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出海,打造一個麥當勞
“入冬了,可以給家人做火鍋吃了”,這些年,在很多視頻平臺,人們經常會看到,中國或外國博主在海外邀請外國友人吃中餐的場景。
外國朋友們興奮地圍着一張圓桌,生疏地握着筷子,夾起一片羊肉,放入眼前沸騰的湯鍋當中。博主則將這一刻用視頻記錄下來,並分享給其他人。
近些年,將中式美食帶到全世界的,不只是自媒體博主。在中國文化的不斷傳播和中餐品牌的集體探索之下,中餐出海已經從過去的“移民餐飲”過渡到了“品牌餐飲”的階段。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餐在海外多以移民餐飲爲主——爲了在當地立足,早期華人移民只能靠着原有的廚藝傍身,開餐館求生。也是因此,在第一波移民潮之後,東南亞、歐美等地,中小中餐館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但同時,彼時的中餐業在海外又很難做大做強。這也很容易理解,畢竟,中餐館大多是經營者用以謀生的工具,缺乏擴張規劃,自然也就沒有品牌和規模而言。
而經過多年的競爭和發展,中餐品牌出海有了新的時代趨勢——一些頭部品牌在國內已經深深紮根,供應鏈也愈發成熟,初步構建起了規模和利潤。手握重金之下,海外市場成爲中企打造的第二增長曲線。
也是因此,中餐在海外開始跳出“有品類無品牌”的怪圈。
從東南亞到歐美
這幾年,以海底撈、蜜雪冰城等爲代表的中國企業紛紛走出國門,在世界舞臺上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中國企業的“大航海時代”似乎已經到來。
而對於餐飲品牌而言,由於風土人情更爲相近,且有一定的華人基礎,很多中餐品牌把出海的第一站定在東南亞。
東南亞的確具有着獨特的吸引力。這裡有着超過6億人口,是當今全球人口數量較多的三大區域之一。人口的年齡中位數集中在29歲上下,高度年輕化,也願意接受新興事物;同時,地區經濟仍在保持增長,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此外,由於地處熱帶,東南亞的飲食口味與中國川黔等地區相似,喜食酸辣口味食品,這也讓川菜、火鍋等中餐品類在當地有了擴展的可能。
由於標準化程度高,在國內有着多年連鎖經營歷史的火鍋,一直是中餐出海中最具潛力的品類。
以張勇創辦的海底撈爲例,其2012年就在新加坡開出第一家門店。此後很多年,海底撈通過高端化服務,將標準化的中餐帶進新加坡。海底撈之外,小龍坎、探魚等火鍋川菜品牌,也相繼在東南亞紮根。
事實上,火鍋之外,早早在東南亞打響名號的,還有一衆新式茶飲品牌。
由於持續的高溫天氣,茶飲銷售沒有了淡旺季之分,東南亞自然成爲中式茶飲品牌重點開拓的地區。2018年,喜茶和奈雪均將出海的第一站設在了新加坡。同一年,蜜雪冰城海外首店在越南河內落地。
前不久,蜜雪冰城更新招股書,披露公司在中國內地以外已開設約4800家門店,位居東南亞市場第一。
東南亞的經濟潛力,吸引着已經在國內“卷不動”的新茶飲品牌們。
一位多年在越南等地從事貿易生意的人士告訴源媒匯,新冠疫情期間,越南核心城市的年輕人返鄉,大城市的消費力直線下降。但這兩年,隨着經濟不斷恢復,這些人口又向城市迴流,消費力也開始上升,這對於中式餐飲、茶飲品牌無疑是一大利好。
而在人文風俗相近的東南亞闖出名堂後,中式餐飲品牌又把目光投向歐美市場。
不同於還處於成長期的東南亞,歐美餐飲市場更爲成熟,客單價也更高。以海底撈爲例,截至2024年6月30日之前的三個月,其顧客平均消費約24.4美元,北美地區高達41.9美元。
在歐洲,火鍋品牌們瞄準的不只是華人消費羣體。據公開數據,海底撈特在亞洲的餐廳,非華人顧客佔比要達到70%以上;而在歐美,非華人顧客比例僅有40%左右。爲推進本土化戰略,海底撈方面表示,希望非華人社區的店,本土客人比例達到60%以上。
