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羣發展潛力排名:2023

文:任澤平團隊

導讀

中國的都市圈城市羣時代已經到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城市羣、都市圈爲依託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推進以縣城爲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城市羣戰略發揮着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作用,是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平臺。本篇結合世界級城市羣的發展規律,對中國規劃建設的19個城市羣進行排名,並對六大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逐次分析。

核心觀點

城市羣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其中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游、成渝城市羣是國家重要的區域增長極,以12%的土地、聚集45.7%的人口、創造56.5%的GDP。 2006年“城市羣”第一次出現在中央文件,2013年以來中央要求把城市羣作爲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

世界城市羣發展可劃分爲雛形發育期、快速發育期、趨於成熟期、成熟發展期四個階段,經歷了從單級城市、都市圈到城市羣的演變。 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羣、五大湖城市羣、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羣等世界五大城市羣均以科技創新爲核心競爭力,通過發展規劃的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產業的分工協作等逐漸崛起成爲各國提升經濟實力、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平臺。

2023年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長三角、珠三角發展潛力指數遙遙領先,其次是京津冀、長江中游、山東半島城市羣,之後是成渝、粵閩浙沿海城市羣等。 其中,山東半島超越成渝城市羣,位列第五,主要是由於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效果顯現,“四新”經濟發展壯大,帶動經濟提質增速。 長三角、珠三角人口增量、經濟規模居前,產業創新實力領先,GDP、A+H股上市公司數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合計分別佔全國的32.7%、51%和49%。

1)長三角城市羣:綜合實力最強,崛起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羣。 長三角城市羣是面積最大、經濟活力最高、創新能力最強、人口增量最多的區域,2022年已有八城躋身中國GDP“萬億俱樂部”。

2)珠三角城市羣:創新創業高地,攜手港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珠三角受惠於改革開放巨大紅利,毗鄰港澳“拼船出海”,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2022年,珠三角城市羣人均GDP達13.4萬元、居五大城市羣之首。

3)京津冀城市羣:以首都爲核心,打造世界級城市羣。 近年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區域協同發展進入“快車道”,把握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核心發展戰略,打造以首都爲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羣。

4)長江中游城市羣:依託黃金水道,構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撐帶。 長中城市羣承東啓西、連接南北,是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的主要力量,也是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

5)山東半島城市羣: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構建沿海超級城市羣連綿帶。 山東半島城市羣於2017年定型,“雙核”經濟總量佔比超過30%,多圈經濟有助於降低聯動成本,近年新舊動能轉換效果顯現,2022年“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超30%。

6)成渝城市羣: 內陸開放高地,培育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成渝城市羣起步最晚但發展勁頭最足,近三年經濟年均增速7%、爲五大城市羣最高,唱好成渝合作“雙城記”,消費帶動供給升級,逐漸推進成渝一體化發展。

目錄

1 2023年中國城市羣發展潛力排名

1.1 城市羣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

1.2 城市羣的發展歷程和國際經驗

1.3 榜單概覽:長三角、珠三角發展潛力遙遙領先

2 中國六大最具發展潛力城市羣

2.1 長三角城市羣:綜合實力最強,崛起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羣

2.2 珠三角城市羣:創新創業高地,攜手港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2.3 京津冀城市羣:以首都爲核心,打造世界級城市羣

2.4 長江中游城市羣:依託黃金水道,構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撐帶

2. 5 山東半島城市羣: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構建沿海超級城市羣連綿帶

2.6 成渝城市羣:內陸開 放高地,培育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正文

1 2023年中國城市羣發展潛力排名

1.1 城市羣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

2006年“城市羣”第一次出現在中央文件,2013年以來中央要求把城市羣作爲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 2006年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把城市羣作爲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2007年十七大報告指出,以大城市爲依託,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羣,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在中西部和東北有條件的地區,依靠市場力量和國家規劃引導,逐步發展形成若干城市羣。2014年之後,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海峽西岸、哈長、遼中南、中原、長江中游、成渝、關中平原、北部灣、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等19個城市羣加快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城市羣、都市圈爲依託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推進以縣城爲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城市羣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其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五大城市羣以12%的土地、聚集45.7%的人口、創造56.5%的GDP,是國家重要的區域增長極。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優化提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五大城市羣;發展壯大山東半島、粵閩浙沿海等城市羣;培育發展哈長、遼中南等城市羣。根據澤平宏觀2023年10月報告《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23》,發展潛力百強城市中有93個位於19大城市羣,有46個位於五大城市羣。其中,五大城市羣土地面積合計約110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的11.8%,GDP合計68.4萬億,約佔全國的56.5%,常住人口合計6.5億人,約佔全國的45.7%。

