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告訴人民 減碳是要付錢的
(圖/達志影像)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目前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舉行,理論上應爲全球減碳訂出未來具體行動方針,但包含《經濟學人》雜誌在內,對於本次峰會是否會有具體結論,都不看好。瑞典環保少女桑伯格等人已經在該地發起遊行活動,宣稱這次的大會又和過去一樣,將只是一場口水秀。
真正已經端出具體措施的是歐盟,要在2026年課徵邊境碳稅,而且在實施的前兩年開始準備措施,包含被指定行業在出口到歐盟時,要就排碳量進行申報。歐盟如此做的主因是來自該地廠商的要求:這些廠商認爲,他們依歐盟規定要繳納碳費,但別的國家如果不需支付碳費就出口到歐洲,對於他們不公平。歐盟的決定可能會有連鎖效果。其他國家出口到歐盟,如果自己不課碳費,歐盟就要幫你課,這會誘使其他國家也課碳稅。
全球溫室氣體減量是全球共識,在公司治理方面,則是俗稱ESG的一環,目前有很多團體在協助推動中;例如不少銀行推出永續連動貸款,也就是向銀行申請貸款者如果能滿足一套減碳改善標準,利率可以優惠。在會計報表方面,愈來愈多的企業被要求要揭露碳排放量,包含生產、能源使用,甚至員工通勤的排放量。
不可諱言的是,不管ESG多麼熱鬧,最後真正會產生經濟效果的應該還是碳費。目前歐盟碳費每噸70美元,韓國的定價大約是16美元。臺灣的排碳量在全球位居21,也不算小,如果全面課徵碳費,當然會對廠商形成衝擊。問題來了,最後是誰付錢呢?
以美國爲例,在二次石油危機之前,美國的經濟曾經歷過所謂「黃金時代」:人口增加以及薪資依照生產力上升,使得消費穩定上升;企業願意投資,因爲他們知道生產的東西一定賣得出去;這就構成了良性循環,投資、生產力、薪資和消費同步增加,勞動和資本的分配比率大致不變,達到「共存共榮」。
石油危機一來,打破了這個局面。進口油價上漲,一定要有人付錢。企業家不願意付錢,他們提高產品售價來反映原物料漲價,使得物價上漲;工人不願意實質薪水降低,就要求廠商提高薪水。廠商可能迫於罷工或是其他壓力不得不提高薪水,但不願意吸收這個成本,又調高物價,這樣一來工人就再度要求提高薪資,最後演變成工資與物價比賽上漲,進入「停滯性通貨膨脹」,也就是經濟發展停滯、通貨膨脹不斷。
減碳的衝擊不會小於能源危機,只不過它不是突然發生,而是慢慢成型。當然我們可以往好的方面想:有了這個衝擊,有了碳稅,企業和消費者就有巨大的動機來節能減碳。而這個努力一旦開始,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比如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世界著名廠商3M,當年爲了適應該州嚴格的污染排放要求,重新檢視生產過程,設計新生產線;歷經這段過程以後,這間公司發現它的生產成本居然比原本更低,所以後來有學者把這整個過程寫成一本書,叫做《污染防治划算》(Pollution Prevention Pays)。
在減碳的過程中,這樣的事情當然可能發生,我們也希望它會發生。但反過來說,誰敢篤定這會在每個產業都發生?如果沒有普遍發生,那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最後一定要有人付減碳帳單,問題是誰付?依照過去的經驗,最後負擔的應該還是一般百姓,也就是消費者。有可能政府會負擔一些,但政府的錢還是來自納稅人,所以終究還是一般人民負擔。
這就是美國前商務部長薩默斯所說的「氣候型通貨膨脹」。基本上政府有責任告訴人民,減碳是要付錢的。如果一味逃避,在民粹壓力下甚至連電價都不敢漲,那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年拖過一年,一直拖到最後一天;難怪臺灣在「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排名居全球倒數第五。在這樣的情況下,結果將很可怕。拖到最後一天的漲價會是突然而且大幅,消費者吃不消,而且在那天來到之前,企業沒有足夠的動機來從事新產品的開發或新制程的設計,最後會讓臺灣在全球減碳運動中變成衆矢之的,那纔是人民和企業的悲劇。
(作者爲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