另一方面,在Tiktok等社交媒體的助推下,火鍋這一來自中國的“舶來品”,也開始破圈,成爲自媒體博主吸引流量的素材之一。
繞不開供應鏈門檻
中餐品牌紛紛把視線轉向海外,但要想在當地深度紮根,就繞不過供應鏈的檻。
中餐品類豐富、食材多樣,但品牌的出海目的地,往往又有着不同於國內的食品安全標準。構建一個靈活且具有韌性的供應鏈,是餐飲企業出海成功的關鍵。
以茶飲行業爲例,有業內人士告訴源媒匯,很多海外市場的物流並不發達,茶飲產品原料還需要從國內引入,“比如水果茶的原材料,就必須要靠冷鏈運輸。但在運輸過程中損耗率較高,海關檢疫的要求非常嚴格,這就讓整體的運輸週期變得很長。”
但從國內出口原材料也不是長遠之計,比如白酒、花椒等,被許多國家的監管部門所禁止。也是因此,規模化的中餐飲品,在出海後大多選擇實現供應鏈本土化。
以蜜雪冰城爲例,其早早在越南、印尼等地成立了公司,並與當地企業合作,建立加工基地。目前,從採購環節來看,蜜雪冰城通過覆蓋全球六大洲、38個國家的採購網絡,使公司能夠以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價格,採購衆多核心原材料。
根據公開數據,按照同類型品質的奶粉和檸檬計算,蜜雪冰城2023年的採購成本,較同行業平均分別低約10%、20%以上。
海底撈也是如此。其在新加坡設立了中央廚房,涵蓋製造、加工食材,包括加工調味肉類、清洗和切割蔬菜等。對於其他市場,則採取直接從當地供應商採購的模式。
截至2023年底,海底撈海外業務分拆公司特海國際,在海外共有1600多家供應商,其中東南亞地區有900餘家,北美地區有300餘家。
本土化難題待解
中餐出海進行地如火如荼,但其實也只是處於起步階段。對於餐飲行業而言,口味和供應鏈之外,在海外針對性地調整定價、管理和服務水平,同樣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
起初,由於市場政策、生活習慣等因素的不同,很多中餐品牌接連在海外碰壁。
比如,海底撈在美國開出第一家門店後,就曾收穫來自媒體的差評,原因是店內沒有英文菜單,且門店沒有提供英文電話預訂服務。此外,在國內以提供特色服務而聞名的海底撈,由於部分國家的餐飲企業無法獲得美容服務許可,無法把美甲、洗頭等服務完全複製到海外門店。
另一方面,由於歐美等地區的居民區距離商圈較遠,很多消費者前往餐廳屬於“目的地消費”,這也使得其無法理解國內餐飲業“排隊”的習慣。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許多中餐品牌開始因地制宜,針對海外市場進行本土化。
比如,海底撈會在一些海外門店提供人偶互動項目,並在部分門店推出漢服體驗、漆扇彩繪等服務。
小龍坎則開始在歐美開設600-1000平米的大店,同時將門店的選址,從傳統的唐人街等華人聚集地,轉移至一些國家的二線城市。
而由於海外消費者與中國人在飲食習慣上的顯著差異,中餐品牌還需要對菜單進行調整。
就拿食材來說,歐美市場幾乎對動物內臟“敬而遠之”,且對辣度非常敏感。對此,衆多火鍋品牌紛紛開始對自家菜單進行調整,提高了牛羊肉、魚肉在菜品中的佔比,並且積極尋找當地的特色食材,同時依據當地消費者的喜好開發定製菜品。
總體來看,即便中餐不斷出圈,但在充滿潛力及挑戰的國際市場,依然不算主流。
根據公開數據,在國際市場上擁有超過10家餐廳的中餐品牌,佔比僅爲13%。海外營收最大的中餐品牌熊貓快餐,年收入還不到麥當勞的10%。在Brand Finance評選的2024年全球最具價值餐飲品牌榜中,中國餐飲品牌僅有海底撈和瑞幸咖啡位列其中。
當下,不少中餐品牌懷揣着拓展海外市場的雄心壯志,渴望迅速嶄露頭角。不過,它們深知前方仍有諸多挑戰亟待攻克,其中最爲關鍵的,便是要儘快與海外市場達成良好的磨合。
另一方面,中式餐飲出海,背後離不開“軟實力”的支撐。隨着中國文化的不斷輸出,中餐品牌孵化出自己的麥當勞、星巴克,已經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