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毛澤東讀了17遍

思維方式

筆記君說:

我們正處在一個巨大的變革時代。 歷史並不能預測未來,但學習歷史,能讓我們看到變化是如何發生的,趨勢是如何演化的,從而幫我們清除掉通往成功之路的許多障礙。

只有瞭解來時路,才能看清要去往何方。我們認識世界和社會的方式是從現象到規律,而讀史是最佳的捷徑,因爲史書中既有現象又有規律。

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個人的總結屬於經驗性總結;而歷史智慧,是整個人類文明智慧的深厚積澱,屬於規律性總結。

那麼,我們爲什麼要讀歷史,要讀哪些經典史書,這些史書中又蘊藏着怎樣的智慧?

今天,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張國剛老師,將爲我們揭秘這些問題的答案。

一、爲什麼說讀歷史非常重要?

首先,我們從曾入選中學課本的一段話講起。

東漢末年,18歲接班的孫權,他在即位時最需要處理的問題,就是不同的人才隊伍的統合。這個隊伍中,有他父親孫堅留下的,比如程普;有他哥哥孫策留下的,比如周瑜;當然更有他自己需要提拔的人才,比如呂蒙、陸遜。

呂蒙小時候就想跟他姐夫去打仗,可萬一出問題怎麼辦?他姐夫趕緊跟岳母講。於是呂蒙遭到了母親的責怪,可他對母親說,生活太苦了,想打仗立功,將來能爭取點兒前程。孫權即位後,看上呂蒙,提拔他帶兵。可是這麼一個從小玩鬧的人,他真能帶兵嗎?

孫權就告訴呂蒙,光有心殺敵不行,還要念書。呂蒙回答說他很忙,哪有時間精力唸書。孫權就說:你比我還忙嗎?我自掌大政以來,雖然忙碌,但一直堅持讀書,我覺得很有益處,我又不是讓你讀成五經博士那種。你知往事、知道歷史,就非常有幫助。

後來呂蒙按照孫權說的做了,果然有進步。當魯肅來九江見呂蒙時,談起一些事,魯肅感慨說“卿今日之才略,非比往昔”。他們當時談了什麼,能讓魯肅如此吃驚?《資治通鑑》沒記載,我後來調查了一下其他史料,原來他們談的是怎麼對付關羽。

後來呂蒙白衣過江,陸遜打掩護,果然戰勝了關羽,奪取了荊州。

“知往事,增才略”,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我們再舉一位著名人物的讀書故事。唐太宗當秦王時,搭班子給自己出謀劃策,是爲秦王府十八學士。

他登基以後,繼續這個傳統,專門讓魏徵給他編了一本書《羣書治要》。這本書是魏徵主持,由一批很有名的學者編的。

內容先是經,從《周易》講起;然後是史,從《史記》講起;然後是諸子。

看了書以後,唐太宗給魏徵寫了一封信,信裡說:我從小使槍弄棒,沒讀多少書,看你給我編的書,我之前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使我能在治國安邦、處理朝政時“致治稽古”,借鑑古人的成敗得失。

通過這兩個故事,我想說讀書是何等的重要。

那麼應該讀什麼書呢?曾國藩說“修身不外讀經,經濟不外讀史”。

“修身不外讀經”,經書講道理,特別是儒家經典講道理,明白道理就知道是和非。

“經濟不外讀史”,經邦濟世,要讀史,因爲史書告訴人成敗得失,爲人提供經驗,提供操作的技巧。

二、讀史爲什麼要讀《資治通鑑》

那麼,史書應該讀什麼呢?

晚清的羅遵殿曾給曾國藩寫信,向他請教,自己將來出去工作以後應該讀哪些書。

曾國藩的書信集裡收錄了他給羅遵殿的回信,信裡說:“竊以先哲經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溫公《資治通鑑》。”

爲什麼《資治通鑑》最好呢?曾國藩的評價是“窮物之理,執聖之權”,《資治通鑑》不但能把事情的道理講透,而且還能講清楚操作的權變。

1.什麼是“守正出奇,通權達變”?

中國的諸子百家,各有思想主張,各有治國理念,但是“守正出奇、通權達變”是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縱橫家都講的。

《孟子·盡心》曾提到幾個人。有的人一毛不拔很自私,比如楊朱。墨子則是“摩頂放踵利天下”,完全不考慮自己只考慮別人,磨光頭髮、走破腳跟都在所不惜。而子莫這個人,既考慮別人也考慮自己,這叫“執中”,既不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也不是毫不利人專門利己。可是“執中無權,猶執一也”,如果不能權變也只能是死教條。

中國思想精神的一個核心,就是“守正出奇,通權達變”。

這也和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特點有關,當規則秩序難以牢固地建立之際,“通權達變”以把事情儘可能好地完成作爲要旨,就特別重要。

孟子又說:“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孟子認爲男女不能互相遞東西,比如大哥在外面做官,嫂子和大哥的弟弟在家裡,這個時候最好不讓他們見面。

然後孟子就問了,如果有一天嫂子溺水掉到河裡,弟弟該怎麼辦?——趕緊去找大哥嗎?最後可能大哥來了,但嫂子卻沒了,這就是“執中無權”。所以弟弟這個時候就應該趕緊跳到河裡把嫂子救上來,如果還要考慮其他,那就是教條主義,而教條主義是要害死人的。

2.什麼是常理和機宜?

