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秒”很短 這“一秒”很長
原標題:這“一秒”很短 這“一秒”很長
“5、4、3、2、1,新年快樂!”伴隨着人羣中的倒計時和歡呼聲,武漢江漢關鐘樓敲響了新年鐘聲,時間跳動到2025年1月1日00時。
讀過2024年的最後一秒,我們確認新的一年正式到來。那麼,點一下手機或擡一擡腕錶就能看到的時間,又是如何被計量的?
1月2日,人民日報報道了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爲“北京時間”讀秒的故事,揭開“時間”背後的奧秘。在新中國成立前,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和發播曾長期被外國人主導並把持。1966年,國家授時中心在陝西成立,一代代科研人員通過對授時服務系統的研發和升級,自主產生、保持了國家標準時間——“北京時間”,並不斷提升其準確度和穩定度。爲了實現對“秒”的真正把控,科研團隊走過數十年技術“卡脖子”的歷史,跨越幾個量級精度的突破,對於1秒的測量,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17位。目前,“北京時間”與國際標準時間的偏差只有1.5納秒(1納秒爲十億分之一秒),位居世界第二。
在日常生活中,“秒”是“嘀嗒”流逝的一瞬;而在科學家眼中,“秒”是必須自主掌握的重要技術。“一秒”背後的技術長征,默默託舉着我們的事業長征。舉例來說,假如載人飛船和空間站交會對接時出現了幾秒誤差,結果將是無法對接;發射和測控巡航導彈時,更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在民用領域,有了毫秒級的時間,電網可以高效運行;有了納秒級的時間應用,衛星導航才能提供精準服務;有了百納秒級的時間同步,移動通信進入5G時代……自主掌控的時間,支撐着我們發展事業的自信,有力地助推了我國航空航天、移動通信、國防戰略等各領域科學研究和經濟社會發展。
時間之於我們的重要性,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度量,更有歷史的沉澱和精神的滋養。時間見證着民族的興衰更替、文明的演進與發展。中國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深刻塑造着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世界;新中國75週年的歷史,更是一部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奮鬥史,激勵着中華兒女勇往直前。從一個人的一生來看,時間是最公平的存在,也是最寶貴的財富。丟掉了時間,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羅盤,有了時間概念,就能清晰地規劃前行的道路,朝着心中的願景一步一步邁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間不等人!歷史不等人!時間屬於奮進者!歷史屬於奮進者!爲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同時間賽跑、同歷史並進。”擁有自主掌控的精確時間,能夠更加科學地指引我們制定時間表、繪製路線圖、明確任務書,爭分奪秒、真抓實幹,一萬年太久,我們只爭朝夕。(張雙雙)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