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盪下的A股:誰在趁低"上車"?誰在獲利了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道

經歷一日調整後,10月10日,滬指反彈上漲1.32%,站上3300點大關,收於3301.93點。但創業板、科創板繼續調整,創指跌2.95%;科創50跌4.38%。

市場出現分化,近3000只個股下跌,2000多隻個股上漲。

其中,以中字頭代表的紅利品種領漲,包括煤炭、石油、銀行等板塊漲幅居前。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在國慶節後的A股港股大震盪中,機構選擇各異,有機構忙着上車,也有機構“跳車”。

互換便利政策催化市場

10月10日,資金涌入中字頭爲代表的高股息紅利板塊。

對此,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爲,主要原因是開盤前央行發佈重大利好消息。

當天,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簡稱SFISF)”。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以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爲抵押,從人民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等級流動性資產。首期操作規模5000億元,視情可進一步擴大操作規模。即日起,接受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申報。

“這對資本市場意味着重大利好,增加了證券、基金、保險等機構購買股票的資金量。符合條件的機構可以從10月10日起申請。這一措施對當前資本市場尤爲重要,因爲在10月9日市場大跌之後,投資者信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此次利好消息及時提振了市場信心。”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一位業內人士解釋,“這個政策本質上相當於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以1-2個點的成本從央行獲得一筆錢,然後用這筆錢去買股票。現在很多上市公司股息收益率已經達到了3-5個點,甚至更高,也就是說這個操作大概率穩賺不賠,所以會推升中字頭爲代表的高股息紅利品種股價上漲,這是今天大盤上漲的主要邏輯。”

一位公募人士表示,這政策相當於部分機構可以用便宜錢買股票,“肯定買高股息股划算,因爲風險小,吃利差”。但是其指出,現在還是在預期階段,市場熱錢是提前流入佈局。

另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金融機構從央行借券後,大概率通過質押式回購的方式獲得資金,利好有穩定收益的高股息權益資產,“我們在關注這些金融機構加槓桿意願。”

事實上,當天有不少資金買入銀行、煤炭、紅利、上證綜指等相關ETF,比如煤炭ETF、紅利低波ETF成交量均達到近6億。

不過,當天,上證指數反彈1.32%的時候,創業板指數卻下跌2.95%。

對此,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認爲,“創業板是因爲此前漲幅巨大,積累了大量獲利盤,今天延續了昨日的走勢,繼續消化拋壓。”

劉有華指出,牛市最容易賺錢的階段,也就是無差別上漲的階段已經結束,接下來考驗的是選股與行業分析能力以及對市場節奏的把握。短期內,預計市場偏向震盪或者小陽線,屬於震盪蓄勢,爲後面的拉昇做準備。不過,牛市的邏輯依然存在,因此,市場在目前位置震盪整固後仍有望繼續上攻。

有人加倉,有人減倉

在節後的這波A股和港股市場大震盪中,機構投資者操作各異,有人上車,也有人下車。

一位節前滿倉港股的基金經理告訴記者,“我們節後主要止盈爲主,略有降低倉位。投資策略主要是配合根據市場只顧提升降低倉位,並提升投資人分紅。”

天朗資產總經理陳建德也表示,“我們在10月8日上午市場情緒最高漲時,減了一部分倉位,短期部分獲利了結。”但他表示,“我們計劃在市場相對平穩、並且新的板塊主線走出來後,擇股、擇機加大倉位。”

陳建德認爲,9月底是由熊市轉牛市的轉折點。在短期大漲、普漲後,市場會分化,將更關注企業利潤的成長。

三十三度資本基金經理程靚告訴記者,“我們整體上以持倉爲主,10月8日降低了部分倉位,隨後在9日和10日進行了倉位回補,目前保持高倉位。本輪市場的投資機會並沒有結束,對市場依然保持樂觀的態度。”

其表示目前投資思路關注三類資產機會,一類是遵循以行業和企業的成長爲基礎的估值投資,比如AI產業鏈(AI服務器、AI應用、AI消費電子)、新質生產力等,第二類是從政策和資金角度的方向,以自主可控爲大前提的半導體、信創等,第三類是市值管理和高股息機會。

格雷資產總經理張可興也表示,“我們在八九月份一直倉位比較高,在這波上漲過程中對部分產品進行了加倉。就在最近兩天震盪時,我們有些倉位不高的產品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倉。總體上,我們比較看好後市,未來至少會展開一兩年以上的不錯行情。”

鵬華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總經理蘇俊傑表示,大量資金可能在等待建倉或入市。一方面,外資過去一年持續流出,短期回補仍然不足。另一方面,新發基金可能被迫快速建倉帶來增量資金。此外,自媒體放大效應下,散戶加快入市節奏。調研顯示,近期券商開戶量激增4-6倍成爲普遍,新開戶投資者整體以年輕人爲主,85後、90後爲主力,00後開戶數量明顯提升。

蘇俊傑指出,市場正在做出基於牛市預期的理性選擇——選擇高beta方向或槓桿產品。倉位有限下,優先配置高彈性方向和品種。

“本輪增量資金來自於低倉位私募和遊資、海外資金和個人投資者。其自身審美和偏好將塑造短期市場風格,調整更充分,彈性更大的方向將成爲相關資金的首選方向。歷次牛市收益最高表現最好的寬基指數都是高beta品種。科創成長小盤寬基科創100有望在本輪中表現領先,創50作爲外資最青睞的指數有望取得較好收益。”蘇俊傑說。

楊德龍則指出,本次市場的資金流入是多方面的。一部分來源於老股民的加倉,他們在市場下跌期間已經大幅減倉甚至空倉,因此市場一旦上漲,便迅速抓住機會進行加倉。同時,市場的啓動帶來了強烈的賺錢效應,吸引了新股民的入場。此外,機構投資者也在加倉,儘管公募基金之前的倉位普遍較高,加倉空間有限,但隨着基金淨值的顯著回升,許多基金在短時間內收復了過去三年的失地,這可能會吸引更多投資者申購基金,從而爲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保險、養老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以及私募基金等也在這次市場上漲中增加了投資。另外,隨着美聯儲降息,人民幣進入升值趨勢,外資迴流也在增加,這些資金的流入爲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