所以,在常理和機宜問題上要分清楚。

曾國藩講“窮物之理,執聖之權”,就是說《資治通鑑》這本書不但能夠“守正”,有正道,講大道,講常理,而且還告訴人“機宜”,即在非常情況下的處事機宜。

舉個《資治通鑑》的例子。當年劉邦跟項羽爭天下,劉邦是打不過項羽的,但是劉邦手段很柔軟,處事很能夠把握機宜,無論是在鴻門宴上還是用人方面,他都身段柔軟、能低得下頭。

比如他的手下大將韓信從西邊打到東邊,“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接下來又打贏臨晉之戰、井陘口背水一戰,劉邦從西到東的大部分地盤都是韓信打下來的。

而在這期間,劉邦只是在中原的廣武山、滎陽一線跟項羽對陣,並且還處於下風。

可是,聽到韓信節節勝利,劉邦心裡是一半高興一半焦慮,高興的是韓信給他打下這麼大地盤,焦慮的是韓信太厲害了,他怕駕馭不住。

而這時,韓信派人送來一封信給他,說山東這個地方需要人治理,總得有個王,現在既然我們已經拿下這裡,那就請讓我韓信來當這個“假齊王”,也就是代理齊王。

韓信的這個要求,正是劉邦所憂慮的,如果韓信在山東成爲一方勢力,那麼劉邦還能控制得住局面嗎?所以劉邦收到信後有點憤怒,他對韓信派來的使者大聲呵斥:“我在這裡跟項羽對陣,韓信怎麼還想着在那裡稱王?!”

這時張良和陳平急忙提醒劉邦不能這樣,碰了劉邦身子一下、踩了一下腳,劉邦馬上反應過來了,立即做出一副很豪爽的樣子說:“張良,任命韓信當齊王。”

劉邦本是忌憚韓信的,但是他很快意識到目前局面下最合適的處事方式就是答應韓信。

此事之後項羽派人策反韓信。韓信回答:“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衆,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韓信當年跟着項王的時候官不過郎官、位不過執戟,沒有前途。現在劉邦讓韓信當齊王,韓信爲什麼要背叛他?

類似的東西,在《資治通鑑》裡有很多。《資治通鑑》就像曾國藩所言,我們從中既能看出是非道理,還可以從成敗得失中看出常理和機宜。

3.什麼是“違經合道”?

在《三國志》和《資治通鑑》裡,有一些類似的表達,《三國志》說“行權立斷,違經合道”,《資治通鑑》說“行權立斷,天人順之”。“違經”但是要“合道”,這就需要一些技巧了。

公元189年,東漢靈帝去世,少帝繼位,他的母親何太后有個哥哥何進,也就是他的舅舅。何進擔任大將軍後要盡誅宦官,其中既有東漢宦官專權問題,也有宦官想害何進的因素。可是何太后不同意。

東漢時儒家思想已經佔統治地位,男女授受不親,何太后才30歲左右,她要搞垂簾聽政,不可能天天跟士大夫一塊兒上朝共事,只能通過宦官才方便。

當然何太后心裡還有其他算計,比如何進萬一把她身邊的心腹宦官都除掉了,之後何進要獨攬大權的時候,何太后就沒有干預手段了。

何太后不同意,大家就必須遵守懿旨,這是“經”,就是道理、原則。

於是袁紹給何進出了個主意,招外兵董卓進京威嚇太后,太后一害怕,就會同意誅宦官了。

袁紹這個主意,表面上遵從了規則,實際上是詭詐之術,而且這個詭詐是帶着某種風險的,幕僚陳琳就說:“外兵進京,強者爲雄”,董卓真進京了,太后是害怕了,但是何進就能夠控制住董卓嗎?這一招表面是遵從,實際是欺騙,而且還帶來這麼多風險,所以做這種事不合適。

陳琳的建議是,你何進現在是大將軍,名正言順控制朝政,要抓幾個宦官,猶如“鼓洪爐,燎毛髮”,輕而易舉,採取抓捕行動之後,再去跟太后解釋爲什麼採取這個措施。

這就是“違經合道”,這四個字讓我印象深刻。但是司馬光不敢用這四個字,他在《資治通鑑》裡說的是“行權立斷,天人順之”,而《三國志》說“行權立斷,違經合道”。

唐朝的趙蕤,是李白的朋友,他寫了一本書叫《反經》,又叫《長短經》,爲論證其“權變理論”,鋪陳了大量唐朝以前的事蹟,尤其是三國時期的事蹟,書裡也是用了“違經合道”。

