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文宣廣告中的情慾世界
文 ∣石文誠 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物件爲壯陽藥海報。海報上一位西方女子跪坐在地,僅着紅色內褲,上半身罩着黑色薄紗。女子旁有一盤應是爆米花的食物,爆米花與拜克甲基丸都是美國來的,或許是要傳達吃了拜克甲基丸,會像爆米花一樣有爆發力吧!
情慾在多數人類社會中看似是隱晦十足,可做卻不可說。情慾常隱晦卻又露骨,人類社會表現出來對於情慾的各種的「實踐」、「實驗」形式與行爲,不只是平行宇宙,也是多重宇宙。
有人的地方,就有性的需求。早期臺灣是移墾社會,多數是單身的「羅漢腳」來臺,怎麼解決性需求呢?像是荷蘭時期臺灣島上有數萬名漢人,爲了應付羅漢腳的生理需求,合理推想應該會有女性從事特種行業。
根據荷蘭上尉利邦(Elie Ripo)在1617至1627年所寫的旅行札記,曾提到澎湖的荷蘭人堡壘附近,一名守衛的住屋發生火災,屋內3名士兵及2名婦女受困,守衛在這間房子兼賣酒。似乎透露這間房子應該是特種營業場所。以及在大員(安平)時,有一名士兵在日本人賣酒的屋裡被另名士兵所殺,爭執原因是爲了一位女人。這又透露應當是在日本人經營的「酒店」內爲了女人爭風吃醋而引起的兇殺案。
除了漢人女性從事特種行業外,當中似乎也有原住民女性,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範德林(Cornelis van der Lijn)在1649年1月18日的報告寫道,因漢人的大量涌入,使得漢人及原住民的社會秩序不再像從前那麼容易維持,因而擔心如過往的情形一樣,當地人會因漢人的大量到來,而將他們的妻子、女兒引入歧途,導致通姦和娼妓。
此物件爲1956 年 3 月 19 日聯合社新聞照片,主題爲「男娼」。內容寫爲「勒令私娼改業的調查中,警二分局發現了兩個心理變態的男娼…現已接受勸導回鄉耕田…」。這裡的「男娼」應是專門服務男同性戀族羣。
男色、女色一樣重要
寫於清中末期的文獻曾提到,臺灣的娼妓業很興盛,不只在城市,鄉下地方也有。還有人如此觀察:「臺灣僻在東南隅,地氣炎燠,陽盛易發,男女多暴長,年甫舞勺,即如內地十六、七許。壯男旬日不近女,輒不能忍,故頑童土妓在在有之。」指出臺灣人比較早熟,13歲長得像內地的16、17歲,壯男 10 天不近女色便無法忍受,因此在臺灣有着不少「頑童」跟「土妓」。而頑童是指青春少年,說白一點就是男妓。誰召男妓呢?就是上述的「壯男」。
明清之際在福建地區盛行所謂契兄弟、契父子的關係。所謂的契父、契子關係,常見的實情是因男人好淫,花錢包養面容姣好的少年郎,並以契父自居。福建地區契父、契子的關係,一般認爲是受海寇影響而起,因海上生活禁女子上船,有着女子上船將使得船隻翻覆的迷信,久之就以「男寵」代之,因此,海寇頭子也常被稱爲契父。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英俊的少年郎鄭芝龍也曾認李旦爲義父。所以當談到早期臺灣社會的風月文化時,也可以注意到社會也有酷愛「男色」的現象。
同性的情愛行爲,在過去社會並不罕見。時間再拉近到 1980 年代,同性戀者被政府視爲少數之「變態」,違背社會善良風俗。在破除污名、爭取權益的同志運動長久努力之下, 2019年,臺灣正式成爲亞洲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雖然如此,依舊有人把同性戀者視爲是性行爲與性對象的異常現象。
提到臺灣同志運動史,一定會提到祁家威,他被稱爲是「臺灣首位公開出櫃的男同志」。1986 年 3 月,祁家威在臺北市一家麥當勞舉行國際記者會,發表〈對社會大衆及同性戀者的懇切聲明及呼籲〉,他用這篇八千餘字的聲明,公開向社會出櫃。他也投身愛滋病防治,擔任衛生署志工;常常自制看板,上街爲愛滋防治募款。
祁家威自己印製的防治愛滋病宣傳文宣,宣傳防治愛滋病等性病,最好的法寶就是戴上保險套。圖中的愛滋答詢專線除了衛生署的電話,祁家威也留了下自己的聯絡方式。
以女體爲消費對象
臺史博收藏不少早期電影廣告單,其中一張是 1976 年的電影《女體》,廣告上的文字可說大膽露骨,宣傳的主題寫着「奧秘的女體奇妙的生理首次公開!」,強調《女體》是一部「性醫學問題教育電影」,並且「獻給所有女性男性」。那個時代的電影宣傳,女體大多是被消費的對象,片商常大打裸女牌。廣告單上雖有情色意味,文字尺度也頗大,但其實這樣的宣傳有點言過其實,這部電影基本上是個愛情故事。
雖然《女體》是部國語片,但如此宣傳手法事實上是沿襲臺語電影常見的宣傳手法。像是 1966 年的《女人島間諜戰》,由陳子福所繪製的電影海報,就大膽以裸女爲題。海報中畫有一名性感的女性,下身只穿着三角褲,上身赤裸,胸部被一條蛇纏繞住,人蛇融爲一體,海報中央則爲手寫的大字紅色中文片名。海報上寫着「裸女島上沒有男人!九尺大蛇春情熱舞!」的宣傳語。以現在尺度來看,電影裡的「裸女島」上是穿着泳裝的女子,也不見盪漾人心的春情熱舞,不到限制級的程度。
1976年的國語電影《女體》廣告單
性衰弱者之靈藥
威而鋼是現代人大概都知道的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之藥物。不過在 1960 年代,最爲人所知的壯陽藥物,大概是號稱「性衰弱者之靈藥」的拜克甲基丸。拜克甲基丸是美國來的藥丸,新生戲院1960年《魔宮妖后》電影廣告單,就在明顯處刊登了拜克甲基丸藥物廣告,並強調是「高純度男性賀爾蒙,遠勝麝香、鹿鞭,服用一瓶,即能使性返弱爲強、永保青春」。拜克甲基丸的廣告,1960 年代常在電影的宣傳單上出現。
以前有一段時間,國中的健康教育課本中,關於男女性器官介紹的部分,有部分老師是不教的,甚至還有學校把這部分黏起來、釘起來。這個例子用來解釋「欲蓋彌彰」這個成語是最恰當不過,畢竟不論是身體、或是性慾,都是伴隨在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這樣的想法,在當代也慢慢地看見轉變了。不過換個角度想,關於性本來就不應該屬於「健康」教育,因爲關於情慾、性慾的想法與作爲,也不盡然是和「健康」劃上等號的。
1966年的臺語電影《女人島間諜戰》海報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56期「多重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