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徹底完蛋了,高中同學含淚發文,知情人透露要嚴重十倍。
張薇同學原文:
十年之後再次看到張薇這個名字,竟然是在熱搜上,真的很感慨。事情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和她本人性格難逃關係,蠻橫慣了的人不會真心承認自己有錯。
2014年我和她考進同一所高中,還成爲了舍友,當時我還以爲可以成爲好朋友,只是後來屬實沒想到15歲這一年是噩夢開始,一生陰影。
我性格比較獨,不是很合羣的人,不願意像其他人圍繞在她身邊,這也可能讓她對我逐漸產生敵意,後來她聯合其他願意追隨她的女生開始孤立我,下樓梯的時候故意撞我的肩膀,後來看我忍氣吞聲就變本加厲,當年比較流行一些手段,比如拉討論組,在QQ空間掛人,但這些都只是鋪墊,終於有一天,事情爆發了,張薇帶着她的幾個小姐妹把我拽進了廁所的偏廳,在學校公然辱罵和毆打,那種腦袋一把被推在消防拴玻璃上的震盪感,成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的夢魘。
至今我都無法忘記圍觀的人羣凝視的眼神,那時候每夜都在害怕第二天在學校會受到新的傷害,就算睡着了也會在她魔性的笑聲裡醒來,被折磨到重度抑鬱。我無奈求助了老師和學校,可沒想到學校爲了息事寧人,給了我和她相同的警告處分,沒有記入檔案。這件事也成了這麼多年我心裡的結,所以後來上大學我堅定地選擇了教育學輔修心理學,爲了平復心理創傷,也爲了保護更多像當時的我一樣的孩子。很多網友關心她是不是會抑鬱,我倒希望如此,讓她感同身受纔是最好的懲罰。
媒體朋友也不用聯繫我,自揭傷疤已經挺疼了,她好壞自此與我無關,當年的老師依舊在職,醫院病歷都有記錄,證據都在,只是我無意捲進是非。
這條微博我不想打tag了,我不願意做落井下石的人,在她被萬人唾罵的時候再橫插一腳,我只是覺得這件事給了我這麼多年的自我掙扎一個完滿的答覆,我曾經沒有得到的那句道歉,現在這個世界替我討回了公道。我現在過得很好,有愛人有朋友,有熱愛的工作和我的可愛的學生們,我想說,正義遲到了十年,但幸虧沒有缺席。
我世界的雨停了
這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頗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這也印證了那句話,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到來。
地鐵誣陷大叔的川大女研究生絕對想不到因爲自己的一次舉動,鬧了個滿城風雨,人盡皆知。
隨着張薇的黑歷史越挖越多。
社交平臺上突然出現了一位自稱張薇高中同學的開始控訴,可以說是含淚發文。
我們都清楚地知道,網絡也不是法外之地。
這位高中同學既然敢長篇大論,想來真實性八九不離。
按照這位高中同學的說法,自己經受了校園霸凌,就算睡着了,也會在她魔性的笑聲當中醒來。
在學校公然辱罵和毆打,那種腦袋一把被推在消防栓玻璃上的震盪感,成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的夢魘。
被折磨到重度抑鬱。我無奈求助了老師和學校,可沒想到學校爲了息事寧人,給了我和她相同的警告處分,沒有記入檔案。這件事也成了這麼多年我心裡的結,所以後來上大學我堅定地選擇了教育學輔修心理學。
正義和黑暗向來緊緊相隨,有人手提明燈照亮他人的靈魂,有人手持兇器殘害他人的生命。
從這位作者的控訴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麼多年,她一直忘不了高中時期的經歷。