我比較了一下,發現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時,在相當多地方參考了趙蕤的《長短經》。

“違經合道”還有一些著名的例子。

魏徵、王珪等人是唐太宗李世民爭奪皇位時的對手李建成、李元吉的部下,但唐太宗都招降任用,而且還用爲宰相、倚爲心腹。對此,唐太宗自己講了一段歷史,這段歷史很有名。

這段歷史在《論語》最後一篇《憲問》裡提到了:學生子路和子貢問孔子,齊桓公的輔佐者管仲不是仁者,爲什麼齊桓公還用他?

當年齊桓公跟他哥哥公子糾爭權,管仲站在公子糾一邊,中途攔截齊桓公進臨淄繼位,一箭射中齊桓公帶鉤,差點兒將齊桓公射死。後來齊桓公接了位,就要求魯國把逃難在那裡的公子糾處死,然後把管仲交過來,要報當年一箭之仇。

這時候齊桓公手下的鮑叔牙建議說,管仲當時是各爲其主,爲公子糾射你齊桓公那是他的職責,但現在他是比我強的人才,如果你任用他,定能大展宏圖。年輕的齊桓公採納了這個建議,後來管仲果然輔佐齊桓公成就了一番霸業。

子路、子貢覺得管仲不是仁者,是因爲當時管仲的同事召忽就自殺隨公子糾去了。管仲沒跟着死,反而輔佐公子糾的對手。

但是孔子回答說“如其仁,如其仁”,他認爲管仲是個仁者,“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管仲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民衆到現在都稱讚他。

唐太宗就借用這個故事來解釋,爲什麼他要用曾經的政治對手的手下人才。

這就是古人認知中的大忠和小忠、大仁和小仁、大義和小義的區別。像管仲、魏徵這樣的人才,應該爲百姓、國家、民族做事,只要新的主公能幫助國家、社會、民生福祉作出正面成績的,就應該輔佐他,這叫大忠、大仁、大義。

“違經合道”的“道”不是一己之私,而是超越自己的更高境界,這是關鍵。

這裡我們歸納一下,何爲“經”,何爲“道”?

“經”分爲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常規道理,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第二個層次是一般程序;第三個層次是道德理性,屬於理想狀態範疇。

“道”也分爲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根本利益;第二個層次是最佳結果;第三個層次是實踐理性,屬於現實需要範疇。

我們生活當中其實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比如某地失火了,所謂的“經”就是一般的程序,此時已經不能挽救損失,如果非要等上級批准纔去救火,這就是迂腐。這個時候,從“道”的第二個層次來說就要追求最佳結果,先救火再說。

“經”的第三個層次是一種道德理性,是理想。我們不能沒有理想,我們希望社會如何、治理如何,都是美好的理想。但是還有現實,這就要考慮“道”的第三個層次,實踐理性。

所謂包容心、圓融心其實就體現在這裡,我們還是要腳踏實地,處理問題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

總之,“經”和“道”的關係就是我們處理問題時,不但要受到是非曲直這個道理的薰陶,更重要的是處理複雜問題時的圓融和權變。

《資治通鑑》涵蓋了1362年的歷史,展現了22個王朝的興衰。至今沒有一部通史著作能夠把戰國到北宋成立之前這1362年的歷史敘述得如此清晰、詳贍。它彷彿一個大型案例庫,有豐富的人和事的成敗得失,給予我們許多啓示。

三、《資治通鑑》的學術性與實用性

司馬光作爲一個政治家、學者、史學家,他起初是想寫一部翔實的歷史,同時具備學術性。《資治通鑑》的編修是獲得北宋朝廷支持的,宋英宗、宋神宗都曾撥款。宋神宗還親自作序。

得到兩個皇帝的支持,又有主編司馬光高度自主的個人意志,加之團隊的合作精神,前後耗時19年之久,因此該書的高水平、高質量得以保證。

《資治通鑑》浸透了作者爲官爲學的閱歷與經驗。主編個人有學識與獨斷能力,編纂團隊專業高效,這兩方面的長處結合在一起,這樣的史學著作,是一般官修正史體制所不能比擬的,也是後世以個人之力無法完成的。

司馬光同時又希望這本書具有資治性,讓後人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還能得到一些借鑑。

誠如宋元之際著名學者胡三省所言:修身、治國、爲官、處世,道理都在其中。有智慧,有操守,有權變,有理想。

即使編纂者不無侷限,但是,書中所提供的翔實而經過專業考訂的歷史記載,則努力做到了準確可靠,從而達到了史才(敘事之才)、史學(博採衆書)、史識(非凡見解)、史德(道術合一)相統一的境界;史事與智慧相統一的境界,也是經與史合一的境界。

