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纔是成年人該看的!這國產劇直面男女真實慾望,網友:太刺激!

如果你正和前男友逛街,卻偶遇現男友,該怎麼辦?

先別管爲啥會和前男友一起逛街。

現在的修羅場是。

此時,單方面宣佈分手的你還沒有和這位前男友徹底結束,對方前一天還住在你家。

而這一切,都瞞着你的現男友……

渣女?

可離譜的是,不管是你的現男友還是前男友,每一個,好像也沒那麼真心。

他們也是一腳踏多船。

emmm……

沒想到,國產愛情已經玩到這個level了。

以至於。

無論是海報、預告,還是劇集字幕上,它都不得不多次提醒:

純愛戰士慎看。

沒錯,今年最成人的國產愛情劇——

半熟男女

優酷出品,剛剛開播。

《三十而已》導演操刀,改編自熱門小說《這裡沒有善男信女》。

纔看了幾集,Sir就發現。

這簡直是給國產愛情,下了一劑猛藥啊。

01

全員“惡”人

量變會帶來質變。

比如說,當你看到一個人“渣”,你可能會嗤之以鼻,連看都不想看一眼。

可如果,“渣”的是所有人呢?

是不是會讓人覺得,一場驚天動地的修羅場狗血大戲,正在緩緩拉開帷幕?

Sir看《半熟男女》的第一個感受正是如此。

吃着瓜嗑着瓜子,旁觀着這羣都市裡的俊男靚女們互搞曖昧,等着看他們,玩火的下場到底是什麼。

這劇人物不多。

關係卻很亂。

這裡的亂不是說以往國產劇裡那種,誰是誰的後媽之類的親戚關係。

而是,前任後任曖昧對象,感情裡的亂。

舉例來說。

前面提到的何知南(田曦薇 飾)。

她有一個有錢多金的男友高鵬(張哲華飾),但因爲是異地,聚少離多,這時候,她又遇到了新的crush,名校學霸瞿一芃(辛雲來 飾),她該怎麼辦?

何知南表示,emmm,我好像,全都想要?

於是她一邊和瞿一芃搞曖昧,主動發出邀請,“上去喝個茶嗎?”

另一邊,又割捨不掉過去的感情,和高鵬糾纏不清。

閨蜜直接戳破那點小心思,兩個人同時追求,你這不是挺享受。

這時候,渣女金句上線——

被他們爭奪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被在乎了。

所以這劇說的只是何知南的感情選擇?

你太天真了。

還記得前面說的嗎,這兩人看起來,也沒有那麼真心。

一個鏡頭——

瞿一芃在貓眼裡偷看住在對門的何知南。

什麼意思?

意思是偶遇是假的,初識也是假的,瞿一芃其實一直住在何知南的對門,他每天看着何知南大包小包的買東西,誤以爲其家境優越。

於是,他“不想努力了”。

一枚撈男,決定走上捷徑,靠攀上富婆在大城市立足。

所以一開始。

他和何知南的聊天,就像在查戶口——

-你哪裡的?

-本地的

-本地孩子幸福啊,房租壓力很小,你一個人租的房子?

-爸媽買的

本地人、父母有錢,再加上平時四處購物,小富婆無疑了。

於是撩上一句——

還是年輕好啊

像我這樣年紀的人要控制熱量

還得要健身

有機會給你展示一下

嚯嚯嚯嚯嚯,這露骨的挑逗。

但問題是,撈男追富婆天經地義?

不。

實際上,瞿一芃有着一個相處了4年的女友,兩人至今仍在同居。

而且就住在何知南對門。

於是,兩人便上演了一出現任和現任交鋒的戲碼——

你哪位啊

我是他朋友

我是他女朋友

這火,是不是玩的有點大?

不止。

還記得何知南的另一個前任高鵬吧?

這也不是個省心的主。

當年,何知南所謂的愛情高光時刻,康定定情之旅,其實只是高鵬廣撒網,邀請了很多人,但只有她上鉤了。

換言之。

也許何知南並不是高鵬的第一選項。

於是更炸裂的來了。

分手後何知南一直沒有告訴高鵬自己交了新男友,而這個事實最終被揭露的時候,瞿一芃的女友也在場。

而且,這兩個人之後可能還有感情線。

好吧,說到這裡我感覺你也懵了:這到底是啥亂七八糟的狗血關係啊。

可Sir覺得,這也是這部劇有意思的地方。

我們都喜歡看“全員惡人”。

原因大抵在於相比於粉飾,我們更願意看到人性原始的暴露,與真實的計算。

而感情裡的“全員惡人”。

顯然會離我們更近,也會暴露得更徹底。

就像劇集的宣傳語——

多一人看劇,少一人天真。

這條愛情“反詐”賽道,得有人繼續走下去。

02

愛情經濟學

爲什麼主創要搞這麼一出成人愛情大戲?

