(59所)、長沙(59所)、天津(57所)。
注意,這裡的高校,既包括本科院校,也包括專科院校,衡量的是規模之大,而非實力之強。
要知道,全國高校中,超過一半都是高職(專科)院校,而多數城市本科院校佔比不足一半。
如果單看含金量更高的本科院校,10強城市格局爲之一變:
北京(68所)、武漢(46所)、西安(45所)、上海(40所)、廣州(39所)、南京(34所)、天津(31所)、成都(29所)、杭州(29所)、哈爾濱(28所)。
可以看到,北京仍舊遙遙領先,但武漢、西安、上海、南京的排位都有所提升,而鄭州、石家莊、昆明的排位有所下降。
當然,無論是全部高校還是本科高校,深圳、蘇州、寧波、東莞、佛山、南通等萬億級經濟強市,都處於墊底位置。
作爲萬億城市,深圳只有7所本科高校,蘇州8所,東莞4所,無錫南通都是3所,佛山則是2所,綜合實力不及東北F4。
02
教育大城之二:大學生最多的城市
大學是名副其實的“人才港”,是一地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的生力軍。
在校大學生數量越多,教育資源越豐富,作爲後備軍的高學歷人才越多,整個城市的發展潛力也就更大。
當前,我國開始涌現出一批百萬大學生之城。
根據各地統計公報數據,2023年,廣州、鄭州、武漢、重慶、成都、北京、西安、南京8城在校大學生超過百萬,爲我國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
其中,廣州以164.2萬的在校大學生總量,蟬聯全國第一,鄭州、武漢分別以146萬、137萬,位列第二和第三。
廣州總量位居全國第一,如果看大學生密度,鄭州、武漢、南京、蘭州、南昌、太原都不遑多讓。
在這些城市,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在校大學生,大學生已成爲常住人口的重要一極。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在校大學生,包括本科生、專科生及研究生,爲廣義上的大學生。
大學生衆多,只能說明高校規模之大,難以說明綜合實力之強。
在學研究生數量,可作爲衡量城市教育實力的參考指標之一。
目前,我國只有9個城市在學研究生數量超過10萬人,包括北京、上海、武漢、西安、廣州、成都、杭州、重慶。
北京堪稱獨一檔的存在,在學研究生數量45.5萬人,基本趕上了本專科生的數量,一個城市佔了全國1/10左右。
北京之後,上海、南京、武漢在學研究生數量均超過20萬人,西安、廣州也超過15萬人,與各大城市本科高校及雙一流高校相匹配。
與之對比,一些大學生數量居前的城市,研究生數量卻不足10萬人,暴露出其高等教育“大而不強”的尷尬。
鄭州、石家莊、南昌、昆明都是如此。
國民經略
在這裡,讀懂中國經濟、城市和樓市
948篇原創內容
03
教育強城之一:雙一流大學
城市的教育水平,看的不只是規模之大,更是實力之強。
我國大學的評價機制,最爲人所熟知的當屬985工程、211工程,曾被視爲一流大學和重點大學的代名詞。
近年來,隨着教育體制改革,985/211工程戛然而止,隨後被“雙一流大學”所取代,成爲衡量高校實力分佈的重要參考指標。
雙一流大學不是一勞永逸,每隔5年評比一次,最新的爲2022年發佈的第二輪雙一流大學名單,共有147所高校入圍。
全國雙一流高校最多的10個城市:
北京(34所)、上海(15所)、南京(13所)、廣州(7所)、武漢(7所)、成都(7所)、西安(7所)、天津(5所)、長沙(4所)、哈爾濱(4所)。
雙一流高校的分佈,有兩個特點:
一是,幾乎每個省份都來者有份,這體現的是政策傾斜因素。
與過去的985/211以擇優爲主的評價機制不同,雙一流大學覆蓋範圍更廣,每個省份都有高校入圍,就連西藏、寧夏、青海也不例外。
唯一的特例是河北。河北僅有的1所雙一流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位於天津,但由河北省與教育部、天津共建,且招生傾斜於河北,可視爲河北高校。