1.2 城市羣的發展歷程和國際經驗

城市羣發展可劃分爲雛形發育期、快速發育期、趨於成熟期、成熟發展期四個階段,經歷了從單級城市、都市圈到城市羣的演變。

1957年法國地理學家戈特曼根據對北美城市的深入考察發表代表論文《城市羣:東北海岸的城市化》,首次明確提出城市羣概念。之後國內外學者圍繞城市羣進行了豐富的理論探討,將城市羣發展劃分爲四個階段:雛形發育期、快速發育期、趨於成熟期、成熟發展期。

1)在雛形發育階段,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發展帶動不足,城市間的內在聯繫較弱,分工體系和區域基礎設施仍不完善。

2)在快速發育階段,中心城市部分產業和非核心功能向周邊小城市擴散,都市圈逐漸形成,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分工體系開始形成,區域基礎設施處於快速建設期。

3)在趨於成熟階段,都市圈建設逐漸成熟,分工體系較爲合理,區域基礎設施趨於完善。

4)在成熟發展階段,多個都市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合理分工協作形成城市羣。

整體來看,回顧近300年現代化的歷史,全球經歷了三次城市化浪潮: 第一次是核心大城市的興起,隨着工業化的進行,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新興城市,城市數量和規模迅速增長;第二次是都市圈的形成,一些產業因城市轉型、成本等各種因素轉移到大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第三次是城市羣的形成,主要特點是通過各級城市之間的交通和物流聯繫,形成龐大的立體城市羣網絡,區域總體實力、國際競爭力全面提高。

在過去的世界經濟格局調整中,世界五大城市羣均以科技創新爲核心競爭力,通過發展規劃的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產業的分工協作等逐漸崛起成爲各國提升經濟實力、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平臺。

1)發達城市羣的核心城市是創新資源的集聚中心和創新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高端生產要素跨境流動的門戶。東京集中了日本約30%的高校和40%的大學生,擁有全日本1/3的研究和文化機構,以及全日本PCT專利產出的50%和世界PCT專利產出的10%;紐約集聚了美國10%的博士學位獲得者,10%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倫敦集聚了英國1/3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高校畢業生佔全國的40%。

2)世界級城市羣非常重視城市羣內部的統籌規劃。1922年,紐約成立區域規劃協會,分別於1929年、1948年和1966年編制了三份地區發展規劃,爲城市羣的發展提供了保障;1937年,爲了解決倫敦人口過度集聚問題,英國政府成立“巴羅委員會”,並根據該委員會提交的報告編制首輪大倫敦規劃,奠定了倫敦城市羣的空間格局。

3)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能夠加強城市羣內各城市的聯繫,世界級城市羣具備現代化的城市軌道交通、完善的城際基礎設施、發達的航運功能,並逐漸向腹地延伸。東京和倫敦從交通發展方面提供了最優質的基礎保障,兩個城市羣的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維水平處於世界前列。東京和倫敦都擁有出海港口,特別是在航空運輸方面,東京擁有旅客吞吐量居日本第一二位的羽田、成田兩個國際機場,年吞吐量超過1.1億;倫敦擁有世界第三的希斯羅國際機場和英國第二大的蓋特威克機場及其他3個機場,年吞吐量超過1.6億。

4)產業分工協作使各城市能夠在城市羣發展中找準特色定位,實現優勢互補。以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羣爲例,紐約作爲金融和商貿中心,華盛頓作爲政治中心,波士頓成爲了與“硅谷”齊名的高科技聚集地,巴爾的摩國防工業和衛生服務業發達。