其實只有一個原因。

它講述了現代愛情背後,我們不願承認的真相——

所謂愛情,大多隻是算計。

簡單來說。

就是都市成年男女不再在愛情裡追求百分百的“純粹”,而是熱衷於愛情裡有關價值利益的博弈。

劇集開頭便出現這樣一幕。

何知南的朋友結婚,但在佈置婚禮現場的時候,哭了。

爲什麼?

因爲她想要滿牆鮮花的裝飾牆,但男方及其父母覺得這樣大手大腳太敗家,於是換成了假花。

女方委屈地問:

我這七年的感情

還抵不上兩萬塊錢嗎

這其實就是現代愛情經濟學的一個典型表現,愛情的付出和獲取是不平等的。

這裡需要一定的博弈。

就像這件事裡,明明投入與收入不成比例,使得女方無比委屈,但因爲七年時間的成本考量,所有人也只能勸女方“算了”。

表面上是感情淡了。

實際上,是現有的感情已經無法獲取更大的回報,但棄之又前功盡棄,於是只能以現有的價值繼續下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爲了避免那個時間成本,所有人在一開始就目標明確。

有人想獲得階層躍遷——

比如瞿一芃。

瞿一芃有着一定的戀愛資本:名校畢業、金融才俊、長相俊美,未來不可估量。

但他出身不好,想在城市立足。

所以他的需求,就是一個穩定而快速的通道,這個通道之前是其女友韓蘇,一個能力更強的女人,但後來他發現,雖然兩人都有不錯的工作,但收入相加,遠遠實現不了在北京買房。

那麼,找一個家境優越的女孩,就是一切的最優解。

何知南就是得出的理想目標。

什麼?你說Sir有點腹黑?

一個例子。

韓蘇提出要去香港交流一段時間。

兩人心知肚明,這是分手的前兆。

當感情亮起紅燈,瞿一芃第一時間考慮的卻是:

一個人了,房子得退租。

當愛情變成經濟學問題,所有愛情時刻,現實都會在場。

當然,瞿一芃成功的機會不大。

畢竟每年有無數名校畢業的青年才俊,這其中抱有瞿一芃這種想法的人也不會少,而單身的並且會結婚的小富婆,卻很少。

供遠小於求。

但愛情經濟學裡有的不僅是階層躍遷的賭博。

更多的是一種風險投資——

比如,何知南的閨蜜孫涵涵(曾夢雪 飾),作爲“愛情軍師”,更是直接撕開粉飾愛情的假象。

自持美貌的她,信奉愛情就是關於底牌的博弈。

幾線城市幾套房,學歷出身和形象,通通都是籌碼。

而自己手握顏值牌,足以主動出擊。

直接把健身房變成愛情投資現場,只釣高質量男性。

獵愛遊戲倒是成功了。

只不過——

心動男嘉賓竟然是上司老公。

無奈被動陷入擁擠的三人修羅場。

所以你看。

當一部愛情劇突然把“愛情”這個詞量化。

我們再反觀自身。

便自然,會精神爽利起來。

03

都市愛情劇新解法

那麼問題來了——

這會是一部摧毀愛情的愛情劇嗎?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

如果愛情劇裡都是功利與抓馬,那麼,這大約會讓我們本就不富裕的愛情雪上加霜。

幸好。

劇集並不是爲了抓馬而抓馬。

它探討的其實是現實——

事實上,這世上並不存在所謂完美的愛情。

我們應該正視這種不完美。

怎麼說?

Sir說過無數次的是,國產愛情,一直把自己束在一個空中樓閣裡。

它告訴我們——

愛情要從一而終,愛情不能殘忍,這些影片給人的感覺,就像在春晚上,觀看完一對夫妻鬧離婚、一家子鬧矛盾,最後和和氣氣包餃子一樣:一家人要和諧,一對情侶要一直在一起。

永遠迴避問題、忽略矛盾、講大道理。

而現實呢?

每個人都存在着自己的問題,每一對都存在着不同的矛盾,細看下來,狗血滿地。

爲什麼會這樣?

