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時代 席德進展現臺灣生命力

蔣勳於池上穀倉藝術館的席德進畫前靜靜賞畫。(臺灣好基金會提供)

今年是作家三毛逝世30週年,也是前輩畫家席德進逝世40週年。今年臺灣好基金會邀請策展人谷浩宇在池上穀倉藝術館策畫席德進特展的同時,谷公館畫廊也展出《三毛,1976》,紀念屬於兩人的時代。

谷浩宇指出,三毛曾在1981年席德進逝世後,在《皇冠》雜誌寫了篇紀念席德進的文章,「裡面提到席德進跨了輛機車在街上等顧福生與三毛下課,神情飛揚,酷酷的,時不時還要加油門『轟轟』兩下製造效果。」而據攝影藝術家謝春德所憶,席德進當年也曾爲三毛畫像,可惜畫像如今已不知所在。

不論是席德進、三毛或謝春德,谷浩宇指出三人作品的特點都在於「生命力」。席德進在油畫上思考世界現代藝術發展潮流,在水墨上開創屬於臺灣自然環境特有的筆法表現,且因戰事而孤身在臺的席德進,經常走訪鄉村,以攝影或畫筆珍貴的紀錄下臺灣當時的老屋、寺廟與農村樣貌,鄉鎮在地的街景以及土地上的庶民日常,與臺灣土地深深連結。

谷浩宇策畫的〈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席德進〉特展與〈傳奇──席德進〉私藏展,將先後展出至12月12日及明年的4月3日,向藝術家致敬,也向那個探索的、醞釀的時代致敬。「那些席德進筆下的牛隻,花朵,屋舍,河流,山川,那些景色與人物,那些世間的面容,少男少女,老婦閒人,當然還有他自己的容顏,無論在城市或鄉村,都是活着的印記。」

谷浩宇指出,席德進的作品,一如他在過世前,曾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留下〈迴音與盟誓〉一文:「我把握了臺灣的真實,那是用血汗淚與艱辛換來的,還有寂寞和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