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8禁,活該被舉報嗎

《異形:奪命艦》成了暑期檔的黑馬。

上映幾天,預估總票房不斷上調。

真是對得起《異形》這塊經典IP的招牌。

不過,有個特別的話題也衝上了熱搜。

有影城接到投訴,家長稱自家8歲小孩在觀看電影時被嚇到,因此質疑影院放映少兒不宜的電影,要求賠償。

新聞一出,立刻引起熱議。

「家長投訴」這回事,在國內算是見怪不怪了。

但這一回,似乎又與以往情況不太一樣。

畢竟,《異形》系列在北美一直以來都被評爲R級。

即,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監護人陪伴才能觀看。

從尺度上看,這部電影確實不適合8歲兒童。

片方也在宣傳海報上打出了警示標語:「未成年觀衆謹慎選擇觀看。」

所以,人們還是將矛頭指向這位投訴的家長。

認爲是家長自己沒有做好功課,不瞭解電影內容就帶孩子看。

並且完全無視了片方提醒。

整體上,魚叔也是認同大家的看法。

但另一方面,也覺得此事不能都歸罪於這個家長。

這場矛盾的背後,其實還有更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今天,魚叔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這件事。

家長顧慮一部電影少兒不宜,這點其實沒有問題。

只是接下去的做法,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這位家長認爲,孩子被嚇到是影院的責任,並要求賠償。

任誰看了,都得說一句離譜。

首先,明明片方是有提醒的,但家長自己沒有看到提示。

片方給出「觀影提示」的做法,也不是頭一次。

比如之前的《死侍與金剛狼》《涉過憤怒的海》《默殺》等電影,都有相似的醒目標識。

可見,無論是片方還是院線,都已經在有限條件下盡最大努力提醒了。

這個鍋,怎麼也不該丟到電影院頭上。

其次,因爲發現電影不適合兒童就進行投訴舉報,這種做法極爲荒謬。

作爲家長,可以提前做功課瞭解這部電影,從而從源頭避免帶孩子去看。

也可以在觀影途中發現不妥,悄悄帶着孩子離開。

但家長卻選擇了投訴舉報。

怪電影,怪電影院,怪其他所有人,就不想想自己的責任?

