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聚焦在「斷舍離」就錯了!居家收納三大訣竅:空間優先、其次纔是物品

文/鄭熙淑 圖/幸福文化、達志示意圖

「丟東西」的確是整理的一環,但只是把東西丟掉,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整理。有些人會認爲斷舍離是整理的第一步,但萬一只執著於丟東西的話,反而會錯過真正重要的核心。假如把東西全部不加思索地丟掉,會發生什麼事?騰出來的空間,很快又會被填滿,買新的東西取代被丟掉的東西,最後,演變成丟了再買,買了又丟的惡性循環。換句話說,即是以「整理」的名義,重複「丟完了、再買」的奇怪現象。

於是,整理只有改變了物品,並沒有改變生活。當然了,改變的還有因爲購買新商品而減少的帳戶餘額。

其實,選擇與決定纔是斷舍離的關鍵所在。擅長斷舍離的人在面對生活的問題時,往往能在深思熟慮後,做出最好的決定。這點也是我替成功人士、有錢人進行居家整理時,親身體悟的經驗。決定物品的去留,確實不是件簡單的事,原因在於每樣東西都有其用途與價值、意義,而且也很難判斷哪些東西更重要、更有價值。

第一步,把所有的東西分類

居家整理時,究竟該留什麼、丟什麼呢?我爲很難決定的各位,提供幾項秘訣。首先,請將家裡的所有物品分類;將類似的東西分門別類擺放後,再來確認哪些東西的使用頻率較高。

這個方法也是我在提供整理諮商服務時,第一項進行的工作。先把衣服歸衣服、化妝品歸化妝品、廚房用具歸廚房用具,分門別類擺好。光是像這樣通通擺在一起,當親眼見到時總是會大吃一驚。

第二步,把分類的物品再分爲細項

按照性質類後,接下來就是區分細項。舉例來說,如果是衣服的話,先分爲兒童的衣服與大人的衣服,再分爲T恤、牛仔褲、襯衫、洋裝、內衣褲等等。從技術上來說,整理是蒐集後分類的行爲,也就是將大類別再細分爲小項目的過程。

此時,務必留意不要只顧着分類、卻造成生活不方便。整理是爲了讓生活更便利,讓人可以經常使用好東西、珍惜重要的物品。因此,整理的目的在於頻繁地、好好地使用物品,而不是隻是放着不用。沒人會因爲鍋子很漂亮,就把每天使用的平底鍋擺在架子最上方。經常使用的物品就該放在方便取用之處,同時也建議將關聯性高的物品放在一起。

第三步,選擇要留下的物品,好好斷舍離

萬一實在很難挑選要丟的東西,專注挑選要留的東西也是一種方法。

「如果是老師的話,會選擇留哪些東西?」

假如有人這樣問我,我的答案是「優先考量|機能性與價值」。我會保留需要且有用的物品,並且果斷丟掉不使用、不重要的物品。我當然也有些重要物品具有特殊的情感價值,這些東西我會另外收藏起來。當數量真的太多時,我會重新進行整理;像是透過拍照留念後,只挑選出一樣最具代表性的物品留下,便將其他通通丟掉。

但對我而言,最優先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如果我們家像博物館一樣大的話,當然可以盡情地將所有東西都擺得漂漂亮亮。不過,既然空間有限,那麼我會盡量控制物品的數量,好讓自己生活的空間可以好好呼吸。我怎麼可能沒有想要擁有的東西?只是,單純爲了「想要擁有」的理由而一件接着一件增加物品,最終就得犧牲空間。

當被問到是否想在寶貴的空間裡與這件物品一直生活下去時,多數人的判斷都是「沒有也沒關係」;即使是充滿依戀的物品,也該避免因過度投入感情而不願放手。

有些物品雖然我不需要,但對某些人來說卻很有用,不妨將這種東西轉賣或捐贈。假如是將來會用到的,又該如何是好呢?像是文件、工具之類的物品,建議可以在整理後進行收納。不過,請果斷地丟掉狀態不好或已經超過有效期限的物品。

重點在於好好斷舍離,而不是通通斷舍離。好好斷舍離,不是一次就結束的期間限定活動,而是必須持續養成的習慣。令人意外的是,丟東西也能成爲小小的樂趣。整理家裡時,不妨給自己一些獎勵提高動力。舉例來說,可以在整理的同時吃點零食或聽音樂,將「整理」與「享受」結合在一起。如此一來,不僅能獲得心理上的安定,也會使人感覺心情放鬆。

整理,是面對自己的過程

想要養成定期整理家裡的習慣,從極小、極簡單開始是最好的;一口氣要整理大量的物品,往往會因爲必須投入很多時間與心力而中途放棄。試着簡單地從一格抽屜、一個箱子踏出第一步。整理,是不斷重複的過程,太過急躁,只會造成反效果。帶着從容、享受的心情,只要每天花五至十分鐘就夠了。

整理的第一步,並不是把所有東西拿去丟掉。無論決定丟掉什麼、留下什麼有多困難,這件事都值得我們好好面對。許多人會用「輕鬆」形容整理後的心情,彷彿一直以來壓抑自己的某些「東西」被釋放了。究竟釋放了哪些「東西」?可能是擺脫了物品本身的數量帶來的壓迫感、留在物品上的昔日痕跡,也可能是空間變得寬敞後散發的舒適感。

無論是什麼都好,當丟掉想丟掉的東西、留下想留下的東西后,自然就會知道留下的東西有多麼珍貴,這時纔會終於明白

「原來,我一直沒有好好使用這些好東西啊!」

過多的東西,反而讓我們珍惜的東西失焦了。我曾經聽過一個笑話,有人因爲去吃到飽餐廳卻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吃什麼纔好,最後只吃了海苔飯卷。與其如此,倒不如在只提供一、兩道精緻料理的餐廳好好享受,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對身體也比較有益。

我不會勸阻那些想把自己家變得像百貨公司一樣的人,不過,把自己生活的空間變成塞滿廉價物品的倉庫、雜貨店,是不是太可惜了呢?如果是因爲過去的回憶而無法斷舍離,可以試着將那些回憶收藏在心裡,而不是抽屜或衣櫃。至少,我們的心比抽屜或衣櫃更寬大吧?

書名:《帶來好運的家》作者:鄭熙淑經歷:是兩個孩子的母親,40歲之後開始踏足居家整理的工作。在研讀學習國外的整理方法時,發現大多難以落實在生活中,因此決定建立一套適合大衆的整理法,至今已累積了爲超過5,000個家庭、10,000人提供整理諮商的豐富經驗。出版社:幸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