1.3 榜單概覽:長三角、珠三角發展潛力遙遙領先

在《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23》報告中,我們從“需求+供給”兩個層面分21個指標研究了中國300多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發展潛力。城市羣是高度一體化和同城化的城市集羣,我們繼續從“需求+供給”兩個層面分21個指標研究2023年中國19個城市羣發展潛力。長三角、珠三角發展潛力指數遙遙領先,其次是京津冀、長江中游、山東半島城市羣,之後是成渝、粵閩浙沿海城市羣等。 其中,2023年發展潛力TOP5城市羣中,山東半島超越成渝城市羣,位列第五,主要是由於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效果顯現,“四新”(包括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經濟發展壯大,帶動經濟提質增速。

長三角、珠三角人口增量、經濟規模居前,產業創新實力領先,GDP、A+H股上市公司數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合計分別佔全國的32.7%、51%和49%。 從經濟規模看,2022年長三角城市羣GDP超29萬億元、一騎絕塵,長江中游、珠三角、京津冀、中原、山東半島城市羣緊隨其後,GDP在9-11萬億元之間,其中五大城市羣GDP合計68.4萬億元,佔全國的56.5%,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羣GDP合計39.6萬億,佔全國的32.7%。從人口看,珠三角、長三角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領跑全國,分別年均增長335.8萬、267.3萬人,而哈長、京津冀等5個城市羣的人口則負增長。從產業創新看,長三角、珠三角依舊佔據絕對領先地位,A+H股上市公司數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均居全國前兩名,合計分別佔全國的51.4%、48.9%,五大城市羣合計分別佔全國的76.8%和77.4%。

2 中國六大最具發展潛力城市羣

2.1 長三角城市羣:綜合實力最強,崛起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羣

長三角一體化概念於1982年提出,時間早、定位高,在中國19個城市羣中最有潛力成爲世界第六大城市羣。 1982年,“以上海爲中心建立長三角經濟圈”的設想正式提出,最初範圍包括上海、南京、寧波、蘇州和杭州,之後不斷擴容。2008年9月國務院頒佈《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把長三角地區建設成爲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和全球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羣。2016年國常會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羣發展規劃》,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經濟增長極。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羣。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印發,提出發揮上海龍頭城市的帶動、輻射作用,依託交通運輸網絡推構建“一核五圈四帶”的網絡化空間格局。

長三角城市羣綜合實力最強、面積最大、經濟活力最高、創新能力最強、人口增量最多,2022年已有八城躋身中國GDP“萬億俱樂部”,將以核心城市爲支點加快建設南京、杭州等五大都市圈,以都市圈同城化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長三角城市羣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3.7%;2022年經濟總量29萬億元,佔全國的24.1%,與印度相當;常住人口2.4億人,佔全國的16.8%;A+H股上市公司數量超1800家。其中,上海、蘇州、杭州、寧波、合肥、南京、南通、無錫等8城GDP超萬億,而2022年末全國GDP超萬億城市僅有24個。整體來看,長三角綜合實力突出,在中國19個城市羣中是唯一進入成爲世界前六大城市羣的超大型城市羣。

城市層級方面,長三角呈現出“一主四幅多點”的格局,是中國城市層級結構最爲合理的城市羣,體現了“龍頭城市-中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這一層次合理、結構清晰的城市體系。 其中,2022年上海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GDP約4.5萬億,屬於城市羣的核心;杭州、南京、合肥、蘇州城區人口超過500萬,GDP超過1.5萬億,是城市羣的副中心城市。

長三角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優勢集羣正在加速形成,各城市發揮產業優勢,深入創新驅動戰略、推進科技水平提升,並打造優勢產業鏈。 2022年11月,工信部公佈的45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羣名單,長三角佔據18席。作爲區域內的四大新興產業,長三角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產業和先進製造業在全國已形成產業優勢集羣,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勢也在不斷提升。2022年長三角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佔全國比重超60%,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均佔全國約1/3、新能源汽車產量佔全國四成以上。無錫的雪浪小鎮、杭州的雲棲小鎮、上海的海納小鎮,正聯合打造長三角算力集羣。2022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了《長三角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長三角區域資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行政壁壘逐步消除,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基本建立。

具體來看,上海的優勢是創新能力強、服務業發展水平高、科技人才集聚。蘇州憑藉緊挨上海的區位優勢,深化與上海的對接。製造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企業衆多是蘇州經濟的優勢。杭州是我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之一,2022年民營經濟佔GDP比重達61%,同時數字產業發達,2022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比27.1%。南京作爲老牌工業基地,以汽車、鋼鐵、電子、石化爲支柱,致力於打造“芯片之城”。其餘城市支柱產業集中於電子信息、汽車、石油化工等。

