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英:花5年時間用垃圾蓋起一座城堡,最後結局卻令她絕望

前言

2019年10月,一部紀錄片悄悄出現在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名單當中。

它是那麼低調,那麼靜謐,如同它的內容一樣,看似輕靈,卻又沉重。

它的名字叫《張素英的“城堡”》,那是張素英一個人修建起來的小樓,也是張素英心裡不可觸碰的城堡和真空地帶。

在紀錄片上映之後,很多人受到吸引,想去拍攝地點甘肅隴南尋找張素英。

然而,紀錄片裡高高聳立的城堡已經不見蹤影,一手創建了這個夢幻地帶的張素英,同樣也已經不知所蹤。

這個鏡頭中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女人,如何能夠憑一己之力修建一座小樓?張素英到底去了什麼地方?

偶然相遇,難以忘卻

《張素英的“城堡”》這部紀錄片在2019年10月和大家見面,紀錄片導演孟小爲也藉着這個渠道,向公衆講述了一個蒙着面紗的故事。

他是怎麼和張素英相識的,又是怎麼探索張秀英城堡的。

第一次見面時的點點滴滴,他好似都記不太清楚,但卻又總會在某一個時刻突然閃回,細節也記憶猶新。

這種神奇的來自記憶的指引,透過紀錄片,成爲了觀衆的嚮導。

孟小爲在拍攝過程中,姿態其實十分隨意,他甚至沒有動用太多專業的攝影設備和打光燈。

更多的時候,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將主人公最真實的神態記錄了下來。

所謂紀錄片,真實和生動往往最能打動人心。

在他的鏡頭下,在他鏡頭語言的講述中,張素英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女人。

儘管在當地人的眼裡,張素英一度被看作瘋子,看做乞丐。

她並不是甘肅隴南的本地人,而是一個自外地流浪而來,卻對這個地方產生了莫大歸屬感的有緣人。

剛剛揹着厚重的行囊來到縣城外的空地時,張素英舉目四望,這片土地如此廣闊,卻沒有一個地方屬於她自己。

流浪的人是沒有家的,但她卻要在這裡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家,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

於是她停下了腳步,逐漸安定下來,開始做一些旁人看不懂的事情。

烈日炎炎之下,她頂着大太陽,揮灑着彷彿流不盡的汗水,一遍遍的往返於廢棄石料堆和空地,把精挑細選的石塊和瓦片收集起來帶回去。

寒冬臘月之中,凜冽的北風吹得人連骨頭都疼,她卻彷彿一點兒也沒有察覺,仍舊露着紅撲撲的鼻子和雙手,不知疲倦的搬運材料。

她要在空地上修一座房子,不需要多麼精妙的設計,也不需要嚴絲合縫的建築結構,只需要把這座房子修成她心中最理想的模樣。

這個看起來瘦瘦弱弱的女人,平時沉默寡言,不愛與人交談,幹起活來卻特別利索。

她挽起袖子,邁開雙腿,像對待一件傳世珍寶一樣,一點點把石料堆積起來,一點點見證着房子越來越高。

人們無法不爲她的動手能力所折服,但是在誇讚她的同時,大夥兒也不可避免地對她的做法產生猜測。

這個女人到底是哪裡來的?她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她在老家還有親人和朋友嗎?她修建這座房子又是爲了什麼?

一連串的疑問浮現在衆人的心頭,可每當有人開口詢問當事人,張素英卻又總是擺出諱莫如深的姿態。

她給人的感覺是沒有過去,但其實誰會真的沒有過去呢,張素英的過去,一定是被什麼厚重的東西沉沉壓着。

很多的謎團,一直到孟小爲遇見張素英,才隨着時間而慢慢解開。

最初,孟小爲是被張素英那已經成型的小樓吸引的。

在外人眼裡,那是一座小樓。

但是在張素英眼裡,那是一座由她親手搭建的城堡。

受到她的影響,慢慢地這座小樓在孟小爲眼裡也成了城堡。

他們二人的交談由一支菸而開啓,在那之前,張素英仍然和之前一樣,不愛說話,始終報之以沉默。

但一支菸打開了她的話匣子,雖然她的話仍然不多,但好歹不再緘口不言。

孟小爲鏡頭中的張素英,是一個瀟灑到有些超脫的女人。

她從來不會爲今天吃什麼,明天穿什麼而發愁,但城堡上的一塊石頭應該擺在哪裡,這個問題卻會花費她小半天的時間。

從她的穿着打扮來看,她應該是不在意自身形象的人,畢竟就連牙齒快要掉光了,她都沒想過補救。

但從她對城堡一絲不苟的態度來看,她其實也很在意,只是在意的另有其物而已。

老實說,在一片空曠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城堡,與周圍相對荒涼的景色對比,宛如一幅藝術品。

張素英花了五年的時間,到處去撿別人眼裡的垃圾,收集自己眼裡的寶藏,完成了這座城堡。

城堡的色彩是天然的,沒有章法,沒有規律,卻並不矛盾。

城堡的結構也不規則,不像正規的建築物那樣平平整整,但反而更增添了一些野性和趣味。

身爲城堡的主人,張素英對自己的作品十分滿意。

和孟小爲逐漸相熟之後,她還主動邀請這位紀錄片導演到城堡裡面坐一坐。

可別小看了她的邀請,這份邀請就像是一個默契的信號,表明她願意坦誠一部分內心世界。

因爲城堡的大門就像一道邊界線,邁過去,就可以認識到真實的她。

果然,真正走進城堡之後,孟小爲對張素英的認識就更加深刻。

如果說這棟城堡從外面看是一件天然去雕飾的藝術品,那麼從裡面看,它就變成了主人精心打磨的藝術空間。

張素英撿回來的一些好看的石頭,或者是某些建築物的邊角料,都被她當成裝飾品點綴空間。

她的衣服單獨掛在一起,顏色搭配自有一番講究。

衣服並不昂貴,甚至剪裁也沒有特別得體,更不是什麼大品牌,但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是顯得分外和諧。