二是,雙一流大學雖然分佈極廣,但不同城市大相徑庭。
整體而言,雙一流大學主要集聚於四大直轄市,以及其他主要省會城市,基本都傳統的大區中心。
相比而言,一些明星城市,雙一流大學屈指可數。‘
深圳、蘇州、廈門、寧波、濟南、鄭州等各自只有1所高校入圍,而佛山、東莞等地仍舊掛零。
入圍雙一流大學不等於就躋身一流梯隊,其實力的強弱,是通過入圍學科數量來體現的。
這是各大省份一流學科排行榜:
當然,正如我在新書《中國城市大變局》所說的,躋身雙一流,未必說明高校實力突出,但成爲雙一流,卻能得到來自國家、省市大量財政資金的扶持,發展自然如虎添翼。
高校實力不算髮達的河南很有代表性。河南拿下了兩所雙一流大學,一個是鄭州大學,一個是河南大學。
這兩所高校,在日常的行政教學開支之外,還獲得了河南近百億資金的重磅扶持,可參閱《趕超江蘇!中國高校第一省,易主了》一文。
所以,雙一流大學,未來會強者恆強。
更多分析可參閱我的最新著作《中國城市大變局》
04
教育強城之二:985高校
雙一流大學體現的是雨露均沾,而985高校則是優中選優,無疑更具權威性。
全國2800多所普通高校,但本科院校佔比不到一半,而雙一流高校147所,而985高校僅有39所。
具體來看,北京8所、上海4所,位列第一梯隊;湖南、陝西都是3所,緊隨其後;而江蘇、廣東、湖北、四川、山東、遼寧、天津都是2所;浙江、安徽、黑龍江、吉林、福建、重慶各自都有1所。
從城市分佈來看,北京、上海、南京、武漢、西安、廣州、成都、長沙、天津是最大受益者,這些城市無一例外都是直轄市或省會,均爲傳統大區中心。
985高校分佈並不均衡,還有哪些省份顆粒無收?
我國內地共有31個省份,但還有13個省份沒有985高校。
其中不乏以河南、河北、山西爲代表的“山河四省”成員,以及江西、廣西、貴州、雲南、內蒙古、青海、寧夏、新疆等廣大中西部省份。
作爲中國戶籍人口第一大省,沒有985高校,始終都是河南最大的尷尬。雖說在雙一流大學時代,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雙躋身雙一流序列,但仍然難以彌補985缺失的遺憾。
其實,一些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的省份,在教育上並不差。
一個典型是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均爲985高校,哈工大、吉林大學聲名赫赫,凸顯了東北地區深厚的教育底蘊,即使經濟產業都不復以往高光,但教育的底子還在。
其實,無論是本科高校、雙一流高校還是985高校,無論是在校大學生還是重點學科數量,東北整體實力都位居全國前列。
另一個典型是甘肅,雖然全省GDP總量只有深圳1/3,人均GDP全國倒數第一,但甘肅的科教實力並不弱。
中國唯一位於胡煥勇線以西的985高校就是蘭州大學,甘肅還聚集了以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爲代表的各類科研機構1200多家。
然而,從甘肅到東北再到廣大的中西部地區,經濟產業實力孱弱,與科教實力不相匹配,導致無數大學畢業生紛紛“出走”,就連985高校也紛紛奔赴沿海地區大建分校,以尋求出路。
對此,教育部明確發文,嚴控部屬高校、中西部高校在東部地區跨省開展異地辦學,原則上不審批設立跨省異地校區的事項。
高校仍能留在當地,但“985高校能否留不住大學畢業生”,仍是待解的難題。
05
教育強城之三:世界TOP500高校
大學排名榜單五花八門,真正具有可信力的只有4個:QS、U.S. News,泰晤士、上海軟科。
四大榜單,分別來自英國、美國、英國和中國,其中軟科是來自上海一家高等教育評價機構,但其公正性得到國際認可。
香港推出的高才計劃,就以世界百強大學爲評價標準,採用的正是這四個榜單;日本等地的人才綠卡,也賦予四大榜單TOP300強高校以更大的加分權重。
這四個榜單有何不同?