長三角深度一體化的主要難點在於“產業同構”,優化空間佈局、推動同城化發展,構建世界級城市羣。 長三角地區由於發展條件、基礎的相似,造成了趨同的產業結構。長期以來,三省一市都試圖打造世界製造業基地,並且提出了相應目標和構想,如南京和寧波在產業定位中都有“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的表述;上海洋山港與寧波北侖港也存在“港口地位之爭”。重點發展產業方面,各地經濟發展目標區別不大,對於發展國家支持產業的意願較強,比如光伏、鋰電等新能源產業,其中江蘇光伏項目裝機容量居華東首位,浙江嘉興是光伏重鎮,安徽滁州提出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江蘇鹽城也在推進,整體看長三角受新能源行業帶動明顯,但與此同時區域內競爭問題顯現,區域協同應加強。《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引導產業合理佈局,中心區重點佈局總部經濟、研發設計、高端製造、銷售等產業鏈環節,加快推動一般製造業轉移,建設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頂層規劃對長三角的各城市間產業分工和發展做了明確定位,可以通過制度創新、建立創新協同平臺等方式,自上而下地打通區域行政壁壘、緩解過度競爭和產業同構,推動要素流動和區域一體化發展。

2.2 珠三角城市羣:創新創業高地,攜手港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珠三角城市羣受惠於改革開放的巨大紅利,羣內城市快速崛起,毗鄰港澳“拼船出海”,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 新中國成立時,國家開放水平不高,深圳、珠海被列爲邊防禁區,發展受限。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珠三角變成對外開放的窗口,乘對外開放之風,迅速發展,五大經濟特區三個在廣東省。從戰略規劃看,珠三角城市羣能級的持續提升,依靠區位優勢,與港澳地區“拼船出海”。2008年,國務院發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珠三角一體化戰略上升至國家層面。2015年廣東省政府編制《珠江三角洲全域規劃(2014-2020)》,確立了珠三角城市羣的定位和發展目標。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提出“9+2”格局,真正把珠三角與港澳緊緊聯繫在一起。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明確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戰略定位。

2022年,珠三角城市羣人均GDP達13.4萬元、居五大城市羣之首,擁有廣東省61.9%人口,創造全省81.1%的GDP,是亞太地區最具活力的經濟區之一。 珠三角城市羣包括廣東省的9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和肇慶。獨擁廣州、深圳兩座一線城市。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收穫城鎮化發展新契機,借經濟體制的改革與對外開放格局的政策東風,吸引了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聚集。2022年珠三角經濟總量超10萬億元,佔廣東省的81.1%、佔全國的8.6%;常住人口約7800萬人,佔廣東省的61.9%、佔全國的5.5%,近5年人口年均增量超300萬,爲城市羣最高;15-59歲人口占比約75%,爲城市羣最高。作爲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珠三角城市羣吸引了大量年輕勞動力,區域創新能力位列城市羣前列,2022年A+H股上市公司971家,爲城市羣第二、僅低於長三角地區,發明專利授權量約佔全國23%、僅低於長三角地區。

珠三角城市羣的發展歸功於上世紀珠三角“三來一補”產業奠定的基礎,也依賴於“騰籠換鳥”帶來的經濟活水,依託“雙向飛地”的創新模式,實現區域協同發展。 珠三角的產業發展先後經歷了接受香港和國際加工製造業轉移的階段和內需導向的本地化產業成長階段,目前正在加速構建自主創新的現代產業體系。在珠江東岸,以深圳、東莞、惠州爲主體,形成了著名的高端電子信息製造產業帶;在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珠海爲主體,形成了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在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大機遇中,珠三角將形成“兩主兩副三級”,以廣州、深圳都市圈爲引領、多組團式的發展格局。其中,廣佛同城化加快產業協同,“廣州大腦”+“佛山製造”格局成型,通過共建科創產業示範區、打造創新走廊促進要素流動。深圳近十年的產業外溢甚至拉動了東莞的電子信息產業升級,以華爲爲首的電子信息上下游產業鏈,包括藍思科技、大疆、歐菲光燈等紛紛從深圳向東莞延伸。此外,欠發達地區探索“反向飛地”模式,主動推動本地企業實現創新升級,比如2023年2月,全省首創“反向飛地”園區——河源龍川(寶安)科技創新中心,讓龍川企業“走出去”,培育發展新路徑。