這無疑是個避重就輕的行爲。

要知道,影院既然可以上映,那至少證明這部電影對於大部分觀衆來說是合適的。

只能說,是這位家長在以個人標準來要求電影。

對於當前內地電影市場來說,《異形:奪命艦》的「一刀未剪」遠遠利大於弊。

不僅僅是電影尺度上的逐漸放開。

更是對當下電影市場豐富度和多元化的一次體現。

對於大多數觀衆來說,無疑代表了有更多的觀影選擇。

當然也更不希望因爲部分家長的投訴舉報,而導致尺度的收緊。

作爲成年觀衆,想看多元化的電影也沒有問題。

尤其是對於恐怖片驚悚片愛好者,像《異形》這種尺度,其實已經算很常規了。

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恐怖元素和血腥暴力鏡頭,還是有可能會誤傷到低齡兒童。

如前所說,《異形》系列在北美一直被評爲R級。

在其他國家地區,基本也都會劃分爲限制級,年齡限制最低的也有12歲+。

所以,對於8歲兒童,如果沒有家長陪伴引導,肯定是不適合觀看的。

恐怖的風格,駭人的異形,大量的血漿和死亡,也註定這個系列「少兒不宜」。

但衆所周知,內地院線是不分級的。

這樣一來,問題就出現了。

R級片這類明確「少兒不宜」的電影,在引進時註定要經過各種處理。

有的簡單粗暴,直接來一出「一剪沒」。

比如《金剛狼3:殊死一戰》。

內地公映版直接將最終決戰時狼叔打藥一段全部刪除。

因爲太多直白殘酷的殺戮,暴力色彩太濃。

但這又恰恰是電影的一大亮點。

刪減14分鐘

《異形》系列前作《異形:契約》,也是相似的命運。

異形鏡頭幾乎刪得乾淨。

最後正片裡的異形時長,還沒片名出現得時間久。

刪減6分鐘,被戲稱爲「神奇異形在哪裡」

有的用上裁切、P圖等手段。

比如《水形物語》。

就鬧出給女主P上小黑裙洗澡的笑話。

去年的《奧本海默》也是一樣,而且小黑裙華麗升級。

另一段審訊戲,則用上了「複製粘貼」的技術手段。

還有的則是特供情節。

最出名的是《小黃人2》。

內地院線版加了新結局,主角改邪歸正,還有了幸福美滿的新生活。

而這次的《異形:奪命艦》,比較特別。

該片自始至終都宣傳「一刀未剪」。

諸如異形破胸、硫酸腐蝕、怪物撲臉等大尺度畫面,都得以在銀幕呈現。

這無疑最大程度保證了電影的原汁原味。

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招來諸多爭議。

不難看出,我們對國外引進片並沒有統一的處理標準。

到底怎樣的內容該動刀,怎樣的該刪減,怎樣的又該保留。

至少,從過去這些電影裡,魚叔感受到的只是標準的模糊和不確定。

也正是這種搖擺不定的態度,對電影行業造成巨大的影響。

同時也對帶孩子的觀衆產生一定的困擾。

魚叔也經常在後臺收到詢問,關於某部電影適不適合帶孩子去看。

畢竟,不是所有觀衆都是影迷,有些人確實不太瞭解一部電影是否適合兒童觀看。

過去的觀影經驗或許會讓他們誤以爲,一部電影已經變成了「全年齡段」。

但是模糊不清的處理手段,也讓他們徹底懵了。

所以,對於整件事,我們需要多方面看待。

魚叔一方面不認可家長動輒投訴舉報,甚至抵制電影的行爲。

另一方面,也不想簡單地忽視限制級電影對於兒童的影響。

某種程度上,我們非常需要一份靠譜的「官方建議」或「年齡限制指南」。

讓觀衆直觀瞭解一部電影的適齡範圍,從而更好決定是否能看。

但問題是,我們就缺少這樣的指南。

所有的「觀影建議」,都只是片方自己在宣傳上加的。

然而,片方的自主行爲,終究沒有太強的信服力。

因爲這種片方自己加註的「18禁」,標準都不一樣,也難辨真僞。

有的或許是真「18禁」,有的則可能在是利用尺度做營銷。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現實操作中也有一定的難度。

這些建議未必能準確傳達給購票觀衆,很容易被忽視。

線上購票平臺,或許能看到海報提示。

而線下的購票處,卻不一定有明確的提示。

在缺少明文規範的前提下,有沒有這樣的提示全看影院貼不貼心。

部分影城會有明顯標識

這種標準混亂的結果,就是放縱了家長對舉報行爲的濫用。

受其影響的不止是電影,幾乎涉及全部類型的影視作品。

動畫片更是重災區。

《喜羊羊》被舉報過虐待動物,《熊出沒》被舉報破壞自然。

甚至上升到價值觀有問題。

再往前還有《虹貓藍兔七俠傳》。

曾被舉報導致停播下架。

從尺度上看,這些動畫根本不存在不適合兒童的內容。

只不過是部分情節或價值觀,不符合部分家長的固有觀念。

對於這類動畫的舉報,便脫離了原先舉報作品尺度太大嚇壞孩子的範疇。

說白了,是他們將舉報變成了武器。

繼而借教育之名,去抵制、消滅那些不符合他們觀念和價值觀的影視作品。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舉報」之風的蔓延,既體現了這些家長們教育觀念的迂腐,和自身職責的逃避。

也暴露出,當下內地影視作品,缺乏統一明確具體的標準覈定。

要麼一刀切,要麼全不管。

規範模糊,管理粗暴。

本該起到保護兒童、指導家長作用的監管審查體系,完全失效。

對於一些多元化的觀念問題,又過度緊張,動不動就破壞甚至下架一些優秀的影視作品。

作爲普通觀衆,所希望的無非就是看到多元化的作品。

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有足夠完善健全的規章制度去履行監管規範的責任。

好好看電影,不該成爲一種奢望。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和「在看」吧。

助理編輯:噠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