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賢專欄/水冷、HBM4、綠能 商機大
雙鴻董事長林育申。記者陳昱翔/攝影
美國經濟從微熱轉爲降溫,就業市場趨向平衡,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個人消費支出(PCE)年增率緩降,美國聯準會(Fed)今年可望降息2碼,降息氛圍仍存。然近期Fed委員對降息時點不鬆口,傾向維持高利率更長時間,引發股市追漲動能受限,投資人持續關注7月5日、11日公佈的非農、CPI以得到Fed何時降息進一步證據。
另外,美國科技大老紛紛賣股、季底投資組合重新平衡,引發以科技股爲重的臺股及美股都出現漲多回檔狀況,且主要集中在強勢的AI類股。然綜觀市場訊息,科技股並沒有重大利空,唯一解釋就是股價先前已過度樂觀的反應了市場的預期,在漲多之後出現的拉回修正,過熱修正完後未來行情仍可期待。
臺股先前最強勢的臺積電(2330)及鴻海股價仍維持高檔,不過,其它先前強勢的AI類股如組裝廠廣達、緯創、緯穎,散熱的奇𬭎、雙鴻等都出現明顯轉弱,代表臺股目前也正在進行評價調整。由歷史經驗,第3季經常是臺股出現明顯修正的季度,需至第4季纔會重啓作夢行情,因此本段評價調整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另外,Fed利率政策仍是影響市場的重要因素。雖然6月的利率會議Fed下調今年降息幅度預期由3碼降至1碼,但上調明年的降息碼數到4碼,且否定升息的路,再度給予股市投資者信心,不過,鷹派理事鮑曼已喊出今年不降息,甚至支持升息,因此是否降息,就要視屆時的狀況而定了。
產業方面,雖然部分AI類股的股價進入調整期,不過,因輝達(NVIDIA)新伺服器GB200第4季開始拉貨,業績動能將開始展現。由於輝達未來對於新平臺的升級加快速度,明年推出Blackwell Ultra,2026年再推出新一代Rubin平臺,既有的供應鏈可能很快就會面臨新供應商的挑戰,因此對新加入者來說纔是全新的商機。
另外,也可留意新規格的升級,如水冷、HBM4等,會讓原有零組件的產值大幅度的提升,對於市場資金的吸引力也相對較高。
另一個展望相對明確的爲低軌衛星產業。由於SpaceX成功發射並回收Starship火箭,爲全球首款可完全重複使用的火箭,讓衛星發射跨入一個新的里程碑,未來發射的衛星單位成本將可大幅降低90%,有助於衛星產業的快速發展。
另外,Amazon旗下的Kuiper今年也將發射超過300顆衛星,並於2026年前發射超過1,600顆衛星;臺灣也自行投入研發打造國家太空隊,投入金額超過650億元,爲政府五大信賴產業之一。近期國內相關的供應鏈也都不約而同表示,今年明確看到低軌衛星的出貨開始進入大幅成長,爲AI以外成長動能最明確的產業。
非電子部分,則可持續留意能源及綠能產業。由於臺灣核三廠的一號機預計將於7月27日除役,目前正值進入夏季用電的高峰期,缺電的議題有可能再度浮上臺面。
其次,包括輝達、微軟、Meta、Google都規劃在臺灣要新增資料中心及研發中心,對於綠電的採購需求將大幅度的提升,政府勢必要加速綠能包括太陽能及風電的建設。由於目前缺電已成爲全球的趨勢,相關商機更不僅只於臺灣,值得長期關注。
(作者是元富投顧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