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數據裡的春節:數字新年俗帶動新消費,外國友人愛上“非遺”中國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覽青 上海報道

巳蛇承新歲,辰龍舞舊年,每年春節期間的支付數據都能映射出新春消費風向。

蛇年春節黃金週剛剛落下帷幕,銀聯、網聯處理的支付交易數據已經出爐,支付寶、微信兩大支付巨頭也相繼發佈2025春節期間的相關數據報告。

整體來看,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從1月28日到2月3日,2025年春節假期前7天,銀聯、網聯共處理支付交易220.78億筆、金額8.52萬億元,較去年春節假期前7天(2024年2月10日至16日)分別增長25.70%、17.08%。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今年春節期間的支付消費呈現兩大特點:一是數字新年俗帶動新消費;二是旅遊出行成爲消費熱點,一方面境外遊客來華消費熱情高漲,另一方面中國遊客出境遊熱度不減,部分小衆目的地成爲中國人長假旅遊的新選擇。

數字新年俗帶動線上新消費,微信藍包春節首秀

數字時代,在春節期間,除了貼福字、貼春聯、逛廟會、放鞭炮等傳統年俗活動,支付寶集五福、微信發紅包等也成爲數字新年俗。支付寶數據顯示,集福十年累計吸引了超十億用戶參與,2025年,有近6億人在支付寶參與集福。

在線上發紅包最爲集中的除夕當天,1月28日,銀聯、網聯共處理支付交易40.54億筆,較上一年除夕增長25.74%。到除夕夜當晚,在1月29日凌晨,網聯處理的跨機構網絡交易支付在零點前後達到峰值,最高併發量爲每秒11萬筆,創下歷史新高。

在紅包之外,今年也是微信“藍包”度過的第一個春節。微信團隊發佈的2025春節數據報告顯示,春節期間,在微信裡爲朋友“送禮物”的需求旺盛。

從地區來看,收到禮物數目最多的省份前三甲是廣東省、山東省、浙江省。從消費品類來看,休閒零食、糖果巧克力、毛絨布藝等客單價低但節日氛圍濃厚的商品類目訂單量旺盛。與此同時,書籍作爲黑馬選手,成爲許多人的送禮首選,包含經典著作、育兒百科在內的多個書籍品類送禮訂單量環比增長10000%+。

外國友人愛上中國年,來華支付規模翻番

與以往不同的是,蛇年春節是首個“非遺”春節。在這個春節假期,許多外國友人特地來到中國,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和濃郁的年俗氛圍。

央行數據顯示,1月28日到2月3日,與去年春節假期前七天相比,銀聯、網聯處理境外來華人員支付交易的筆數和金額分別增長127.30%、93.54%,同比翻番。

來自支付寶的數據顯示,從1月28日至2月1日,假期前五天入境遊客用支付寶消費金額同比去年春節增長1.5倍;用支付寶做外國人生意的中國商家數量也增長了一倍。

其中,中國免籤朋友圈的外國遊客消費金額漲幅更大,來自 240 小時過境免籤國以及中國單方面免籤國家的外國遊客,用支付寶消費金額同比去年春節增長近 2 倍。

微信數據同樣顯示,春節期間入境遊客消費筆數同比去年春節增長134%。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春節境外遊客不僅僅在北上廣深杭等熱門入境遊目的地“扎堆”,還來到非遺資源和體驗豐富的城市中感受中國年。

在蛇年春節,蘇州、中山、佛山、西安、江門、無錫、泉州、南京、成都、廈門等,都成爲入境遊客用支付寶深度旅行的城市。外國人最愛用支付寶打卡的十個景區,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頤和園、上海科技館、豫園、四川九寨溝、麗江玉龍雪山、張家界武陵源-天門山旅遊區、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嘉興市桐鄉烏鎮古鎮旅遊區以及成都錦裡古街等,既有文化特色亦有自然風光。

不僅如此,境外遊客還愛上喝中國茶,微信數據顯示,使用外卡在霸王茶姬外卡的消費筆數同比去年春節增長359%。

出境遊熱度不減,歐洲小衆目的地興起

在這個長達8天的春節假期,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出境遊“看遠方”。

來自支付寶和微信的數據顯示,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泰國、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或地區依然是出境遊的熱門目的地。長途旅行方面,用支付寶前往歐洲的遊客交易筆數同比增長30%。

今年春節的長途出境游出現了不少新興小衆目的地。支付寶數據顯示,除英、法、意等傳統熱門旅遊地,瑞士、奧地利、土耳其等地受到中國遊客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春節期間微信支付線下交易筆數增速第一的國家,是歐洲西北部的“袖珍王國”盧森堡。2023年末,中國與盧森堡之間正式開通了首條直飛客運航線“鄭州-盧森堡航線”。2024年3月,盧森堡加入中國免籤“朋友圈”。

優化支付服務,中外遊客“雙向奔赴”

今年春節期間中外遊客“雙向奔赴”助推消費熱潮的背後,離不開中國支付網絡的向內連接與向外拓展。

一方面,去年以來,在《關於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文件指導下,我國針對不同羣體的支付習慣,統籌力量打通支付服務存在的堵點,爲特定羣體提供更優質和高效的支付服務。爲優化支付服務工作,形成“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支付體系,銀聯、網聯等支付清算機構,支付寶、微信等互聯網支付巨頭以及各大銀行均推出一系列舉措。

與此同時,人民銀行、商務部、國家外匯管理局等多部門也聯合發文,提出要打造一批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便利化重點商圈,力爭實現重點商戶境外銀行卡受理全覆蓋,積極推動在入境口岸、重點涉外場所設立支付服務櫃檯,發放多語種、多類型宣傳材料,提供貨幣兌換、指導下載移動支付應用程序(App)等服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境內重點城市重點商戶外卡受理覆蓋率達99%。

另一方面,中國支付巨頭與清算機構也在加速“走出去”。爲了便利中國遊客及更多境外電子錢包用戶出境遊,支付寶和Alipay+跨境服務已覆蓋全球超過66個國家和地區。在春節前,支付寶境外首頁改版上線地圖模式,當中國遊客到了境外目的地,基於LBS地理定位在首頁就能看到當地消費攻略,支付寶還聯合各地商家推出優惠活動,貫穿出境遊消費全程。微信跨境支付也已經覆蓋74個境外國家和地區,境外商戶超600萬戶,支持31個幣種結算,服務着廣大跨境遊客和海外華人社區。

支付清算機構方面,銀聯國際在境外83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發行了超過2.5億張銀聯卡,36個國家和地區落地200多個銀聯合作錢包。同時,作爲本國支付機構,中國銀聯在馬來西亞、柬埔寨、老撾、越南、印尼等境外19個國家和地區,與本地連接網絡達成了二維碼跨境互聯互通合作,開放二維碼受理網絡,大幅提升多國人員跨境支付體驗。目前有19個項目已經落地或正在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