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鷹》國際影音平臺 大外宣轉大內宣

公視提案爭取國際影音平臺未獲評審通過。(本報資料照)

文化部預定6月委託公視的「國際影音平臺」,日前以限制性招標邀請公視投標,召開第一次審查會議進行書面審查,但公視因未根據標規設置獨立組織,營運國際影音平臺、專款專用,書面審查未通過。

去年啓動的國際影音平臺原本委託公視執行,卻因委託程序不完備引發爭議,遭質疑蔡政府黑手伸入公視。爲平息爭議,文化部7月暫時終止委託。

近月以來,公視新聞部以包裹方式將相關內容結合後,以新聞夾評論的方式播出,對地方性新聞如市政污染、教育或有監督之聲,但對中央的環保、疫苗、農業、治安、公投議題,皆是以蔡政府和執政黨立委的發言爲準,在野黨民間僅出現畫面沒有聲音,以技巧的方式做到表面的平衡。

至於國際新聞,公視則從內湖天下。日前美國衆議員聯名致函拜登總統,促與我洽籤自由貿易協定,報導只見院長率官員一致性發言,並採訪願意配合院長說法的學者,造成國人誤以爲臺美洽籤協定一蹴可幾。殊不知白宮每年收到數萬封國會議員來函,更不知「美臺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仍原地踏步多年,遑論簽定BTA。

此外,公視選擇性報導中國大陸的貿易紛爭維吾爾族西藏、香港議題,播出新聞畫面後,僅選擇反中學者的立場,再擷取反中的檔案影音,慣以中方潰敗爲暗示。

國人每年挹注公視預算10億元,蔡政府上臺後另追加製作費20億元,已是國內最大的影音平臺,擁有最多的資源,但話語權、製作權、分配權集中於少數人,國人任其坐大,竟無從警覺它的量變到質變。

公視原爲服務大衆傳播制度,公共利益並非政令宣導,不得歪曲或隱飾事實,不得以暗示方法影響國人的判斷。然現今公視製播新聞及政論節目的立場向蔡政府傾斜,絕非創建公視的初衷,有識者宜亡羊補牢。

今年國際影音平臺增加10億元,公視成爲吸納40億元的龐大機構,儼然是臺灣傳媒巨獸,豈能視而不見?蔡政府的說法是,國際影音平臺製作英文網路影音及節目,對國際介紹臺灣,內容製作由公視決定。此一說法看似尊重公視自主,但值得顧慮的是,萬一平臺的內容混同於公視、國內的傳媒和網路運用,蔡政府明目張膽地再將數十億元的大外宣做大內宣使用,其後患無窮。

爲防微杜漸,我國應比照歐美國家修正公視法》,禁止國際影音平臺內容再轉內銷傳播。否則對比大陸的央視,蔡政府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作者爲前新聞局廣播電視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