簡而言之,QS關注大學口碑、U.S. New重視論文及國際合作,泰晤士相對綜合,上海軟科聚焦於學術。
我們以至少進入3個世界榜單爲前提進行篩選,根據各大排名進行簡單加權,這是排名居前的院校。
可以看到,排名最爲居前的10所內地高校分別是: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一向被視爲教育窪地的深圳,卻有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躋身多個世界大學排名。
這與許多人的傳統認知形成衝突,背後或許不無深圳經濟強市的加持,也與深圳在國際化、學術層面的投入不無關係。
與之對比,由於國際評價標準的不同,國際大學排名,向來是理工科高校更佔優勢,而以文科爲主的高校相對被低估,中國人民大學宣佈退出各大排名就是例證。
不過,無論是哪一份榜單,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結論:
中國的大學尤其是一流大學主要集中於北上廣以及部分強省會城市,南京、武漢、西安遙遙領先,而非省會的經濟強市在高等教育上並不突出。
06
有錢之城:經濟強市、強省會
中國城市,正在迎來新一輪大洗牌。
根據《中國城市大變局》一書分析,我國城市正在發生8大變化,包括南北差距取代東西差距、一省一城強省會、中小城市鶴崗化、內陸趕超沿海等。
在某種程度講,城運即未來。
選擇競爭力強勁的趕超之城,還是經濟人口持續收縮的地方,區別越來越明顯。
經濟強市、強省會之所以重要,在於這些地方要麼是教科文衛相當發達,要麼是產業優勢極其突出,這些地方爲大學畢業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就業資源。
這是2023年TOP50城市排行,其中包括26個萬億城市:
從南北分佈來看,萬億城市南方19個,北方7個,南北差距、東西差距仍舊存在。
從東西分佈來看,東部沿海省份佔了3/4左右,中部共有武漢、長沙、鄭州、合肥4地入圍,而西部只有重慶、成都、西安三城,中三角、西三角特徵鮮明。
從省域來看,江蘇以5座城市躍居首位,廣東4席,山東3席,浙江、福建都是2席,其他爲四大直轄市和中西部強省會。
從發展勢頭來看,過去10年,以合肥、福州、濟南、太原爲代表的省會城市,GDP排名不斷躍升,未來還有望繼續擡升。
可以說,藉助強省會戰略,省會聚集和吸引了來自全省的教育、科技、文化、醫療及產業資源,因此發展快於一般城市。
在內地31個省份中,還有超過一半地區沒有萬億城市,包括東北三省、河北、江西、雲南、廣西、山西等地。
未來,哪些城市有望躋身萬億俱樂部?
根據最新數據,2023年唐山GDP突破9000億元,而徐州、大連、溫州均超過8500億元,瀋陽、廈門也躋身8000億俱樂部。
一旦這些城市集中突破,東北、河北都將告別沒有萬億GDP城市的尷尬,而江蘇、浙江、福建的萬億城市矩陣有望繼續擴容。
07
發達之城:人均GDP、人均收入“雙高”之城
GDP總量高只能說明規模大,不一定代表城市更爲發達。
相比而言,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更好的參考指標,兩者結合就能看出哪些城市究竟只是大,還是大且強,抑或小而美。
這是2023年人均GDP最高的20座城市:
與大衆習以爲常的GDP排行榜完全不同,人均GDP十強城市,不僅罕見出現3箇中小城市的身影,而且狀元與榜眼之位都被西部普通地級市所壟斷。
這些地市,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家裡有礦,且坐享大宗商品價格暴漲的狂歡。
榆林、鄂爾多斯是煤都,克拉瑪依是石油大城,這些城市在能源價格一路高漲之時,往往一飛沖天。
然而,一旦能源週期逆轉,這些地方的經濟往往也會面臨巨大震盪。
所以,衡量城市發達程度,要排除資源型城市,這與人均收入相結合體現得尤爲明顯。
