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較高的孩子,3歲左右有體現,不良習慣是暗示,你信了嗎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每個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每個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一樣。

不過隨着孩子慢慢長大,一些家長較早認識到孩子的平凡和普通,一些家長還是認爲孩子有天賦,堅定地認爲孩子只要願意努力,一定是不平凡的。

前段時間看張雪峰的直播,有一個家長就表示“孩子成績不好,不知道報什麼專業”,張雪峰老師問“成績不好,是考不上一本,還是考不上本科”,家長表示“考不上本科”,張雪峰老師繼續問“孩子是很努力但是學不會,還是貪玩不好好學”,家長表示孩子很聰明只是不好好學習。

家長多次提到孩子聰明,是有天賦的,張雪峰老師小聲嘟囔着:這樣的孩子一抓一把,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孩子聰明。

家長認爲孩子聰明的“理論”越來越多

如果家長關注孩子的成長,並且認爲自己的孩子其實挺聰明的,那麼一定被大數據推送過類似的文章:哈佛大學研究表明3歲的孩子有這些“不良習慣”說明孩子很聰明。

實話說,我曾經也寫過這類的文章,一直到自己有了孩子,對孩子的成長的縱向和橫向進行了對比,同時也關注了其他孩子的成長,才徹底否定了這個說法。

先來說說這個“理論”吧,讓家長看完不由得拍手稱快,認定自己的孩子很聰明的“理論”:1、話多;2、喜歡模仿;3、不聽話,獨立性強;4、專注力強,沉迷遊戲、玩具;5、動手能力強,拆東西搞破壞有一套。

這是讓很多家長都覺得興奮的一個“理論”,因爲這幾點根本就不是個別孩子的行爲,幾乎是所有正常適齡兒童的行爲。

首先看話多,孩子在語言啓蒙期,就是話多,還喜歡自言自語,可以確定地說,大多數孩子都話多。

再看,喜歡模仿,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段,非常喜歡模仿別人的行爲,因爲孩子就是靠模仿行爲來充實自己的行爲空白的,不模仿要靠創造嗎?整個人類進化都是在模仿的基礎上來的。

還有“不聽話”,兩三歲的孩子,有幾個是聽話的?現在的孩子獨立性意識都較強,也就是不聽話,看起來很有自己的主觀性,因爲孩子從小就被父母給予了充分的空間,如果父母從一開始就各種限制,孩子自然聽話,孩子不聽話很正常,不代表孩子有天賦。

還有沉迷遊戲,請問有幾個三歲的孩子不會沉迷於個別玩具或者是遊戲呢?

最後看動手能力強,這也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關鍵階段,喜歡拆家,家裡被搞到亂七八糟,這就說明孩子聰明瞭嗎?

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只是孩子的正常發育階段而已。

正視孩子的行爲表現

在信息繭房時代,大數據推送是有針對性的,只要你看過幾條信息,劃掉過幾條信息,大數據就能精準推算出你感興趣的。

說白了就是,你喜歡彩虹屁,就給你推彩虹屁。

什麼哈佛研究,什麼心理學家長認定,通過孩子的普遍性表現認定孩子聰明,這就是現在的很多家長最喜歡看的東西。

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意義,隨着孩子慢慢長大,大多數孩子都會成爲普通人,一些家長依然認定孩子有天賦,會把孩子表現平平轉到“不用功、不走心”上面,這樣來形成一套理論,繼續自欺欺人。

這些被牽出來的條條點點,其實都是孩子在發育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每天看這些東西,認爲自己的孩子不一樣,容易影響了培育孩子的正常進度,還是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孩子的實際表現來調整育兒方法。

良好習慣是基礎

不管孩子天賦如何,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催動孩子的內驅力,在孩子由內而外自發向上的前提下,爲了目標努力,學習問題就不大。

知識擺在那裡,不管是難度低的小學,還是稍微有點難度的中學,或者是難度突然增加的高中,只要有了這些作爲基礎,孩子願意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就不會太差。

別去關注孩子的天賦,多關注孩子的習慣、內驅力和主動性,多稱讚“努力”,多肯定努力,少點去講“聰明”。

天才是少數,普通人是大多數,當我們把孩子定位爲普通人的時候,孩子表現優秀,那是額外的驚喜,孩子表現一般,我們也不會失望,不會失望就沒有落差,就不會因此用個人情緒影響到孩子。

還是要真正看清自己的孩子,瞭解自己的孩子,才能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