當然和環境有關。

鑑於洶涌澎湃的輿論環境(打小三,罵渣男),所以我們的國產愛情影視劇裡,只能把愛情放在一個真空的環境裡出現。

它美好,也懸浮。

就像是這兩天微博上有人剪了一段《亮劍》的視頻,大致是用喜劇的方式來說女方有多麼多麼好,男方有多麼多麼懶。

本來是搞笑。

可隨即有人化身道德戰士,質疑道:

“這樣的男的還結婚?”

如果觀衆的反應都是如此,你說創作者們還敢“越雷池”一步嗎?

而《半熟男女》給出的解法卻是,搶先一步先把這些都市男女置於道德窪地,然後通過一幕幕抓馬大戲告訴我們,愛情本來的樣子。

比如說何知南一腳踏兩船。

該譴責嗎?

然而在劇裡,我們更可以看到的是,她爲何會有如此糾結。

老實說,她的富家男友沒什麼不好。

有錯就會爲你花錢,一吵架就送奢侈品,之前的禮物把櫃子都堆滿了。

求複合也知道低聲下氣,死皮賴臉,軟磨硬泡。

超過了大部分人。

但缺的是什麼?

陪伴。

何知南和高鵬,異地戀愛七年,其實很難維持住這份感情。

前者靠回憶維持。

一旦喪失安全感,回憶過去的故事就好了,過去一起的旅行,一起看過的電影,第一次接吻……

主打在回憶裡構建感情的厚度。

而後者靠金錢維持。

曾經的濃情蜜意退化爲現在電話裡模式化的愛意輸出和敷衍的迴應。

但問題是,在愛情裡,物質的充裕也很難填補情緒價值的缺失。

於是,在得知對方甚至忘了他們之間有着至上意義的《真愛至上》時。

何知南崩潰了:

你怎麼能忘了呢

而偏偏此時。

這樣的情緒價值卻在瞿一芃那裡得到了。

換做是你,能不猶豫?

所以與其說她是一腳踏兩船。

不如說,她是在兩種不同的愛情觀念間徘徊,遊移不定。

這樣的例子在劇中還有很多。

比如韓蘇。

韓蘇是典型高品質職業女性,能力強野心大。

成長也遠快於瞿一芃。

甚至瞿一芃工作沒有做完。

韓蘇都能熬夜幫男友寫完了稿(甚至都不是一個行業),連早上的鍛鍊都沒有耽誤。

就像姐姐對她說的——

過去是仰視他,現在是平視甚至審視。

一個在自我成長,一個則在原地踏步。

那麼既然如此,爲什麼還會不想分手?

也是因爲情緒價值。

要知道,一個人回到家裡有人陪伴,也有一口熱乎乎的食物,長此以往的陪伴,是很難擺脫的。

對於韓蘇來說,獨自在愛情裡成長了,就必須率先面臨兩難的命題。

對方已經不再是自己最值得的人生排序,但離開呢,又捨不得——畢竟他對我挺好的。

所以對Sir來說。

如果說同一作者的《裝腔啓示錄》裡是靠“裝”,“裝”出更好的生活,“裝”出更優秀的自己,直到露出破綻。

那麼,《半熟男女》則一開始就把這些“破綻”真誠地袒露出來,告訴你,我不完美,愛情也不完美。

但我還是“敢”,敢去體驗,敢去犯錯,敢去和愛情一起成長。

就像編劇說的那樣,不完美和犯錯也是有價值的。

而這,何嘗不是當下愛情片瓶頸期的一種解法?

說到這裡,Sir想起李銀河對這部劇的評價:

這是一部“女本位”的影視劇——

給女性道德鬆綁,鏡頭對準的是不完美的女性,呈現的是多元的年輕女性羣像。

以女性主體視角,關注女性內在的成長和掙扎,正視女性的情感需求和表達,女性在劇中不再是客體,而是主體。

其實說到底。

男本位也好,女本位也罷,最重要的,或許不是什麼創作方法,而是創作者們真的重視每一個“人”,直面每一個人的慾望,而不是將其概念化符號化。

先有真實的人,纔有真實的故事。

繼而纔會讓人相信。

《半熟男女》的價值也正在於此——

它第一次把“全員瑕疵”這個事實擺上了檯面。

這是對傳統愛情的祛魅。

更是每一個不完美的“自我”的肯定。

它告訴我們。

承認慾望、正視慾望、反思慾望,纔是正常社會裡,一個普通人該有的樣子。

而不是在道德完美的教條之下。

逐漸地,對這個世界,對自我,都失掉了感知。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不愛吃魚的小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