珠三角將站在更高的戰略地位上,攜手港澳,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的基礎條件。 當今世界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推動全球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國際分工變革,在人工智能、生物等領域高端創新要素爭奪更激烈。珠三角將在更大範圍上推進區域一體化合作,攜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明顯、經濟體量較大,但在人均水平上有較大提升空間。從經濟總量看,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超13萬億,超過長三角城市羣,爲世界四大灣區(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日本東京灣、粵港澳大灣區)最高。從常住人口看,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超過8600萬人。從人均GDP看,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人均GDP約15.2萬元。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羣”創新指數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東京-橫濱。

2.3 京津冀城市羣:以首都爲核心,打造世界級城市羣

京津冀一體化概念始於20世紀80年代,受制於各地“GDP錦標賽”利益角逐,一體化進程緩慢,直到2014年上升爲國家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快車道”。 1982年,原國家計劃委員會開展“京津唐地區國土總規劃研究”,這是京津冀一體化的開端。此後乘着改革開放的東風,區域內城市快速發展,但由於受到地方政府利益驅動和GDP考覈的侷限,各地出現了盲目競爭的現象,對資源、項目、市場過度競爭,區域一體化推進緩慢。2004年,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編制正式啓動,但是由於三地利益分配難以達成共識,編制任務進程緩慢,區劃範圍版本較多、仍存在爭議,一體化進程雖然在戰略層面有所推進,但是實際發展較慢。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座談會上首次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此後,《京津冀協同規劃綱要》、《“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等陸續出臺,區域內各地產業分工逐漸細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

目前京津冀呈現“兩超一大”格局,致力於打造以首都爲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羣。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京津冀城市羣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島、張家口、承德、滄州、衡水、邢臺、邯鄲等共計13市。土地面積約21.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2.2%;2022年經濟總量近10萬億元,佔全國的8.3%;常住人口約1.1億人,佔全國的7.6%;A+H股上市公司數量838家,佔全國的15.2%。從城市層級看,京津冀呈現出“兩超一大”的格局。根據住建部發布的《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鑑2022》,京津冀城市羣共有1000萬以上的超大城市2個(北京、天津)、300-500萬的I型大城市1個(石家莊)、100-300萬的II型大城市5個(邯鄲、唐山、保定、秦皇島、張家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中等城市5個(邢臺、滄州、廊坊、衡水、承德)。京津冀同爲京畿重地,瀕臨渤海,背靠太嶽,攜攬“三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優化區域內的經濟發展空間,培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共生極。 京津冀區域將實現功能互補、錯位發展: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天津是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河北省是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中指出,北京將承擔區域產業研發、設計、服務等功能,打造科技創新中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津廊將承擔京津冀地區科技成果產業化功能;津唐滄秦重點發展濱海產業和先進製造業;保石邢邯重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衡水主導承擔農副產品和輕工業用品供給功能;張承重點發展綠色生態、農副產品加工和生物醫藥。

近年來,北京作爲京津冀城市羣的“一核”,爲實現城市發展與資源環境相適應,北京“大城市病”問題亦初步得到緩解,其首都核心功能明顯優化。2022年北京軌道交通里程達到1172公里,位居全國第一;大氣質量顯著改善,2022年PM2.5年均濃度30微克/立方米,創新低、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天津擁有北方最大的綜合性港口,製造業基礎雄厚,與北京形成“雙城”聯動,發展勢頭良好。河北積極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目前已承接項目超400個、總投資超2000億元。

京津冀一體化效果初現,但是區域城鎮規模等級不合理,發展不平衡仍存。 經過2014-2022年八年的時間,京津冀一體化進程在政策規劃的引導、推動下不斷改善。京津冀城市羣已初步形成“一核雙城三軸”的空間架構,但石家莊、唐山、邯鄲等次中心與滄州、衡水等節點城市與中部核心區的聯動能力仍較弱。高能級城鎮帶動低能級城鎮發展的效果不明顯。從城市層級看,相對於長三角城市羣均爲中等以上城市的結構,京津冀城市羣在大、中、小型城市的構成上有待進一步優化,城市規模普遍較小,I型及以上大城市數量較少。同時要素流動、產業擴散需進一步合理化,現階段高級生產要素持續向京津冀的中心城市集聚,邊緣城市在城市間的競合關係中所處的劣勢地位需繼續改善。

