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交往應成連接中西的橋樑
兩人撰文稱,50年過去了,如今中國的經濟總量4倍於德國,世界格局中東西方力量對比的變化令西方一些人對中國產生焦慮,中美博弈及俄烏衝突等因素都對中德關係產生一定影響,西方「民主VS威權」的敘事方式也使得一些德國政界人士看待中德關係時嚴重意識形態化,德方對華「夥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的三重定位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對華的客觀認知,中德關係站在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以史爲鏡,在中德關係史上,翻譯家衛禮賢是一位值得追念的人士。1910年-1930年,他將中國重要的古代典籍大規模譯成德文,出版了享譽世界的「中國宗教和哲學」源流叢書,包括《論語》《道德經》《列子》《莊子》《孟子》《易經》《呂氏春秋》和《禮記》,將中國古老的精神財富帶給現代的歐洲讀者,開創20世紀「東學西傳」全新篇章。
兩人的文章表示,1928年衛禮賢在〈東方精神之於西方更新的意義〉一文中指出,東方精神將能夠從兩方面啓迪西方,一是「堅定我們生命的核心」,那就是愛,即孔子說「仁者愛人」,這種愛擴展到全人類便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二是強調有機生命觀,「使人在面對機器和科技進步時歸於正位」,人主宰物,而非物主宰人。
在時任北大校長蔡元培的支持下,衛禮賢於1923年成立北京東方學社。衛禮賢也因此被東西方知識分子如赫塞和季羨林等共同譽爲「中國在歐洲的精神使者」。
兩名學者強調,中華民族和德意志民族都在各自的發展史上爲世界貢獻了卓越思想和文明財富,中德關係不是簡單的雙邊關係,它更具有全球意義。百年前衛禮賢通過搭建東西方交往的橋樑促進東西方精神世界的互相啓迪、相互成就、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