胡三省就《資治通鑑》對“經”“史”關係有一段評論:“世之論者率曰:‘經以載道,史以記事,史與經不可同日語也。’夫道無不在,散於事爲之間,因事之得失成敗,可以知道之萬世亡弊,史可少歟!……乃如用兵行師,創法立制,而不知跡古人之所以得,鑑古人之所以失,則求勝而敗,圖利而害,此必然者也。”

胡三省的這段話,不僅僅是辯白經史之輕重,而且在闡明“道”(道理、原則)與“術”(操作技巧)之間的關係。

曾國藩說,《資治通鑑》不僅能夠“窮物之理”,而且還能“執聖之權”。在史以載道的同時,不乏權變與謀略,也是《資治通鑑》值得細品的原因所在。

總之,《資治通鑑》是一部經典,蘊含着先人們豐富的治國理政得失和社會人生經驗。

明末清初大學者王夫之在其《讀通鑑論》卷末說:“觀歷代興衰,識人事臧否。可以自淑,可以誨人,可以知道而樂。”

提升自己 (自淑) ,與人分享 (誨人) ,因爲與聖賢對話、與經典對話,體悟了其中的智慧與思想而感到十分愉悅 (知道而樂) ,這三重境界,可以成爲我們品讀《資治通鑑》的目的。

結語

如果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讓我們得以在歷史人物的風雲激盪中熱血沸騰,那麼《資治通鑑》就是幫我們洞悉人性,看透人心的“處世寶典”。

給大家舉個小例子。

《田忌賽馬》大家中學都學過,田忌採納孫臏的妙計,三局兩勝,贏了齊王。

這段歷史,在《史記》中,和書上記載的差不多。

然而,《資治通鑑》告訴我們:田忌贏了賽馬,出了風頭,卻遭到“小人記恨”。

貴爲齊國相國的鄒忌,卻因爲嫉妒田忌之才,派人假冒田忌占卜測大業。

在古代,朝廷重臣,私自占卜是大忌諱,於是,田忌被誣陷起了謀反之心。

齊威王便質問田忌是何居心去占卜,田忌難以自證清白,一氣之下,竟舉兵攻入都城要捉鄒忌復仇,結果戰敗而逃......

這個英雄失意的結局,忽然讓這個故事,有了不一樣的教育意義。

而這正是《資治通鑑》的價值所在——比起個人的奮鬥和傳奇,它更尊重史實,更希望我們看到歷史進程中,不變的人性和成敗定律。

每一個有知識的中國人,可能內心裡都有一個隱秘的理想,就是這一生至少要通讀一遍《資治通鑑》。

從處世的進退得失來說,當千萬人的生死,被你一頁頁翻過,你會變得更豁達通透。

從做事的決策力來說,當你看到綿延千年的興衰成敗、新舊交替,再回頭審視自己走過的路,你會更有遠見和魄力。

當然,好書還需要好的老師來精講解讀。

作爲第一個面向企業家的PPE(政經哲)課程,筆記俠“第五代企業家PPE班”高揚“天下格局,有容乃大”的旗幟,特別延請了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張國剛老師擔任2025級2期歷史學模塊導師。

何謂“第五代企業家”?

第一代企業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走來;第二代企業家成長於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商品經濟逐步開放的時期;第三代企業家抓住了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紅利;第四代企業家成長於移動互聯網時代;第五代企業家是在全球化和數智化浪潮中應運而生的新一代企業家。

張國剛老師將以研究中國歷史和《資治通鑑》四十餘年的學術功力,縱橫古今,高屋建瓴,帶領我們挖掘《資治通鑑》中的文韜武略,讓我們獲得傳統經典中現代意義的同時,開啓中國式管理思維與人生智慧。

第五代企業家PPE班(2期)是一個目標聚焦、內在邏輯指向性鮮明的結構性課程產品,不是單純思想的講授,也不是脫節務實的社交,而是一個在思想深處自我革新的學習社羣的養成過程,是一個所有力量共同努力才能長出來的花。

PPE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視角,我們所做的工作是:中國化、企業家化和經世致用化,這也是將一以貫之的治學理念:思想性、方向性、實用性,爲企業家創業者匹配與其切身相關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法學等方面的思想資源,讓思想資源的底層邏輯和商業實戰的勢能實現連接,從而激發出最大的思想效力。

未來前景是光明燦爛還是霧霾重重,取決於我們的思想和智慧、眼光和行動,讓我們聚在一起,鏈接廣大,拓寬邊界,共同塑造屬於我們的未來前景。

成爲第五代企業家,趕赴這一個大時代。

瞭解更多詳情,

附:筆記俠PPE1期(2024級)同學表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好文閱讀推薦: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