2.4 長江中游城市羣:依託黃金水道,構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撐帶

長江中游城市羣前身是武漢經濟合作區,2010年左右城市羣概念引入,以武漢爲中心,是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鞏固“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的重點區域。 1987年武漢經濟合作區成立,包含豫鄂湘贛四省31個城市,中部經濟互聯互通網絡開始建立。2010年左右,都市圈城市羣概念出現,武漢、長株潭等都市圈相繼誕生,構成長江中游城市羣的核心區。2012年武漢、長沙、南昌正式簽訂長江中游城市羣建設合同,支持區域一體化發展。此後,《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長江中游城市羣發展規劃》、《長江中游城市羣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相繼出臺,2014年9月,《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長江中游城市羣定位爲中國經濟新增長極、中西部新型城鎮化先行區、內陸開放合作示範區,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鞏固“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的重點區域。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以武漢爲中心引領長江中游城市羣發展。

長江中游城市羣承東啓西、連接南北,是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的主要力量,土地面積合計31.7萬平方公里,2022年經濟總量超10萬億,位列城市羣第二、僅低於長三角。 長江中游城市羣是以武漢、長沙、南昌爲“三核”,武漢都市圈、長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爲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羣,規劃範圍包括:湖北省的武漢、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潛江、天門、襄陽、宜昌、荊州、荊門,湖南省的長沙、株洲、湘潭、岳陽、益陽、常德、衡陽、婁底,江西省的南昌、九江、景德鎮、鷹潭、新餘、宜春、萍鄉、上饒及撫州、吉安的部分縣(區)。土地面積合計31.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3.3%;2022年常住人口約1.2億人,佔全國的8.5%;經濟總量約10.1萬億元,佔全國的8.9%,位列城市羣第二、僅低於長三角。其中武漢、長沙均已邁入“萬億俱樂部”。

“三核三圈三帶多節點”的空間格局形成,長江中游城市羣已經具備一體化合作的基礎,將依託“三走廊”建設打造以鋼鐵、汽車等傳統產業爲基礎,以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等產業爲支撐的高質量發展極。 長江中游城市羣區位特點明顯,處於產業從東向西的中間地帶,既要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又要承擔中西部產業升級的帶頭角色。從產業結構看,長江中游三省均處於工業化中後期,產業結構中工業比重較大,且工業結構偏向冶金、機械、煤炭等重型工業,第三產業比重較低、約50%,佔比明顯低於其他四大城市羣。依託“三核三圈三帶多節點”的空間格局,長江中游城市羣已經具備合作的基礎。具體看,武漢、長沙、南昌“三核”已形成“1.5小時城際高鐵交通圈”,城市往來更加密切,如長沙三一重工攜手武漢高校在碼頭裝備、液壓技術等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三圈”依靠核心城市輻射周邊,實現經濟產業規模化發展。“三帶多節點”積極探索合作模式,以湖南嶽陽、江西九江、湖北咸寧爲例,三市一江相連,早在2012年就簽訂了《加快構建長江中游城市集羣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長江中游城市集羣旅遊業合作協議》。未來,長中城市羣將充分發揮人才、科教及產業優勢,以“三走廊”合作對接爲紐帶,推進湖北省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湖南省湘江西岸科技創新走廊、江西省贛江兩岸科創大走廊在“光芯屏端網”、大健康、生物醫藥等產業方面的合作。

長江中游城市羣區域協調機制初步建立,但是由於各省發展戰略不一、行政和地理區隔和體制機制障礙等,一體化有待提升。 第一,各省份之間發展思路和戰略的方向與目標不同。湖北努力構築“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湖南積極靠攏珠三角,江西則提出主動對接長三角。第二,行政和地理區隔阻礙了各省、各城市羣內部的交流。長江中游城市羣跨越三省,區域之間山地阻隔、溝通不暢,彼此協調難度較大。第三,專項機制不統一。雖然長江中游三省已經成立了“三省辦”,但針對城市羣發展事項的專項機制尚未做到常態化和制度化,落實重大決策、推進重大項目的功能尚需完善。