換言之,人均GDP、人均收入雙高的城市,才屬於真正的相對發達之地。
這是202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城市:
第一類,上海、北京、蘇州、杭州、廣州、深圳、寧波、南京、無錫等經濟強市,無論人均GDP還是人均收入,雙雙位居前列,這些城市可視爲發達地區。
第二類,鄂爾多斯、克拉瑪依人均收入排在30名開外,榆林、海西州,人均收入更是排在50名之外,這些地方居民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富。
第三類,東北一些地市,不只是GDP總量被趕超,人均指標也逐漸落後,瀋陽、大連等地都是此。
第四類,重慶、成都等地,雖然GDP躋身前十,但人均GDP卻排在50名開外,而人均收入也排在40名之外,這些城市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發達。
當然,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指標,都只能作爲參考,不能一概而論。
更多分析可參閱國民經略主筆凱風最新著作《中國城市大變局》
08
拼命建大學:教育經費充足之地
有錢的城市,自然有財力投入到教育上,形成追趕乃至領先優勢。
我國高校有部屬高校與地方高校之分,各類部屬院校只有110多所,其他90%以上都屬於地方高校。
這是2024主要高校教育經費排行:
數據顯示,全國已有24所高校預算經費規模均超過100億元,均爲“雙一流”高校,其中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超過200億元。
可以看到,這些高校多數都是部屬高校,其教育經費得益於國家財政、地方財政的雙重支撐。
同樣是部屬高校,經濟發達地區的經費高於欠發達地區,這就是地方財力懸殊的體現。
同時,由於高校性質不同,理工科院校教育經費普遍高過文科院校,而綜合實力越強的高校,拿到的經費也就越多。
部屬高校雖然遙遙領先,但一些強省會和經濟強市的地方高校中,不乏經費爆棚的存在。
這是2024年部分地方高校教育經費排行: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19所地方高校,年度教育經費超過30億元,而深圳大學更以72.46億元遙遙領先。
可以看到,這些高校多數都位於經濟發達地區,或中西部強省會,雖然不是重點高校,但本身在區域內是拔尖的存在,自然會得到鼎力扶持。
深圳與鄭州,代表不同的典型。
深圳是中國經濟第三城,且享有財政單列的優勢,可支配財力位居全國第三,遠超廣州、成都等省會城市。
深圳最大的優勢就是三個字:不差錢。2023年,深圳將1000多億元砸在了教育支出上,佔全市財政收入的1/5強。
雖然教育資源不發達,與北上廣存在巨大差距,但深圳卻能以1年1所高校的速度拼命建大學,併爲本土高校投入鉅額資金支持。
鄭州則是強省會的代表,雖然經濟實力不及沿海,但區域內只有1所頂尖大學,自然不吝投入。
河南是人口大省,大學雖然衆多,但迄今仍無一所985高校,就連211高校也只有一所:鄭州大學,自然能獲得更多財政支持。
與鄭州類似的是南昌。江西面臨着“環江西985高校羣”的尷尬,有且只有南昌大學1所雙一流高校,在教育投入上同樣有所傾斜。
當然,一省只有一所頂尖大學的地方還很多,但只有強省會或經濟強市,才能提供強大的支持動力。
如果本身的經濟底子就比較弱,即便想要支持首位大學,恐怕也是有心無力。
更關鍵的是,面臨高學歷人才和大學畢業生雙重流失困境,落後地區恐怕連過去的教育優勢都無法保持。
09
就業之城:人口流入地
用腳投票,這是最大的現實。
正如我在《中國城市大變局》一書所提及的,孔雀東南飛,人口流向是經濟發達與否的重要標誌。
只有經濟產業發達、就業崗位多元化、就業資源充足、薪資水平和升職空間突出的城市纔是首選。
2010年-2023年,誰是人口吸引力最強的城市?