通篇讀下來,有一種無力感,沒有大仇得報的快感,只有痛心疾首的無奈,很多網友也紛紛出言安慰,從這件事情也能反映出來,如果一個人的品質出現了問題,絕不是突然出現的,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可以說從張薇在高中的時期,就已經養成了“超凡脫俗”的品質,孤立同學,拳打腳踢,語言羞辱,霸凌同學。
僅僅因爲是看別人不順眼,就可以帶着自己的小姐妹將人拖到廁所公然的辱罵和毆打,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一個人從小養成的品質,到了長大之後會無限的放大。
從高中時期霸凌同學,得不到相應的處罰之後,步入大學,更加的肆無忌憚,總覺得自己可以擺平一切,因爲以前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自從地鐵誣陷大叔的事情發生之後,張微社交平臺的視頻照片早已經在互聯網上傳播。
她的同學應該不會認錯,如果張薇沒有出來進行反駁,那我猜測十之八九說的相當靠譜。
而直到現在這位高中同學的控訴依然是熱門話題,熱度非常的高。
很多網友看到了張薇同學的控訴,都聯想到自己的職場霸凌,自己在學校裡遭受到了不公,說到動情處,簡直是潸然淚下,看到很多網友,引起了無數的共鳴。
這篇控訴遭到霸凌的動態得到了很多網友的安慰和支持。大家給予作者無限的關心。
與此同時,也有一位自稱是當時世界的旁觀者,按照她的說法。
“只能說這位同學所說出來的不及他遭受的萬分之一,那段時間,她整日以淚洗面,一度陷入抑鬱,太令人心疼了。”
從這位自稱是旁觀者的知情人短短的話語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張薇同學的控訴要比她所講的遭遇嚴重十倍,她所受到的傷害不及所講出來的萬分之一。
控訴的動態當中,每句話都是自己心酸的遭遇,無法想象當時是一種怎麼樣的複雜心情,才鼓足勇氣寫下了自己的遭遇。
毫無疑問,一個人的品質出現了問題,肯定一切都有跡可循,這種人在學校也相當的囂張,從她高中同學、本科同學紛紛在互聯網上發文發動態,以及和她在騰訊共事的同事都開始訴說她的個人行爲,要紅包和各種“不經意”的肢體接觸,種種跡象表明張薇同學果然不好惹。
這種囂張跋扈的姿態是長期以往形成的習慣,在高中的時期欺負同學,沒有受到相應的處罰,或者說沒有得到足夠的教訓。
旁觀同學的冷漠,學校的息事寧人,各種各樣和稀泥的做法讓她繼續的肆無忌。
但這次所謂的道歉更不是真誠實意,而是欺軟怕硬,害怕影響自己的前途,影響自己的學業。
說白了,欺軟怕硬,從小就養成了習慣,囂張跋扈,一向保持高姿態,驕傲自滿,盲目自大。
學校裡欺負同學,地鐵上誣陷農民工。
而她的保研流程也相當有爭議性,自己的學校給張薇最大的禮物就是在她出事之後依然幻想着不影響學校的名譽,依然幻想着大家快速對這件事情不再那麼關注。
各種和稀泥的姿態,也給張薇走到今天提供了推力。
很多人強調不要再發聲了,但我們必須不能迴避,全民監督和網絡監督是有正面意義的,如果沒有互聯網的輿論監督,這件事情怎麼可能有如此大的關注度。
如果沒有互聯網的輿論監督,那些爲非作歹的人,怎麼可能會擔驚受怕和瑟瑟發抖?
梳理各種細節,可以發現,這個人臉皮厚,會來是善於鑽研,撒謊成性。
在學校欺負同學,還能當上學生會的重要人物,一路保送到川大研究生。
這背後沒有助力是不可能的,這樣的人學的新聞傳播學,如果真的有一天讓她掌握到了一定的社會資源指不定整出多少幺蛾子,整出多少虛假新聞。
網友對這件事情的持續關注,也證明了在我們的互聯網氛圍當中,存在着很多正義感的網友,大家痛恨的是那些隨意欺辱弱勢羣體的人。
利用手裡的資源污衊他人並且栽贓陷害的人。
網友們痛恨的是這樣的羣體,才讓這件事情無比地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