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廠動盪 促蘋果供應鏈撤陸

富士康鄭州廠染疫後續效應

富士康鄭州代工廠近日在疫情波及下,影響iPhone出貨量。外媒3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已加快把部分生產轉出中國的計劃,並要求供應商更積極規劃把組裝移往印度和越南等國,尋求減少依賴富士康等臺灣組裝廠。

華爾街日報報導,有「iPhone城」之稱的富士康鄭州廠,有高達30萬名工人在此工作,生產iPhone及其他蘋果產品,在高峰時約85%的iPhone Pro系列手機都是在當地生產。然而,11月下旬該廠員工因爲對工資及防疫限制不滿,爆發抗議活動,導致供應鏈出現嚴重問題,外傳蘋果預計iPhone Pro手機的供貨量減少600萬支。

蘋果供應鏈分析師和相關人士指出,過去一年出現的各種亂象,已削弱大陸穩定的製造中心地位,如今又發生富士康鄭州廠事件,使得蘋果不再願意把大量業務綁定單一國家。

業內人士表示,蘋果的因應做法之一是增加合作的組裝商,即使是中國企業同樣列入考慮。兩家有可能獲得更多蘋果業務的中資公司是立訊精密、聞泰科技。

有「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之稱的知名分析師郭明𫓹表示,蘋果的長期目標是將印度制iPhone比重從目前的個位數拉高到40%至45%。供應商表示,預計越南將承擔更多蘋果其他產品的製造任務,例如AirPods、智慧手錶及筆電。

報導指出,蘋果已告知製造夥伴,希望他們開始嘗試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從事更多「新產品導入」(New Product Introduction,NPI)工作,意指新品開發從概念發想到量產細節規畫的整個流程。

不過,供應鏈專家指出,除非印度或越南等地也有能力做NPI,否則在蘋果供應鏈中,這些地方依舊會困在次要地位。同時,全球經濟成長及蘋果徵才速度都正在放緩的情況下,蘋果更難把NPI工作人員分派到新的供應商或新的國家。

另一方面,郭明𫓹稍早分析,蘋果2022年第四季的營收及每股盈利有下行風險,而鴻海則要面臨結構性競爭挑戰,除了面臨iPhone出貨或營收低於預期的挑戰外,蘋果也有意分散供應風險,因此預料鴻海未來難以再繼續成爲iPhone 15 Pro系列的獨家組裝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