深圳、成都、廣州位居前列,年均人口增量都在40萬以上,堪稱過去10多年來搶人大戰的最大贏家。
而西安、鄭州、武漢、杭州、重慶、長沙等城市,年均人口增長也超過20萬,均爲人口吸引力最強的地區。
相比來看,天津、蘭州、呼和浩特、長春、唐山、哈爾濱等北方城市處於墊底水平。
而哈爾濱人口不增反降,已經跌破了千萬大關,自此東北再無千萬人口大市。
這還是過去13年的整體情況。由於當時人口還在增長,這其中不乏來自人口自然增長的貢獻。
如今,全國人口大盤見頂,多地自然人口出現負增長,搶人大戰從過去的來者有份,變成了零和博弈,競爭只會更加白熱化。
當然,隨着國際大形勢變化,外貿開始遭遇挑戰,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人口衆多,且擁有超大規模市場的內陸強省會,成了這一戰略的重要受益者。相比而言,一些競爭力較弱的沿海地區,開始面臨挑戰。
這是未來人口流向的最大變局所在。
10
就業之城:985畢業生去了哪裡
就業所在地,尤其是名校畢業生的去向,可謂至關重要。
作爲經濟大省和產業大省,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幾乎是所有985大學畢業生的主要流向地。
人往高處走,人跟產業走,孔雀東南飛背後的道理正是如此。
根據主要985高校畢業生去向分析,不難看到,發達地區高校的第一就業地無一例外都是本省本市,如華南理工大學超過3/4的畢業生留在廣東,上海交通大學近1/3畢業生留在上海。
當然,如果經濟不差,或者省內有強省會的支撐,高校畢業生也會還有相當比例留在省內就業,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等都是如此。
與之對比,經濟欠發達,或者競爭力不夠強勁的地區,由於就業崗位不足,即使擁有衆多名校,也很難真正留得住大學生。
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吉林大學,都是老牌985高校,但留在當地就業的畢業生卻不到3成,大量學生最終成了廣東、北京、上海等地的人才蓄水池。
武漢和合肥成了例外。
武漢是我國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之一,但如何留住百萬大學生,一直是城市發展的困擾。
近年來,隨着“留漢工程”的推進,加上武漢高新產業的崛起,重點高校畢業生留在湖北的比例有所反彈。
此外,安徽坐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一世界200強高校,但大多數畢業生都去了“包郵區”就業,這不能不說是安徽的尷尬。
當然,近年來,合肥藉助最強風投城市開始崛起,建立起包括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爲代表的產業體系,未來在留住名校畢業生上將會擁有更大話語權。
11
幾個建議
千萬不要選錯城市。
當然,選城市的前提,在於已經做好了高校層級的優先排序。顯然,985高校擁有最大的優先級,其次爲211高校。
如果在兩個985或211高校之間猶豫,或者選擇空間只剩下二三流高校,那麼選好城市無疑就很重要。
這裡有幾個原則:
其一,儘量到大城市去。
大城市不僅教育資源更發達,就業空間更爲廣闊,生活形態更爲多元,整體環境更爲包容。
更關鍵的是,中小城市的就業多數集中於“體制內”崗位,圈子化的“關係社會”無處不在,而大城市至少還存在相當大的自由選擇空間。
所以,無論是爲了開闊視野、體驗豐富多彩的生活,還是爲了未來的工作和就業,大城市都是最基本的。
其二,避開四無城市:既不屬於省會,也不是經濟強市,也不是大都市圈成員,更不靠近就業所在地的城市。
有些地方,過去因緣際會,獲得名校加持,但一無財力,二無優勢產業,三無充分的就業空間,教育優勢恐怕難以維持。
更關鍵的是,這些城市由於經濟產業實力相對孱弱,沒有與大學實力相匹配的創業就業平臺,也沒有多少支撐大學生就業的空間,難以真正發揮大學與城市的互動效應。
其三,重點高校優先選城市,普通高校選城市兼顧選專業。
如果分數達到重點線以上,那麼選擇城市就有了優先級,能選擇高能級城市的儘量向高能級城市去,能選擇省會的就避開一般城市。
如果分數只能觸及普通高校,那麼選城市的同時務必要考慮好專業:哪些專業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哪些專業能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一定要考慮清楚。
其四,都市圈、城市羣時代,不一定都要擠到北上廣。
北上廣的經濟、產業和教育無一不發達,但這三大城市競爭也最爲激烈,內卷可謂無處不在。
如今,隨着我國正在步入都市圈、城市羣時代,都市圈同城化、城市羣一體化,讓不同區域連成一片,不是一城,勝似一城。
那麼,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都市圈或城市羣內的高校,分數相較於超級城市本身更低,但能享受的資源並不會少多少。
比如,三大世界級城市羣——京津冀、長三角和大灣區,以及廣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長株潭、武漢都市圈等相對成熟的都市圈。
既不脫離大城市,又靠近就業所在地,這是更爲理性務實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