2.5 山東半島城市羣: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構建沿海超級城市羣連綿帶

山東半島城市羣概念始於2002年、成型於2003年、定型於2017年,致力於打造“三中心三高地”,建設國家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從規劃範圍看,山東半島城市羣從2007年的8市,擴大到2014年的13市,再到2017年的山東省全域。2003年開始,山東省啓動城市羣規劃編制工作,2006年底《山東半島城市羣總體規劃(2006-2020年)》由省政府批准實施,規劃範圍包括濟南、青島、威海等8個地市。2014年,山東政府頒佈《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將城市羣範圍擴容至13個地市。2017年,山東省頒佈《山東半島城市羣發展規劃(2016-2030)》,將城市羣範圍擴展至全省。從區域定位看,《山東半島城市羣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打造國際先進製造中心、打造全球海洋經濟中心、打造優質高效農業中心,打造現代服務經濟高地、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未來產業策源高地。

“雙核”聯動帶動城市羣發展,2022年青島、濟南以19.4%的常住人口,帶動了30.8%的城市羣經濟總量。 山東半島城市羣包括濟南、青島、淄博、棗莊、東營等山東省全域16市,土地面積約15.6萬平方公里。2022年經濟總量8.8萬億,佔全國的7.2%,超過成渝城市羣;近三年GDP年均增速7.5%,超過長三角、珠三角等“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優化提升五大城市羣;常住人口約1億人,近五年人口年均增量超30萬人。2022年有青島、濟南兩城GDP超萬億,分別爲1.49萬億、1.2萬億元,合計占城市羣的30.8%;青島、濟南的常住人口分別爲1034.2萬、941.5萬人,合計占城市羣的19.4%。區位方面,山東半島北臨京津冀、南接長三角,地處東部沿海和環渤海南部區域,距離東北亞較近,聯通“一帶一路”,是參與國際區域合作的前沿陣地。

山東半島城市羣傳統產業優勢明顯、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四新”經濟發展亮眼,依託青島、濟南兩大核心城市,打造三大“黃金廊帶”,構建“一羣兩心三圈”發展格局。 山東自古以來農業、手工業發達,從糧食供應關中到紡織品出口西域。建國前,依託煤鐵石油等資源稟賦奠定了重工業強省地位,1952-1978年,第二產業佔比從16.6%增至52.9%。2018年開始,區域內重視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着力發展新經濟、新產業,2022年山東半島一二三產業結構爲7.2:40:52.8,“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32.9%。其中,青島作爲山東經濟第一大市,依託海洋經濟建設區域強核;濟南正從“大明湖時代”向“黃河時代”發展,積極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等。山東半島城市羣推進濟南、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其中,濟南輻射帶動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6市,打造全國數字經濟高地、世界級產業基地;青島輻射帶動煙臺、威海、濰坊、日照4市,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創新中心;魯南經濟圈包括臨沂、棗莊、濟寧、菏澤4市,聚焦轉型提質。此外,山東半島城市羣依託濟青科創制造廊帶、沿黃生態帶、魯南通道打造三大“黃金廊帶”,包括世界級先進製造集聚帶、中華文化標識集聚帶、全國重要的物流中心和能源基地。在區域一體化發展方面,山東半島城市羣在更大範圍上與京津冀、長三角聯動,促進沿海城市羣優化佈局,推動構建沿海超級城市羣連綿帶。

山東半島城市羣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各城市交通互聯互通逐漸完善,從“各自分散”向“同頻共振”格局發展,多圈發展助力產業協同提效。 科技創新方面,近年山東半島城市羣科創能力不斷提升,2012-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從2569家增至超過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從29.1%增至48%。2022年12月,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發佈《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自主創新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建成黃河流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引領區、基本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交通方面,山東半島城市羣內交通體系建設完善,先後建成濟青、青鹽山東段、日蘭山東段、濰萊、濟萊、黃東聯絡線等一批高速、城際鐵路,加快區域交通互聯互通。截至2022年,山東半島建成軌道交通運營線路11條,運營里程408公里,相較於長三角、珠三角等“優化提升”的五大城市羣有較大差距,但是在其餘13個城市羣中居首位。產業發展方面,一方面由於山東海岸線較長,作爲“主核”的青島難以輻射內陸地區,另一方面,泰山居中,阻隔了濟南向東、南的輻射效應,區域內產業聯動發展受限、聯動成本增加,因此發展多圈經濟格局有利於降低協同成本。