看着眼前不斷變換的場景,孟小爲彷彿觸摸到了張素英的一部分內心,那是屬於一個追求自由的藝術家的內心。

真正的張素英,遠比鬆弛鏡頭下所展現的她更加鬆弛。

城堡消失,傳奇不再

在快節奏的生活時代,這部紀錄片如同一股清流,讓觀衆看到了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

原來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可以不追求金錢,不追求物質享受,不追求所謂的功名利祿,每天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只爲了搭建自己心中的城堡。

張素英的城堡用世俗的眼光去衡量,彷彿沒有任何價值可言,但無人會懷疑,城堡在她心中一定是無價之寶。

選擇,有時候真的能決定價值。

這是一種不同於“採菊東籬下”的悠然自得,這裡沒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張素英把自己的故事,全部都承載到了一座不起眼的、卻如同童話故事的城堡之上。

人們忍不住因爲她的城堡而心馳神往,也忍不住去探尋更多與張素英有關的故事。

所以在紀錄片上映之後,不少人專程去甘肅隴南旅遊,就爲了親眼見一見張素英。

可是當他們走到紀錄片拍攝的地方,期待着看到張素英的城堡時,迎接他們的卻是一片廢墟,以及一地荒涼。

那些組合成城堡的石頭瓦片,現在全部恢復了它們本來的模樣,不再是藝術品的一部分,而是建築的邊角料。

周圍被特意打理過的環境,此時此刻也沒有藝術感和美感可言,它變得雜草叢生,就像從來沒有參與過某個人的人生。

於是有人不禁質疑,孟小爲的紀錄片到底是從哪裡拍出來的。

會不會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個流浪着的張素英,也不存在那座夢想中的城堡,他們看到的一切只是導演的藝術加工。

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多,不過很快,他們就知道了一些紀錄片背後的真相。

張素英這個人物並不是虛構的,她的城堡曾經也的確存在着,只不過現在這二者都已經消失在了大家的視線當中。

那座城堡很漂亮,充滿了藝術感,但它嚴格意義上來說屬於違章建築。

當地政府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瞭解到張素英的情況之後,根據規定拆除了她的城堡,並且把她送進了附近的救助站。

她的年齡以及其他個人條件都達到了被救助的標準,所以在救助站裡,她能過上更有保障的生活。

她已經60多歲,身體狀況不算太好,也不具備完全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救助站生活對她來說是最好的歸宿。

可是,別人眼裡的好和妥當,不等於張素英眼裡的好和妥當。

生活到底好不好,唯一的評判標準是她自己的內心。

因此,她離開了救助站,最後一次去城堡所在的地方,悼念她耗盡心血創作的作品。

而後她背起行囊走向未知的遠方。

下落不明,引發爭議

城堡不見了,張素英也走了。張素英去了哪裡,沒有人知道。

人們爲張素英的故事感到惋惜,老實說那並不是一個悲劇,但觀衆還是覺得一個夢幻的泡泡被現實給戳破了,帶來的落差感是那麼明顯。

張素英的精神世界之外,有一座城堡。

那是她一磚一瓦搭建的心血,是她流浪到隴南之後的第一個家,也是她和這個原本陌生的地方最大的聯繫。

然而城堡被推倒了,張素英失去了家。

儘管旁人的本意是爲了她好,把她送到救助站,但救助站卻不是她的家。

在張素英的精神世界之中,同樣也有一座城堡,外在的城堡其實是內心城堡的投射。

她在城堡中安放了真實的自我,那是屬於她的秘密。

在以前的人生中,她可能揹負着很多壓力,也可能扮演着很多角色。

很多人會漸漸迷失在越發複雜的社會生活中,他們會逐漸忘了自己的名字,忘了年幼時最純粹的夢想,忘了和自己的內心對話。

他們心裡的那座城堡,在不知不覺間可能轟然倒塌。

所以張素英曾經做的事情,是重建心中的城堡,找回那個走丟的自己。

隴南不再是她的歸宿,流浪的人也會繼續行走在路上。

可能她會重新找到一個地方,一個更加安定的地方,然後默默重建心裡的城堡;可能她的腳步不會再停留,永遠在路上,流浪的人會一直流浪。

張素英的結局究竟是什麼,孟小爲不知道,作爲看客的我們同樣也不會知道。

不過張素英的完整故事傳開之後,倒是掀起了一番社會爭議。

有一部分人認爲,規則始終是社會運行的紅線,如果誰都能被規則開綠燈,那麼規則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但也有一部分人認爲,規則之外,我們也應當允許更周到的處理方式的存在。

關於規則和人情的探討,關於這二者之間的尺度問題,多年來一直是人們討論的重點,張素英的故事僅僅是一個例子。

這位帶着巨大傳奇色彩的女性,孑孓獨行於天地之間,誰又能說,天大地大,她找不到新的家呢?

結語

用5年的時間撿垃圾,撿出一座心中的城堡,張素英的故事令人動容,而故事的結局也讓人產生了無盡的想象。

張素英去向何方,無人得知,但瞭解她的人,一定會祝福她的整個人生,如同祝福想象中那個敢於拋開束縛的自己。

參考資料

《張素英的“城堡”》紀錄片

【原創】張素英的“城堡”——人性的期待與社會的管理 中國蘭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