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哥哥遺物發現「捐款7年存摺」 她接手續捐20年:愛心接力光芒不減
伊甸長期捐款人王秀容。 圖/蔡佳真攝影
用哥哥的名義持續捐款,王怡然人雖已逝,但大愛精神永續存在。兄妹捐款已27年,妹妹王秀容說,要把他的愛心一直傳承下去。
這日,長期捐款人王秀容受邀來到伊甸所承辦的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幸運草小作所,她對於小作所服務模式充滿好奇心,在社工師以及教保員帶領下認識環境。
服務對象們接受專業的社工師、教保員輔導,如自立生活課程、體適能、作業活動等。能親自看見所捐助的伊甸基金會是如何服務身心障礙者,王秀容的內心充滿感動:「參訪的過程,覺得工作人員都很有愛心及耐心,願意陪伴着他們;且學員們做事情,看起來都很認真投入。」
王秀容(中)在社工師吳愛蘭(右)、教保員李培源(左)介紹下認識伊甸服務。 圖/蔡佳真攝影
憶學生時期與杏林子的一面之緣
其實王秀容與伊甸的緣分不僅是捐款人。早在她還是學生之時,就與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劉俠(杏林子)有了一段特別的小邂逅。
王秀容回憶,當時在臺北參加一場義賣簽書會,主辦方邀請包括三毛、杏林子、席慕蓉、司馬中原等知名作家一同參與。她從遠處看到了杏林子的身影,明明是想讓她籤書的,內心卻猶豫了起來。
心思細膩的王秀容想:「她手不方便,讓她簽名,豈不是增加她的痛苦嗎?」躊躇許久過後,決定放棄籤書的念頭。
後來王秀容想起這段青少年時期的往事,她語氣中帶着些微遺憾地表示,在長大後,就有了完全不同的領悟。或許杏林子會不方便,但她參與在活動中,內心就是願意的。「如果能夠再一次,我會給她簽名,而且我相信她的心情也會是很喜悅的。」
哥哥驟逝 未結束的捐款
出社會後,王秀容搬到了美國從事餐飲行業。2004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她緊急回臺。
哥哥王怡然在完全沒有預兆下,因心肌梗塞離世。從小與哥哥要好的王秀容強忍悲傷,整理他所留下的遺物。
收拾過程,發現了一本存摺。「怎麼每個月都有一筆款項自動扣款?」這才知道,原來哥哥長期捐款伊甸基金會,當時已經定期定額捐款了七年。
王秀容整理遺物時發現存摺,才知道哥哥長期捐款伊甸。上爲示意圖。 圖/蔡佳真攝影
哥哥從未提過自己有定期捐款的習慣,因此家人也毫不知情。王秀容不曉得他過去曾如此關注社會福利議題,於是想了想:「既然是他以前都在做的事情,那就繼續吧!」
於是王秀容接手捐款,但依舊是使用王怡然的名義。當伊甸承辦人詢問她原因,她笑笑回答:「這是愛心接力。」
因爲哥哥牽起的緣分,使王秀容與伊甸有了更深的連結。2010年,生命鬥士力克·胡哲受伊甸之邀來臺演講,王秀容得知消息,同樣以王怡然名義,捐贈了兩千件活動T恤。衣服上「永不放棄」四字反射在瞳孔,給了每個人奮力邁進的勇氣。
愛是永不止息
三年前,王秀容從美國退休,回到臺灣後,於臺南美術館擔任志工。
轉眼間,接手哥哥的捐款已經二十年了。王秀容很信任伊甸,認爲伊甸財務透明,並且關注各種議題,是臺灣基金會的典範。她表示,自己沒有兒女,但哥哥、妹妹的孩子以前都跟舅舅/叔叔(王怡然)很好,有一天又需要傳承了,她相信家人能繼續將這份愛心延續下去。
「我在做他想要做的事情。」王秀容接着說,「讓他有點安心吧,妹妹有跟着他的腳步。」
王怡然的大愛精神沒有因爲生命的終結戛然而止,而是在世間持續綻放光芒。
吳愛鳳社工師代表受贈感謝狀予王秀容。 圖/蔡佳真攝影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3.12.01 NO. 442
本文轉載自伊甸基金會《伊甸園電子報》,原文爲:長期捐獻社會,是哥哥生命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