2.6 成渝城市羣:內陸開放高地,培育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成渝城市羣起步最晚,但“雙城聯動”發展勁頭最足,聯手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有望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 成渝經濟區的概念始於2003年,出現在中科院發佈的《中國西部大開發重點區域規劃前期研究》。2007年4月,四川省、重慶市政府簽署《關於推進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經濟區的協議》,確定了“成渝經濟區”的地理範圍。201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成渝城市羣發展規劃》,成爲繼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羣后,獲中央批覆的第四個城市羣。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再上新臺階。2022年8月《成渝地區聯手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方案》印發,提出合力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共同做強中歐班列(成渝)品牌、優化暢通東向開放通道、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等,構建高效能開放大通道。

成渝城市羣處於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沿長江通道橫軸和包昆通道縱軸的交匯地帶,戰略地位突出,極具發展潛力,近三年GDP年均增速7%,爲五大城市羣最高,是我國經濟重要增長極、西部經濟高地。 成渝城市羣主要包括:重慶27個區(縣)和2個區縣的部分地區,四川省的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雅安、資陽等共計16市。土地面積合計18.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1.9%;2022年經濟總量約8萬億元,佔全國的6.6%、佔西部地區30%,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游的差距還較遙遠;近三年GDP年均增速7%,爲五大城市羣最高;常住人口約1.03億人,佔全國的7.3%;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約67萬人,僅低於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羣。區位方面,重慶和成都是中國西部國家級特大中心城市,區位優勢突出,戰略地位重要,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是西部大開發大開放的戰略支點,具有連接西南西北,溝通東亞與東南亞、南亞的獨特優勢。

成渝城市羣推動電子信息、汽車等優勢傳統產業一體化,突出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並藉助“巴蜀”文化特點,建設優質消費產業集羣,形成城市羣消費發展合力。 目前,電子信息產業是成渝地區產業基礎最好、經濟增長貢獻最多的支柱產業,全球三分之二的iPad、50%的筆電、10%的智能手機爲“成渝製造”,未來有望共建世界級先進電子信息產業集羣。此外,成渝地區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不斷加深,合力推進汽車產業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已有230家成都汽車零部件企業參與重慶整車配套。成渝城市羣擁有得天獨厚的“巴蜀”特色文化底蘊,2022年8月《建設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實施方案》印發,加強優質旅遊產品供給,構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品牌體系,促進旅遊消費升級,打造國際範、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文旅勝地是未來方向。如“經典川菜、重慶火鍋等餐飲產品品牌化;佈局建設自駕遊營地和野外露營地,發展鄉村民宿,推出徒步、自駕等品質化旅遊產品;豐富夜市、夜秀、夜展等夜間經濟產品,建設一批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等”。未來,成渝城市羣以智能網聯和新能源爲主攻方向,建設高水平汽車產業研發生產製造基地;整合白酒主產區優質資源,培育特色消費品產業;前瞻佈局核能、航空航天、智能終端先導產業,打造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

成渝城市羣內部缺少重要節點城市,經濟人口分佈不平衡,雙核獨大,輻射帶動能力尚未顯現。 從經濟規模看,除了成都和重慶生產總值達到萬億級以外,成渝間僅2個城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雙核獨大”但“中部塌陷”問題仍存。2022年除成都、重慶(主城區)外,僅有綿陽、宜賓的GDP突破3000億元,衆多城市GDP規模在1000億-3000億元之間,城市羣經濟發展呈現啞鈴式結構。中等規模城市的缺乏,不僅弱化了成都、重慶兩座超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其經濟“虹吸”效應也使得城市羣中的其他城市發展動力不足。未來,成渝城市羣應該堅持提升“雙核”發展能級、增強“雙核”帶動作用,構建軸帶串聯、多點支撐的網絡化空間發展格局,堅持“川渝一盤棋”,兩地相向發展、形成合力,填補產業“凹陷”、推動成渝地區“中部崛起”。