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持 離岸風電、電網看俏

2019~2025年臺灣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預估(MW)

近年來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熱浪來襲及能源危機等議題,促使各國淨零碳排、能源轉型意識提升,並宣告205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目標,而爲了達成設定的碳中和目標,能源轉型轉型的速度將持續加快。2021年全球包括髮電、碳捕捉、工商節能、運輸電氣化等能源轉型投資規模爲7,550億美元,年增率27%,研究機構預估,2022~2025年平均每年投資額2.06兆美元,是2021年的3倍,2026~2030年平均每年投資額再提升2倍達4.19兆美元,市場規模龐大。

國發會上月底公佈臺灣淨零轉型階段目標及行動,將2030年減碳目標由基準年(2005年)的20%上調至23%~25%,並公佈包括風力、電力系統與儲能等12項關鍵戰略,擬投入約9,000億預算,規劃2025年前再生能源佔比提升至15%,其中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達5.5GW,2021年~2025年CAGR達89%。

太陽光電或風力發電這些再生能源都屬於間歇性發電,受到天候、季節、白天與黑夜影響大,發電不穩定,尖峰谷底落差大,加上單一電廠發電規模相對小,電廠多點分佈呈分散式發電。再生能源兼具間歇性及分散式發電特性,在再生能源供電比重大幅提升的同時,對電網調度與穩定性考驗也加劇,稍有不慎,容易造成區域電網崩潰,引發大規模停電,造成經濟損失,儲能系統的重要性將與日俱增,因此導入儲能系統發揮「削峰填谷」調節功能,令電力平滑輸出,降低再生能源發電對電網衝擊。

以儲能系統市場規模來看,據InfoLink估計,臺灣2022年儲能裝置容量可望突破100MWh,到2025年增加10倍至1GWh,2030年累計裝置容量要超過5GWh,並預估臺灣儲能市場經濟規模有望在今年首度突破100億元,至2030年累計產值有望逾2,000億元。強化電網韌性是另一個重點,臺電砸5,645億元進行優化,2022~2024年規劃871億元,5年規劃1,700億元,10年規劃則是3,074億元,其中3,761億元已編列執行中,近1,900億元尚待執行,潛在商機明確。綜合以上,2023年風電供應鏈逐漸走出去年營運低潮,電網相關概念股亦有望較去年成長,面對全球不景氣,投資人持續留意相關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